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译求化二合机制,是指译者在处理原文时,对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6种求化单一机制中的任意两种进行灵活组配和综合使用,以便完整再现原文语用、准确传达其语义意义,并确保译文的语形符合译语规范。理论上有15种二合机制,运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繁化+移化﹥移化+换化﹥简化+移化﹥繁化+换化≈简化+换化﹥繁化+简化﹥繁化+分化≈简化+合化≈移化+分化≈移化+合化≈换化+分化﹥繁化+合化≈简化+分化≈换化+合化≈分化+合化。由于每种机制单用的频率不同,任意两种机制的间性关系不同,相互组合的理据、条件不同,因而在全译实践的具体运用中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种方式。简化部分偏旁、繁化部分偏旁或整字简化繁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其认可度、适用范围等的不同而分别成为正体、通体、俗体等。其中有一类字体,在字书中较为少见,但在出土简牍、写本、碑铭及域外汉字中比较多见。它实际的使用状态是作为俗体,与见于字书的当时通行的正体、通体等并行使用。其中的简化部分偏旁类,可从中窥见由繁体到现代简化字演变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3.
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历来只认为是由繁趋简,即简化。实际上由简到繁的“繁化”是另一条发展规律。大量的形声字、分化字就是用“繁化”(主要是增加偏旁)方法创造的。汉字的“简化”、“繁化”都受制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化、明晰化、区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汉字简化的现实并不能导致或验证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结论。自清末民初以来,颇多知名人士曾先后提出汉字改革的主张,有的甚至还提出应废除汉字,但并没有提高到"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理论高度。汉字在发展中,繁化、简化两种趋向并存,但在文改前,繁化一直呈强势,简化一直呈弱势。汉字不仅是语言的载体,保存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它本身就是文化,蕴含着古文化的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5.
香港教育局计划在中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提倡识读简体字,仅是计划,尚未行动,引起一些人的反对声,有人甚至指责这是"政治手段",把学校课程"内地化"。笔者认为:汉字从产生之日起,存在简化和繁化两种趋势,但是,简化的趋势总是大于繁化的趋势。让学生识读简体字,是一个文化需要问题,与政治无关。中国人使用简体字,由来已久,并非始于新中国。汉字简化是一种历史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相似文献   

6.
陶美玲 《文教资料》2013,(32):121-123
俗字即区别于正字的一种不规范字体,汉字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俗字。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汉字在简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繁化,以便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本文选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繁化俗字为研究对象,对其类型进行举例分析,同时对繁化俗字保持正字理据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关于元代量词的三个问题:1.元代名量词 儿尾。这种现象是北方言的反映。2.元代名量词的词尾化。这种现象是语言精密化的体现。3.元代量词与现代汉语量词的比较。从中发现量词的发展存在繁化和简化两种力量。  相似文献   

8.
国内对俄语简单谓语繁化形式的研究很少涉及语气词和简单动词谓语组成的繁化形式。这种组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将俄语简单谓语繁化形式的组合归纳为三种情况,分别作一些必要的描述,并分析其意义及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字体不断繁化与简化的演变和古今汉字的传承与认同,是为字体演变研究的客观意义之所在;区别性与效率性要求、构件与构形方法的作用以及字创制的时间、空间和字的用途、书写材料等等,是字体演变的制约要素;“物化”、“意化”、“符号化”和总体上的由繁趋简,是字体演变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由表意文字的独特性质所决定的基本发展规律,其中,从无序到有序,既对立又统一,在这些规律中表现尤为突出。前者主要表现为构形、书写、字际关系的无序到有序,后者主要表现为繁化与简化、记号化与表意性、变革与继承的对立与统一,这两条规律是促使汉字走向优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悠久,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其它种种因素,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流民现象。两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发展过程中的流民现象有独有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史记》中,司马迁重视人物容貌品评,有着非常鲜明的道德价值标准:恶人有恶貌;好人有美貌。由于存在较多特例,司马迁又修正了自己的容貌观念,超越外在形貌束缚,重视人物道德品质、历史功绩、社会影响等让人生价值得以延续的本质内涵,从而开辟了塑造文学形象类型的第三条途径,即矮小丑陋的形象却因高尚的道德品质、巨大的历史功绩或深刻的社会影响而更令人尊敬,对后世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种心理学话语形态的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形态:人文主义的话语形态与科学主义的话语形态。这两种不同的话语形态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专家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专家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科学主义的理性原则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原则很难在心理学研究中实现统一。对心理学而言,必须将这两条原则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Attention to novel objects during verb lear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ree experiment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3.5- to 4-year-old English-speaking children (N = 72) attend to the appearances of novel objects, not only when they hear a novel noun, but also when they hear a novel verb. Children learning nouns in the context of novel, moving objects attended exclusively to the appearances of objects, even though nouns were also related to the motions of those objects. Children learning verbs attended equally to the appearances of objects and their motions. The latter result contrast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adults (N = 20), who focused more strongly on motions than on the appearances of objects when learning verbs. When familiar objects were instead employed, child verb learners attended more to motions than to the appearances of objects. Children may attend to novel objects during verb learning because knowledge of an object may be prerequisite to understanding what a verb means in the context of that object.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的绘画,因其背后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面貌,也正因为其不同,才体现出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山西绘画也因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存在渊源,表现出独特的面貌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据意构形的,在造字之初,理据是清楚的。但在汉字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字形、词义、语音、字用都在发生变化,汉字的理据逐渐模糊。对理据的追寻是汉字使用者的普遍心理,面对理据缺失的字形,人们会采取一定的方式使理据重新获得,这些方式包括造新字、对变异字形和假借字形通过重新分析进行改造等。理据的追寻直接影响了汉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先秦史书《国语》中的骊姬和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二人 ,从其出场方式、性格为人以至最后结局等处入手 ,并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她们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8.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月”是唐代闺怨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本文将唐代闺怨诗分为民间怨妇诗和宫中怨妇诗两类,着重分析了月意象在这两类诗中运用的普遍性、特点及月意象的渲染、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男女两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在言语交际方面,男女在话题选择、话语量大小、话语方式、话语策略等方面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根源方面,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的不同为这些不同的表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存在着词的“形”与“意”的兼顾问题,有些词顾其“形”即可知其“意”,而有些词顾其“形”却不知其“意”,故此人们在区分词类方面也会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望文生义的错误。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对比和分析,试图找出语言中的共性与差异,探索符合语言实际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