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重要邻国,而对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蒙古国现行6—8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的中国古代历史。总体上看,蒙古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展现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作为定居的农业文明中心存在的文明古国。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国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尤为重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对元朝的历史定位、清朝在外蒙古地区的政策的负面评价等,显然是蒙古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这对于蒙古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对中国的认知会产生根本性的持久影响。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考虑到历史教科书对青少年形成他国认知的深刻影响,展开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交流合作,在聚同化异的基础上达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的经济转型属于所谓伴随“宪政转型”的东欧型激进改革模式。受国际国内特殊背景因素影响,蒙古国的经济转型有很大盲目性。但同其他转轨国家一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取决于蒙古国原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激进改革模式使蒙古国经济承受了沉重负面效应。同时也使蒙古取得了“过渡”的初步成效。然而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的“宪政转型”理论和激进改革模式是否符合蒙古国的实际尚待考察。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但其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十几种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严重不足。我国北方邻国蒙古是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我国缺口较大的矿产在蒙古不仅储量大,而且未曾大规模勘探开发。近年蒙古国政府为了尽快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制定了招商引资、发展采矿业、振兴经济的战略。这为中蒙古两国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蒙在这一领域的有效合作将对蒙古国的经济振兴、社会发展和扩大中蒙两国经济合作有利;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发挥北部省区同蒙古国经济合作的传统优势和地理优势具有现实意义;对建立中蒙两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睦邻友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语是蒙古国大学外语教学中仅次于英语和俄语的第三大外语,汉语教学在蒙古国具有重要地位。文章结合对蒙古国部分高校的微观研究以及对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了蒙古国汉语教学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专业课程是蒙古国大学汉语教学的主体,汉语专业教材多为中国大陆出版;中国教师多为志愿者,专业对口,但是年龄小,经验不足;教师授课注重与学生互动,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探讨元遗山在词的内容有处的开拓与革新。认为元遗山的词作,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进步的思想观念,在词风上能推陈出新,自成特色。章结合词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认真分析、研究了其丧乱词、山水词及爱情词中的民主倾向,探寻了词风形成的过程。章不仅指出其现象,而且对其产生的条件、主客观因素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评。认为这些都是词在发展历史中出现的新方向,对元明清词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蒙古国在对外经贸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从原来的只依靠苏东阵营(主要是苏联)发展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发展市场经济转变.蒙古国依靠自己独特的地缘条件和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优势积极地与中、俄及“第三邻国”开展经贸关系.对内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则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为先导,推动与各国的全方位外交关系为重点,提升本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蒙古国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由原来的单向依赖苏东集团走向了多边主义.经过十几年的调整与发展,蒙古国的多边主义经贸战略已经逐步形成,获得了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实惠,缓解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元遗山在词的内容及风格上的开拓与革新。认为元遗山的词作,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观念,在词风上能推陈出新,自成特色。文章结合词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认真分析、研究了其丧乱词、山水词及爱情词中的民主倾向,探寻了词风形成的过程。作者不仅指出其现象,而且对其产生的条件、主客观因素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评。认为这些都是调在发展历程中出现的新方向,对元明清词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外语学习中阅读是最不容易引起焦虑感的,所以外语学习焦虑研究领域中关于阅读的研究不多,但是阅读焦虑确实存在而且是一种与一般学习焦虑不同的特殊焦虑。文章以蒙古国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蒙古国学生汉语阅读焦虑的原因,结果表明蒙古国学生的汉语阅读焦虑主要由字和词的障碍引起,对中国文化的陌生不是其阅读焦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蒙古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其文字的沿革、频繁改革的缘由,以及蒙古国在文字改革方面当前面临的选择和趋势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蒙古国具有文字改革的传统;其改革是为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蒙古国当前面临三种不同的选择,即:一是要恢复回鹘体蒙文;二是要继续使用西里尔蒙文;三是要选择拉丁化蒙文。三种选择各有利弊;结论为:最好的选择是保持现在使用的西里尔蒙文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跨国民族。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以及与外来民族交往过程中,苗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创造了丰富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从而使苗族经济文化生活在法律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以民族学与法学的某些交叉理论和原则为基础,从基本的法律制度角度诠释苗族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之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1.
巴尔虎蒙古人的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虎蒙古人自十八世纪来一直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和蒙古国的东方省的部分地区,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习俗.巴尔虎蒙古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巴尔虎服饰,不但使草原牧民能够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同时他们的服饰也是巴尔虎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服饰与其他部族的蒙古人的服饰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视野对巴尔虎蒙古人服饰的款式与材质、巴尔虎服饰中的帽子、方巾、马靴的特点及蕴含的巴尔虎文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为中华民族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期在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扬长避短,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进步,实现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将迈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对此,国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更多的是在经济方面。最近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告诫经济界要认真研究加入WTO的积极对策。我们知道,WTO对于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而且在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消费心理、思想观念、教育、文化、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也将是持久的和深刻的。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在经济上与世界全面接轨,这将大大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将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经济上的开放和融合必然带来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经济的进步使中国更为引人注目。人们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打量这个古老大国的世界形象。中国是怎样的中国?不仅是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是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还应是悠久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光大者,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和创造者。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呈现了奋进中的中国清醒的文化自觉,勾勒了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把文化建设放到突出位置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文化得到了弘扬与发展,促进了全世界人们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青睐。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生活品质要求也更高,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人们在选择家具时更加倾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的新中式家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已经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茶文化也是人们追求生活品味,提高精神境界的一种体现,更是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欧洲人度假,好像是生活必需品,而中国人观光,则是生活奢侈品。欧洲人与中国人在旅游消费观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文化上的,有的是经济上的,有些则既是文化的也是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1月24日下午,乌兰巴托和平友谊宫会议大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蒙古国首届奥林匹克中小学汉语大赛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当一个个获奖学生走上主席台领奖的时候,台下掌声不断,闪光灯不停闪烁。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黄家马癸向获得特别奖的蒙中友谊华侨学校九年级学生呼兰颁发了证书和奖章。呼兰也因此获得了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办公室提供的在中国免费留学4至6周的大奖。 据人民日报报道,此次蒙古国首届奥林匹克中小学  相似文献   

19.
元史领域有待加强研究的几个宏观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史学界对如下几个宏观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研究:一、大蒙古国与历史上蒙古高原游牧政权有根本区别的社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二、大蒙古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过渡到元朝的政治制度的?三、元代的经济在中国经济史上的地位如何?四、元代汉族智识阶层是怎样看待蒙元王朝统治的合法性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它不仅仅涉及到我国的经济领域,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已经成为一个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既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又弃其糟粕,全面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一个学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