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经常会发生两个孩子为争抢一张小椅子、一本图书、一张卡片而互不相让 ,直至大声啼哭的现象。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们尚处在“自我中心”的心理发展阶段 ,谦让还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发生这种情况 ,常见的处理办法都是以“大”让“小” ,原因之一是教师不可能目睹所有纠纷的全过程 ,只能听当事双方申辩和陈述 ,而幼儿的申辩和陈述又往往与事实有出入 ;原因之二是幼儿的纠纷在成人眼里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教师没有把它们上升到道德品质的高度去评判。于是常常以“大的让着小的”了断问题。这似…  相似文献   

2.
顾淑珍 《宁夏教育》2012,(10):78-78
常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稍大一点以后,就不和他们说心里话,不对他们陈述自己的看法,也不把在外边或学校里的见闻告诉他们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过去某些时候,父母在训诫孩子时,常常等不及孩子申辩,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你还嘴硬!”“你竟敢用这种态度跟妈妈讲话!”“明知道自己错了,你还敢狡辩!”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3.
有的孩子对老师的批评不服气,为自己申辩,老师便认为孩子犟嘴、不听话,加以指责;有的孩子百依百顺,无论老师说什么从不申辩,老师便认为这样的孩子听话,给予表扬。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做法,不仅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影响幼儿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所谓申辩,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辩解”。显然,申辩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培养和发展这种能力,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申辩能力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要掌握语言这一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4.
情况分析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爱的摇篮里,接受着全家众星捧月般的爱。然而孩子在得到爱的同时,却不知道奉献爱。我们问班上孩子:“妈妈在家都做哪些事情?”幼儿会说:“我妈妈天天买菜、做饭、洗衣服、织毛衣……”我们又问:“如果妈妈不在家这些事谁来做?”幼儿会说:“爸爸做。”照此问下去,几乎众口一词“奶奶做、爷爷做、婆  相似文献   

5.
活动要求 1、丰富幼儿词汇(学说“一起玩”、“滚过来,滚过去”等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与老师一起编儿歌。 2、培养幼儿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兴趣;会用礼貌语言来解决活动中的纠纷。 3、在不同的距离内,学会滚接球。情况分析小班幼儿词汇还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力不强,缺少和同伴交往的能力,总喜欢各自抱着玩具一个人玩,很少与同伴融洽地在一起活动。我班还有个别孩子会抢夺别人手上的玩具,也有少数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找朋友玩,但总是不欢而散,他们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意见,一遇矛盾只会争吵哭闹,因此班上孩子在游戏中的纠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幼儿,他们爱动手打人、爱抢别人玩具、没礼貌,被家长和教师统称为“不听话”的孩子,在小朋友眼里是“不受欢迎”的小伙伴。针对这种个性强、性格倔强的幼儿,教师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呢?一、针对幼儿具体表现分析“不听话”的原因每个“不听话”的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认为自己做的都对,没有必要听家长的;有的认为是别的小朋友太娇气,总爱找家长告状;还有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待不同的问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明白 ,创造与尝试不可分家 ,可未必知道“尝试”与“破坏”也是孪生兄弟 ,幼儿的尝试更是如此。拆坏的玩具、撕破的衣服、损坏的纸张、割破的手指……这其实并非他们的本意。一些幼儿园在大张旗鼓地宣扬要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 ,又在竭力强化常规教学的规范 ,不能容忍幼儿一定程度的秩序紊乱和行为越轨。好动的孩子、敢于质疑的孩子、想探索的孩子 ,他们都要受到常规和一些人为规范的“悉心照料”。教师即使让幼儿去尝试 ,去探索 ,他们也是在受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 ,真正发自内心的主动探索活动很少。这种在常规教育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填写幼儿发展评估手册的时候了,翻开一本本手册,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用笔一字字、一份份地填写下我对他们的爱。翻到原原的手册时,我却看到前面一页只有家长写的话,而教师那一栏却空空的,一个字也没有。我一惊,原来上次发评估手册时,原原的这本给漏填了。这漏掉的一份“爱”会给家长、孩子带去什么?虽然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提过这件事,但他们心中会怎么想呢?……我在那空白处补上了老师的话:“原原,很抱歉,老师不小心将你小册子上的评语漏填了,你能原谅老师吗?你是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我尽量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我们发现幼儿因孩子手中,经常有钱去买零食吃。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我们在幼儿园中开展“小银行”活动,要求孩子把家长给的买零食的钱积存起来,到学期结束时,与家长商量,给孩子买一件玩具。这一活动受到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已成了我园长期进行的一项活动。上学期开学不久,“小银行”盒子里的八元多钱失窃了,调查结果是一对孪生兄弟拿的,已花得分文不剩。隔天,其阿姨家玻璃板下压着的二元多钱也到了这对孪生兄弟的口袋中。当老师把情况告知孩子的父母时,他们先是不信,最后在事实面前才如梦初醒。老师诚恳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他们痛心地谈了孩子在家的用钱情况,后悔平时在用钱方  相似文献   

