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午听广播,某电台突然冒出个“午间雷迪奥”节目。不知它葫芦里卖什么药,我听了一会儿——只不过是个聊天节目,没什么名堂。这“雷迪奥”是什么玩意呢?我思忖半天,恍然大悟,又大失所望——此“雷迪奥”乃英语“radio”(广播、收音机)之音译!葫芦里其实没什么药,却要这般耍花招,实有骗人之嫌。即便不算骗人,也是个低级趣味的“噱头”。  相似文献   

2.
葫芦诗是一种戏称.乃“照葫芦画瓢”之意,是指按前人诗作的格式作部分词句上的改动后,赋予诗作以新的内容的诗体。这种诗作表面上看是“拟古”,实际上是“旧瓶装新酒”,别有一番趣味。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语文第六册 1、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春蚕》) 句中“躁热”一词用字有误,遍查辞书,“躁”字均无“躁热”词条。细索句意,“躁”应该为“燥”,取“干燥”意,而非“性急,不冷静”之意。查《国语小辞典》,有“燥热”一词,释为“热而干躁”,根据文意,此句正应该用“燥热”一词,“躁”为“燥”的别字当无疑义。 2、只有浆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西湖漫笔》) 句中“欵乃”之“欵”是错别字。因为“欵”是“款”的异体字,“欵乃”应作“欵乃”。“欵乃”才为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或舟子摇船时应橹的歌声。柳宗元《渔翁》诗中有“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名句,唐元结亦有《欵乃曲》行世。“欵”与“欵”因字形相近而混,从《康熙字典》中引有“欵”(欵)字条释曰:“按旧注,引‘款’乃橹声。不知欵乃之欵本从矣,从欠,音倚亥切,乃相应之声,与款无取义,乃俗误书耳。”这段话很透彻地说明了“欵乃”实为“欵乃”之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酉阳杂俎》一书中因传抄讹误或使用俗语词等而造成理解困难的词语有很多,我们考释了其中的六个:“作梵”乃“作犯”之误,“继”指病名,“灶瘃”乃“龟瘃”之误,“条”指鸟之粪;“丫戾”乃“了戾”之误;“羊脾”与“羊髀”同.  相似文献   

5.
熟能生巧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宋欧阳修《归田录》——译文:宋朝大臣陈尧咨虽然是进士出身,却是十分喜爱射箭并且技术不凡。一天他在自家门外练习,中靶的箭相当多,十支中有八九支射中,自己大为得意。环顾四周,发现一位卖油的老…  相似文献   

6.
<正>何光岳在《论盘瓠起源、分布与迁徙》(见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89年第4期)一文中,通过对“盘瓠”一词的音义考证,认为神话盘瓠氏为葫芦之意象,而葫芦之所以能演化为神话,是因为它“适应性强,能在亚热带的潮湿和干旱地区生长,不论土壤贫瘠肥沃都能种植。因此在原始社会时期,野生的葫芦到处都有,成为原社会人们采食的植物,是我国古老的蔬菜栽培植物之一。”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支配下,于是产生了对葫芦的崇  相似文献   

7.
《论积貯疏》(高中课本第三册)一文中有“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一句。课本对“骇而图之”的注释是:于是(皇上)惊慌起来,图谋(对付)他们。之,指上文“远方之能疑者”。  相似文献   

8.
葫芦     
“葫芦娃,葫芦娃……”相信广大读者看过这部动画片吧?作者将片中的葫芦赋予了神奇般的魔力,又将它分为七种。其实在现实中,葫芦根本就没有魔力。如果大家想对葫芦有所了解,那就请听我为大家介绍吧。葫芦大多长在夏天,多在谷雨前后种植,它是一种绿色植物,大约在6月里结果,9月即可成熟。熟葫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上小下大的双瓢葫芦,就像是一个小皮球放在一个大皮球上。它们中间有孔相连。“小皮球”的中央向上凸起,这就是葫芦的芦柄。两个“皮球”就是葫芦的芦身。葫芦籽大多装在这个“大皮球”内,而“小皮球”内有时也会有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9.
庄子《天地》篇有一段寓言说明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黄帝游生产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噢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日:‘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吕惠卿注释得好:  相似文献   

