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感觉到一些学生愈来愈不好教,愈来愈不好管。国家和学校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他们不感激;老师为他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他们不理解。有的孩子性情急躁,心目中只有自己,动不动就发牢骚,他们在学校里顶撞老师,在家里顶撞父母,有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好好的鞋子和衣服因款式不新就甩掉了。文明语言、文明行为、道德情操在这些孩子们身上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2.
我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处世信条。饮水思源,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铭记在心,时刻不忘。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准则和起码修养。但近年来随着一些关于感恩缺失事件在我们身边的频现与见诸报端,让我们在震惊、慨叹之余,更多了一份对感恩教育的思考,唤醒孩子们的感恩情怀迫在眉捷。本文作者从典型的感恩缺失案例入手,通过对当前教育层面的感恩缺失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进而提出感恩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教育者自身做起、注重营造社会氛围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的车轮飞还转动的今天,你也行看到了孩子们的知识丰富起来了,然而谁又看到了他们日渐枯竭的道德源泉。作为一名教师,从前每次从孩子们身边走过时,心中便会顿时潆起无限的荣幸,因为我知道孩子们会走上前来轻声问自己问候一句,瞬间,无比的幸福感占据了全身,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相似文献   

5.
《时代呼唤感恩教育》(见本刊第7期)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少年——陶星的故事,他的感天动地的孝行,他的坚韧和自强,他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乐观,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从陶星身上,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还看到了一种难得的品格——感恩。在日渐浮躁、日渐功利化的今天,感恩成为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人们呼唤感恩,其实正是呼唤人性的复苏和回归。什么是感恩?怎样感恩?在青少年中如何培养感恩意识?家庭、学校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里,我们刊登部分读者的来信来稿,他们对这些问题有很好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作为道德品质的感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传统感恩文化重视受恩者对施恩者的感恩,轻视受恩者向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而西方感恩文化既重视狭义的感恩又强调受恩者对施恩者之外的其他人施恩.感恩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恩教育具有培养施恩品质的必然性,并且在施恩教育效果方面分段式优于渗透式.  相似文献   

7.
一、感恩:健全人格的善良德行一般来讲,"感恩"就是知恩、报恩,而感恩的行为又往往源于施恩者。我们来看几则案例:有一个任性的小女孩,跟妈妈斗嘴后一人跑了出来,终因饥饿停留在一个面摊前。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和蔼的太婆,她看到小女孩站在那里,就问:"孩子,想吃面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回答:"可是我忘了带  相似文献   

8.
"陶星的事迹很感人,是全省广大青年的优秀代表!"2007年4月30日上午,在共青团湖南省委"五四"表彰大会上,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给陶星颁发"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证书时,紧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  相似文献   

9.
论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个人精神生命的完善,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主要就感恩教育及其价值、如何实施感恩教育及感恩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刘芹 《山东教育》2020,(1):19-1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名言道出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开朗性格的形成,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严重缺乏。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工作要把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工具教育论”正在制造“孩子的成长苦难”。教育应当以教会弦子做人为基本理念,而教弦子做人应当从培养感恩意识开始。所谓感恩是指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感恩包含“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艾。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把感恩教育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史学观和系统论的视角下,对现实社会中感恩意识的缺失进行审视,探究其症结和缘由,提出重构感恩教育的方略,倡导理性化的感恩。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市场经济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感恩出现了异常的淡化,特别是新一代的孩子们更加缺乏感恩的意识,凡事不知回报,不懂对祖国、父母和师长的感恩,由此令人担心担忧啊。所以,要完善感恩教育,要把感恩呼唤回来,将人间的美好真情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孩子们的心灵里,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4.
林杰 《时代教育》2007,(9Z):158-158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本文主要探讨感恩教育的涵义、内容,并提出了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强调了学校应成为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军,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感恩教育,积极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力度加大,受助大学生缺乏感恩精神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怎样帮学生补上感恩这一课,是越来越多人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善于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修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相互尊重、愉悦自我、人际和谐。我们应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激发其感恩情感,高效地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也是学生成长的标志。小学生要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默默奉献等,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也能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同时也能为农村小学生真正的成长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感恩意识及感恩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蕴涵了丰富的感恩资源:孝为报父母恩,忠为报君报国恩,信为报友恩,义为报天下恩。感恩意识在当今许多人尤其是在学生中存在普遍缺失的现象,感恩意识的缺失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感恩,但不能把感恩意识扩大化。当前的感恩教育应基于三个层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人类应当对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人应该有相互感恩之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不同的主体应有不同的感恩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的车轮飞速转动的今天,你也许看到了孩子们的知识丰富起来了,然而,谁又看到了他们日渐枯竭的道德源泉。作为一名教师,从前每次从孩子们身边走过时,心中便会顿时漾起无限的荣幸,因为我知道孩子们会走上前来轻声向自己问候一句,瞬间,无比的幸福感占据了全身,我为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必备的做人修养。随着社会的急速多元化发展,有些不良信息在社会上的传播以及感恩教育的不成体系,使得一些人变得自私冷漠,一味索取不知回报,有违公序良俗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有所下降。其中,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感恩不仅仅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对自我自立意识的树立,也是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前提,还是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是健全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