10.
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总是特别强调年龄较大的孩子要谦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间一旦发生了纠纷,校师也常对较大的孩子说:“你是姐姐,就让让妹妹吧!”“你是哥哥,不应该和弟弟争抢玩具!”这种提法究竟科学不科学呢? 一天晨间锻炼时,我让孩子们排队挑选自己喜爱的体育用品,A小朋友拿了一个许多孩子都爱玩的套圈。过了一会儿,B小朋友来了,他也想玩套圈,可是套圈已经没有了,B就对A说:“把你的套圈给我玩玩吧!”“不行,我才拿到的,等会儿再给你玩!”  相似文献   

11.
最近,山东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幼儿园每个孩子的胸前都挂上了一张红色的“身份证”,证上标有幼儿园名称、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详细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据了解,给孩子佩戴“身份证”,好处很多:一是孩子一旦走失,凭着“身份证”就可以很快通知家长或直  相似文献   

12.
看到乐乐和小宇的情况,我立刻想到了我们班的两个男孩子赵禹和朱想。两个孩子一个活泼,一个内向,从小班到中班他们都是好朋友,干什么都喜欢在一起。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都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我是这样做的。 1.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 他们从小班就喜欢住一起。朱想是个内向的孩子,一开始连提出上厕所的要求都是赵禹帮他说。孩子来到新环境中,好朋友使他们有了一种安全感、依赖感。而此时老师如果刻意去“帮助”他们,反而收不到效果。我想,孩子拒绝别人或许是他没有从老师和班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因此,应允许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老师则要逐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逐渐走出小环境而铺平道路。 2.引导幼儿扩大交往范围,促进个性发展。 到了中班,两个人还是喜欢在一起。虽然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3.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我到一亲戚家里串门,当我询问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她即责怪孩子:“他今天被老师批评呢,说他上音乐课不专心听,东张西望,还和别的小朋友讲话。”妈妈话音刚落,孩子马上申辩:“这个教室我没去过。”小孩言下之意是说他以前没到过这个教室,所以要左看右看,问问其他小朋友,而并非不留心听课。他对老师的批评还不服气呢。我对他的不服气颇感同情。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未经验过的新奇事物,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更容易为新鲜事物所吸引。每个陌生的环境或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新鲜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往常“六一”庆祝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基本都是由幼儿园确定的,忙了园长和老师,而孩子并不个个都高兴。如上台表演的幼儿和家长兴高彩烈,没有上台机会的幼儿和家长闷闷不乐,有的责怪孩子没出息,有的埋怨老师太偏心,有的为了孩子心理平衡,不得不给孩子买点东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近年来,“六一”前夕,我们就及时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和教师一起讨论“六一”庆祝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家认为“六一”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正处在身体动作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是在“撒欢”中锻炼,获得身体动作协调发展。然而,在幼儿园中,老师们为了避免孩子摔跤,在组织活动中,教师的组织方式,往往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活动,而很少放开手脚和孩子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欣赏活动中,我结合一张表现沙漠风景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谈谈对沙漠的感受,不料幼儿十分茫然,他们好像没什么感受,只知道说“很大”“很可怕”等,我和孩子们的对话也似乎很难进行下去。是我选题出问题了?还是孩子的想像力不够丰富或语言发展有限所致?我十分困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又到家长接孩子的时间了,每到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的时候。一位老师守在门口看着幼儿离国,另一位老师和保育员则忙着给幼儿找衣服,不停地问家长有没有孩子落下的衣服。真是忙得团团转。一个家长问:’“老师,孩子的蓝色牛仔衣呢?”我赶忙帮她找,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有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幼儿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的工作很被动。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闭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小朋友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游戏来就满身大汗,老师就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宁夏教育》2012,(4):30-30
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观象,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陷入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他们盲目要求天真活泼的孩子学这学那,并使孩子除了上幼儿园外,将回家后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当然,这样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学习,但他们需要的是玩中学,学中玩。那么,怎样使家庭教育都能做到游戏化、科学化呢?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快乐生活; 二、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 三、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 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小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