10.
<正>世俗之人专注实用,唯有闻道之上士,能超越功利,放眼长远。正如禅诗云:“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机敏之人如化龙之鱼跃过三级高浪而飞升,而那些痴愚之人为了寻鱼仍在熬夜舀干塘水。)庄子和惠子抬杠,濠水中的一尾鱼功不可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哲学史上的美谈。勾出两人一番争辩的还有大葫芦。惠子拙于使用大葫芦,在他眼里,葫芦只有实用功能,比如对半劈开,做成瓢,用来饮水。葫芦还可以装药,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齐国有个名叫田仲的,是一位隐居的士人。一位名叫屈谷的宋国人,来到田仲隐居之地拜访他,田仲以礼接待。屈谷说:“久闻先生高义,自耕自食,不想依赖他人,我很钦佩。我这次带来一个大葫芦,坚硬如石头,皮厚而中心没有空窍,愿意把它送给先生。”田仲说:“葫芦所以可贵,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称谓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别,盖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之说,“经师”乃知识之师、专业之师,“人师”乃德性之师、教化之师,“经师”乃为师之必要条件,而“人师”乃为师之充要条件,“经师”由艺臻道后才能成为“人师”。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为教师,只有从“经师”走向“人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人师”的养成面临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功利主义追求现实利益、理性主义忽视美善德性等挑战。“人师”之质,在于胜理行义,将教书与育人真正融为一体,在于经明行修,不仅通晓理论而且德行端正,言教与身教真正合一,在于德行道艺,不但自己明道还要有传道善教的艺术,由此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3.
《酉阳杂俎》一书中因传抄刻录中的讹误或使用俗语词等而造成理解困难的词语有很多,现就其中四个进行了考释:“五百人”乃“五百”,与“所由”同义,“仰占”指观察天象,“地”乃“酹地”之误,后被接受又常写作“酬地”、“地”,“貌寝”指样貌普通。  相似文献   

14.
合作     
去年六月,欢欣达旦。作此篇乃回顾为老妈庆生日之情景,此乃吾与老爸之“天作之合”也。镜头一: “运些天有特别的事吗?”正在吃饭时,妈妈忽  相似文献   

15.
英雄“转”     
学校,乃各路英雄学习比拼技艺之处,笔,乃学习比拼必用之物。笔之作用,大大的!可写作,可绘画,可咬,可转,为闯荡江湖必备武器。某日,某君将其笔置于指间,轻轻一拨,一按,顿时此笔在其指间上下翻飞,周围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目瞪口呆。于是,“转笔”一词从此诞生,“转”之风狼烟四起,为各派所用。不久,大街小巷(仅限校园周围)操场教室,无处不有英雄“转”迹。有的,从小指转至食指,称“龙腾虎跃”;有的,乃双手各执一笔,同时开转,称“龙飞凤舞”,更有“三羊开泰”“四喜临门”,武功至极者,可使8支笔共置指间,同台献艺,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转至旁人头…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讲究意象,教学也要重视意象。在带领学生阅读《我要的是葫芦》时,我们对生长课堂生发一种新的思考,于是,葫芦成了我们语文生长课堂的意象。意象,寓“意”之“象”,我们把情感、目标、理念寄寓葫芦,结合种葫芦、育葫芦、挂葫芦、读葫芦等活动,从葫芦的自然生长、文化生长和创新生长中,感悟孩子的成长规律,变革课堂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有个古代故事,一次,庄子带学生出游,恰逢有人在林中砍树,眼见成材的树被砍倒了,不成材的树却安然无恙,庄子立即说了一句:“成材而亡,此乃材之不幸。”不料当晚住宿一家客店,店主人杀鸡时,在两只鸡中选了一只,将那只不会报晓的公鸡杀了。于是庄子又说了一句:“不成材而亡。此乃不材之不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读找錏     
读找錏陕西吴周健技校《语文》(劳人社二版)选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我的一天》一文。文中有一句话:“别列兹尼克夫制”工厂全体工人……”(P13),初读之以为“制”之“”乃一种化学元素,忽然想起化学元素表上“氩”乃氩气之氩,非金属也,即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9.
“套口气”乃一民俗也 ,譬如 ,于结婚喜庆之时 ,人们馈赠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人们以其谐音 ,借此对新婚夫妇表达“早生贵子”之祝愿。此民俗必然反映于古代文学作品之中 ,称之为“谐音托物寓义”。然以历史之发展、古今音韵之变化 ,人们对此常常难以明察 ,甚至穿凿附会。《诗经》中“采采”乃求子之风俗 ,“采×”乃寓“相思”之义 ,范增“举”寓“决断”之义 ,屈原“捐”、“捐袂”寓“断绝”之义。“谐音托物寓义”与修辞格“双关”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20.
六) 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王念孙以为“乃逸”二字是衍文。其说曰:“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文义上下相承,中间不得有乃逸二字。且周公戒王以无逸,何得又言乃逸乎?乃逸二字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