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技风》2017,(20)
在数控加工中,采用各种数控刀具进行切削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磨损,并且这些刀具磨损会造成零件加工质量下降甚至于报废及新购买刀具成本开支的增加。为此,能有效监测刀具磨损并进行适时换刀是必要的研究内容。信息融合技术又被称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信息融合技术在刀具磨损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从信息融合技术功能模型、信息融合级别及特点、信息融合方式及其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融合技术的新发展,确定一种支持向量机这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刀具磨损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在监测领域的优势,研制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防盗系统。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构建了构建了汽车防盗系统的结构模型,以ATMEGA16作为系统的MCU。测试结果表明,本汽车防盗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汽车防盗预警,降低了误报警率,并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为研究重点,主要论述了它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它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和人机交互语音系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兴起于军事领域,主要用于目标探测、跟踪、识别等方面。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逐步应用于民用领域。单一传感器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着识别率低,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应用于柴油机故障诊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玉娟 《科技风》2014,(13):62-62
对多种传感器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多种目标获取的模式,称之为信息融合。现阶段,信息融合技术在图像处理、目标识别、遥感及安全监测等领域内被广泛使用。本文主要针对煤矿瓦斯监测中对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研究,着重对多传感器模糊信息融合算法及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控仪的硬件组成.并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控系统中,同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监测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融合效果良好,提高了监控仪系统的决策率.  相似文献   

7.
为帮助久坐人群保持健康的坐姿状态,预防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本项目运用物联网技术理念设计了一款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智能监测坐垫系统,内置多种传感器对用户坐姿信息、呼吸、体征信息等进行收集,并经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坐姿识别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用户坐姿习惯的监测,专门服务于久坐人群,提示使用者端正坐姿、适度休息,注意颈椎和腰椎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摩托车被盗,不少车主给自己的爱车安装了防盗报警器。然而,一般的防盗报警器大多只使用单一的传感器,单个传感器不能为防盗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极易产生漏报误报。本文提出利用多传感器建立摩托车防盗报警器,该方案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信息融合,对盗窃信息进行多方面地监测,从而获得较为可靠的信息,使得防盗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9)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指通过对多传感器系统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层次、多级别的融合处理,协调拥有多个信号源的复杂应用系统中传感器相互之间的工作,能够得出更加准确、更加完善的结论,也被称为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估计,通过利用多个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基于特定的最优融合准则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更精确、更可靠的融合估计结果,其精度要比单一传感器或局部估计精度高,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一个仿真实例分析比较了集中式融合与分布式融合对导航参数状态估计的效果,说明了状态估计在多源信息融合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广泛应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战场监视、自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机器人、工业过程控制、遥感、医疗诊断、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介绍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定义的发展,融合的功能模型、结构模型及其融合层次,并简要介绍了融合的实现方法和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宋倩怡 《大众科技》2013,(10):49-51
为提高农业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和实时性,设计一种结合计算机嵌入式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结合的现代化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嵌入式终端、监测节点等模块,具有实时采集水质信息,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功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减少了人工干预,保证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设计及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选择了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方案,充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点,实现对井下各种环境及生产参数全方位、实时监测,尽可能地减少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温室大棚采用纯人工管理出现的耗时耗力、出错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控制,采用Linux操作系统管理嵌入式网关,用来存储采集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传统信息网络之间的互联,农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于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可视化效果,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操作工具实现环境的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和组态技术的环境监测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在系统中,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由信息融合技术建立环境参数模型对监测环境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利用WebAccess网际组态软件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远程动态配置,已实现环境的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5.
朱娟 《大众科技》2013,(10):16-17,51
针对偏远地区水情数据远程监测的实际需求,文章进行了基于zigbee协议和CDMA通信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开发。以支持zigbee协议的芯片CC2530来构建传感器节点和中心节点,以CDMA无线通信模块构建能与internet进行数据传输的网关。传感器节点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组成无线传感网络后,采集数据传给中心节点,再通过ARM处理器驱动CDMA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该监测系统低功耗、易组网、易安装,适合大区域的远程无线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红色旅游,急需对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进行保护。提出一种部分节点移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一个对革命遗址有效保护的环境监测自动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在路由通信方面采用贪婪地理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选择,对网络拓扑变化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的自适应信标交换和负载均衡贪婪转发策略。仿真实验表明,该网络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丢失,缓解了在高业务量情况下的拥塞程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刚  詹华  徐彤 《科教文汇》2011,(1):207-208
将无线网络连接、传感器检测、电气系统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环境监测、自动农牧业控制等功能。可便捷快速地实现对多数量,大面积农牧业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专家知识经验的结合,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对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融合的研究是情报检索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发展与运用的分析比较 ,明确了两者在情报信息的标引与检索中各有利弊 ,指出网络环境下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融合———优势互补的可行性、必然性与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融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社会化标注系统自组织运行的基础上,构建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多维度融合与优化模型,进而在大数据环境下,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从而进一步丰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理论体系以及拓展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研究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对每一种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基于图论(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协同过滤以及基于内容(主题)3种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进行多维度深度融合,构建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模型;最后,对社会化标注系统中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模型进行优化,从而解决个性化推荐过程中用户"冷启动"、数据稀疏性和用户偏好漂移等问题。[结果/结论]通过综合考虑现有的基于图论(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协同过滤以及基于内容(主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各自的贡献和不足,实现3种方法之间的多维度深度融合,并结合心理认知、用户情境以及时间、空间等优化因素,最终构建出社会化标注系统中个性化信息推荐多维度融合与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