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在金矿堆浸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影响浸出指标的工艺流程,最终确定了更加合理的堆浸工艺参数,并缩短了堆浸周期,提高了堆浸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权开兄  杨玲 《青海科技》2010,17(2):75-80
本文通过微生物浸铀这一新的浸矿方法的试验研究,从微生物学、湿法冶金两个角度对细菌浸出的影响因素和微生物浸矿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对培养基、酸度、温度、氧气供给量、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矿石粒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铀扩大试验,总结了浸铀机理,探讨了细菌浸铀与721铀矿石的关系,以及浸出时间、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浸出(槽浸)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且工艺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3.
堆浸提金,就是将破碎至一定粒度的金矿石堆放在特殊制作的、能自动排液的衬垫上,在要求的PH值下,通过氰化钠溶液喷淋,进行渗滤,从而提取黄金。提高堆浸浸出率是堆浸工艺的关键,而提高浸出率,就是在矿石的物理性质及操作过程中下工夫,比如矿石的粒度、筑堆方式、喷淋制度等方面下工夫,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4.
非洲加蓬共和国著名铀矿区奥克洛所产的铀矿大多供应出口。1972年6月,法国一家进口奥克洛铀矿石的工厂惊奇地发现,运来的这批铀矿石早已被人用过。因为这批铀矿石的含铀量不足百分之零点三,而其他铀矿石中的含铀量一般均为百分之零点七二左右。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寻求答案,一些学者、教授、科学家来到这个矿区进行科学考察。结果竟然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保存完整、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据专家的考证,这个矿的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前,该核反应堆在成矿后不久就开始运转,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是谁留下这个核反应堆呢?这个核反应堆的设计者是人类吗?当然这是绝不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堆浸法选金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铀矿石中的铀进行了测定,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佳分析波长和驱气时间。本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的Er〈2%,精密度的RSD〈2%。  相似文献   

7.
文章中项目露天金矿开采主要影响地下水水位,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矿石堆浸影响水质,不影响水位,因此必须做堆淋场及附属设施的防渗措施以减轻对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明礼 《青海科技》1995,2(2):20-22,19
滴淋浸金是一种新技术,近年来开始在我国的金矿堆浸中推广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滴淋浸金技术,该技术在生产试验中取得的成果,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斌堂  汪君  赵建新 《科技风》2013,(11):114-115
为获得某铀矿的现场堆浸工业试验所需的前期试验参数,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浸出条件试验和-2mm、-5mm、-10mm三种不同矿石粒级的柱浸出条件试验,考察矿石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柱浸试验矿石粒度对金属浸出率影响很大,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率越高,渣计浸出率为86.3%~91.3%,浸出性能较好,理想的矿石粒度为-5mm。2)柱浸酸耗随矿石粒级的增大而减小,为8.7%~9.6%,耗酸中等,适合酸法浸出。3)柱浸试验理想的布液方式为:浸出初期,采用连续滴淋的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高酸度;中、后期,采用间歇滴淋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低酸度。该试验结果能为该矿床堆浸工业性试验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资源与微生物大数据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微生物资源及数据的开放共享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建设的全球微生物菌种资源目录大数据平台,拥有46个国家的120个国际微生物资源中心的40万株微生物实物资源数据信息。该中心以统一数据门户的形式对全世界科技界和产业界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的信息服务,全面参与国际微生物数据标准制定,并为《名古屋议定书》(The Nagoya Protocol)及履约工作在微生物领域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2017年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启动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组和微生物组测序合作计划,从而实现了从微生物资源数据到微生物实体资源共享利用的转变,希望通过微生物大数据平台促进生物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主导国际微生物组计划,提升我国在微生物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传统地球化学理论认为火山岩型铀矿的热液铀矿床中的铀都是通过氧化溶液搬运的,并由六价还原成四价而沉淀成矿;或者是是碱交代作用形成的。但大量的文献表明,铀的成矿不仅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关,还与深源的中基性岩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难选镍钼多金属矿进行了湿法工艺浸出试验研究。对纯碱用量、片碱用量、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各个因素最佳条件:在碱性条件下、液固比为3∶1、温度90℃条件下浸出时间3h后,钼的浸出率达96%。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硅铁低品位天然氧化锌矿处理存在的矿浆固液分离困难、Zn浸出率回收率低等问题,试验探讨了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高低品位氧化矿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901铀矿床为一中型铀矿床。本文着重阐述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放射性水文地质特征,指出了该矿床含水性微弱,属简单类型,为以后工作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条件。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研究其成矿条件对今后找矿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构造背景、物质条件、断裂构造和保矿条件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某低品位氧化锌矿成分复杂,风化、泥化严重,属于难分离难处理矿石,应用浸出-萃取-电积回收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酸度和萃取剂处理等因素对浸出、萃取过程的影响。应用该工艺进行试验,获得锌浸出率96%,综合回收率为90%(从原矿到电解),电解金属锌纯度99.95%的试验指标,为低品位氧化锌矿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镍钼矿特性,以及镍钼矿在加压氧化浸出过程中的原理和后续工序操作条件,探讨工艺技术改进。重点叙述加压氧化浸出化学反应原理等,并提出控制镍、钼分离的方法及清洁生产应注意做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找到了各种类型的铀矿床。上世纪90年代,砂岩型铀矿就已成为我国四大铀矿类型之一。从核工业系统四十多年在盆地中找矿走过的道路来看,北方中新生代盆地仍应是今后的主攻目标。我国有多个地区存在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9.
微波在冶金研究领域就迅速发展,并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利用软锰矿与煤粉吸收微波能力强的特点,实验研究微波加热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0%煤粉微波加热至500℃反应30min软锰矿的还原率达到94%以上,实现锰浸出浸出率高,铁浸出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