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足于“商州”厚重的汉文化传统,贾平凹在《高老庄》“含蓄”与“含混”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成功地构建出了一个个神秘的文化意象. 《高老庄》中的神秘文化意象:形而下,呈现出的是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在社会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形而上,蕴藉的却是作者在“文化寻根”的道路上反思文化的又一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
李玉 《商洛学院学报》2023,(3):28-33+42
贾平凹的《高老庄》通过一个村庄展现了边缘群体的集体记忆,作品中的碑文、砖像记载了高老庄的历史,构成了历史记忆。子路父亲的三周忌日、修白塔等活动仪式展现了乡村的公共生活与集体观念,强化了现实中的集体记忆。《高老庄》中的记载具有真实性,因此能够通过集体记忆了解陕西的起源与过去,丰富历史。从记忆折射出的种族起源、地域特点与族群特征,是民众民族国家认同的体现,从中可见个人与集体、社会及民族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上世纪九十年代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长篇小说领域,同过去相比,他更注意把握生活的“本色”,更注意小说叙事手段的革新。《高老庄》是其长篇的翘楚,它对“中年”人的精神状态透视显示了它对个体性“人”的人文关怀的审美深化;它的叙事结构带有“人像展览”的特点,惟其如此,它方能达到对“丑陋”的现实总体“还原”的叙事目的。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一直关注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老庄》在《废都》的基础上又有新思想,强调健康的民族化与外来化,尤其是西方化的积极成分融汇的重要性,女主人公的博爱和合作精神,敬业和创造精神是我们民族应当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再造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贾平凹在小说《高老庄》里批判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必须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方能实现。贾平凹对文化融合及渐进转型的思考不是向后转的对传统妥协的“中庸”。他的探索,或许并非完美,但深刻尖锐,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与“虚”两个层面所具有的意义是《高老庄》中所包蕴的主要思想内核。“实”的一面续写了90年代末商州农民的浮躁心态,“虚”的一面则继承了从沈从文开始的“种的退化”的忧思。后一个层面意义主要由一系列象征意象组合推演而成,并探究了为汉民族“换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的作品《高老庄》文化意蕴非常深厚。文章从三种视角对它进行审视 ,《高老庄》 ;以实寓虚的文化寓言 ;子路还乡 ;无奈的精神突围 ;高老庄冲突 ;乡土文化的困境与出路。贾平凹在小说中期望通过写基层社会的卑微人物和琐碎小事 ,来影射传统文化的种种弊害 ,以及在这种传统文化浸淫之下所形成的文化人格的弱点缺陷 ,进而思考探寻现代文化变异与文化人格裂变整合的可能前景 ,文章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高老庄》中的语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了子路返乡后的变化以及高老庄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探讨语境的迁移和主体建构,分析不同语境下的人的活动和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钟》是英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的一部力作。以“钟”为统领的意象性构造,使作品具备了“诗性”韵味与感染力。意象手法的成功运用,不仅真实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深化和拓展了小说的主题与想象空间,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民俗角度来看,贾平凹小说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学现象。基于独特的商州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民风民俗的侵染,它呈现了陕南地域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小说世界里的葬俗、婚俗、民间礼俗、人生礼俗、饮食习俗等都呈现出了典型的地域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于1984年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商州》,不仅奠定了贾平凹长篇创作的基础,对中国文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也有一定的贡献性的意义。就文学而言,它为中国社会转型初期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跃然纸上的时代痕迹、令人唏嘘的旷世苦恋、自然流露的悲悯情怀、传神呈现的风物民俗、欲罢还休的浓浓乡愁,构成了《商州》五彩缤纷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3.
周大新的小说从不同角度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构成了美的艺术长廊。其中《香魂女》中的郜二嫂尤为典型。郜二嫂是特定环境下造就的一个畸形儿,她深受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毒害而不觉悟,还把这种痛苦强加给别人,可悲亦可恨,因此她既值得同情又需要批判。郜二嫂的悲剧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悲剧,极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给人以深思。同时,这种悲剧随着人类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会逐渐消失的。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的《怀念狼》第一次真正把对商州的文化反思上升对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的忧患和预警,其中发散的环境伦理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赋予小说极高的思想价值。小说在显在的“寻找”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英雄”和“怀念勃发的生命”,在潜在的生态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世界的平衡”和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松潘县传子沟村的实地调研,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出传子沟村迅速发展的原因(条件)主要有背景条件、外部条件、(自身)内部条件、先入条件等。传子沟村的发展是这些综合条件使然,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16.
张谷英大屋现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本从综合研究入手,分析了其建筑状况,排水系统的特征和建筑风格,对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杭世骏与天津水西庄查氏家族交谊深厚,多有诗文唱和赠答,这些诗文大多已收入《道古堂全集》。然而,查氏家族著述中尚保存了杭世骏为查氏所撰写的两篇序文,《道古堂全集》却未收录。这两篇序文,对于研究杭世骏的友朋交游和文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的供需矛盾来看,它是十分必要的,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尊师重教的风尚等来看,它又有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其基本思路是:理论研究与区域实验相结合,整体设计,分步推进,改革创新教育制度,努力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言、象、意特征的角度对中国当代十七年诗歌的美学价值进行新的探索。此阶段诗歌语言表现出民歌化、叙事化、散文化和抒情革命化倾向;意象追求上以自然境象象征光明未来,以人情境象着力塑造建设者光辉高大的形象;意蕴主调张扬群体团结精神,追问新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勾勒出当前农村村主要干部(村支书、村主任)的产生方式和成份上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乡村的治理和稳定。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加强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