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5年的漫长飞行,"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终于在7月4日进入木星轨道,但"朱诺"号上的科学仪器并未启动,这时的轨道很大,每53天绕木星一周。到8月下旬,"朱诺"号启动携带的科学仪器开始近距离探测木星。到10月,"朱诺"号将进入一个每14天绕木星一周的稳定轨道,然后从事长达一年半的木星探测。那么,"朱诺"号将如何探测木星呢?与此前的探测器相比,"朱诺"号又有哪些非凡之处呢?木星云下的秘密木星被称为"朱庇特",在罗马神话中是"众神之王"的意思。木星当之无愧是太阳系行  相似文献   

2.
正7月5日,美国"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迄今人类距离木星最近的航天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这次探测任务都有哪些看点?收集数据探索奥秘据"朱诺"号项目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介绍,"朱诺"号此次进入的是53.5天周期轨道,而不是进行科学考察的14天周期轨道。"朱诺"号要先在这个轨道围绕木星飞行2圈,10月19日左右再次点燃主引擎,进入14天周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在经历35分钟的减速后,成功进入木星轨道。为了这一天,"朱诺"号已经在茫茫太阳系中飞行了近5年。说起"朱诺"号的命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古罗马神话中,隐藏在云层之中的朱庇特(Jupiter,也有"木星"之义)是众神之王,生性顽劣不羁,只有他的妻子朱诺女神才能透过迷雾看到他的真身。美国航天局将木星探测器取名"朱诺",正是希望借此拨开云层,揭示木星和太  相似文献   

4.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11,(18):24-26
北京时间8月6日零时25分,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按照既定计划,“朱诺”号将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运行,每年能绕木星运行32圈。它将测量木星大气层中氨与水的含量,研究大气中的对流及深层风速分布,研究木星岩石核,研究木星磁场的起源,探测木星两极磁气圈,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巨型行星的形成、演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8月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6年7月4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环绕木星运行。按计划它将环绕木星33圈,最后像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一样,投入木星大气的"怀抱"。它将探测木星大气层以及大气层深处的热辐射源,穿过木星的南北磁极,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松园 《百科知识》2013,(8):15-17
2011年8月启程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了3个10米长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满足它在探测活动中对电能的需求,这在人类的木星探测活动中是史无前例的。此前的木星探测器如"伽利略号"都是依靠钚提供能源的,这种核原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航天器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  相似文献   

7.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0,(15):26-27
那景色是超自然的,闪电不断,暴雨倾盆,高达48千米的塔状云团一面翻滚聚集,变幻无常,一面被时速160千米的风驱赶着在天空狂奔,那云团比地球上的高3倍,闪电的强度是地球上的近10倍,雷暴的范围超过960平方千米。不错,这里不是地球,欢迎你来到了木星。  相似文献   

8.
美国伽利略号宇宙飞船1989年从地球出发,1995年进木星轨道。木星虽是太阳系外行星里面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但伽利略号太空船光是飞行就超过6年.可见太刚系的外行量离地球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没有几位科学家认为被技术问题所困扰的伽里略号太空飞行器(木星轨道探测器)能够对木星系统进行范围如此广泛的研究,也没有几个人预测到这些世界的内部结构是如此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没错。但是在地球周围还可能有一些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临时卫星"。通常情况下,这个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不会与地球有任何交集,但是有一部分小行星由于轨道的原因,会跑到地球附近,并绕地球运行。科学家们曾经发现过这类小天体  相似文献   

11.
科学历程     
正1977年9月5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1977年9月5日,质量为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带着人类的问候向茫茫星空奔去。它离木星最近时只距离木星中心3.49万千米。由于在如此近距离掠过,"旅行者"1号得以对木星的卫星、环、磁场以及辐射环境作深入了解及高解像度拍摄。它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章群星之间   在黑暗静谧的太空中,木星像一个被搅拌开了的带有巧克力、草莓、柠檬、橙汁的巨型奶油冰淇淋.那是木星大气中的强风暴和气旋,还有不断闪现的与地球类似的高空闪电产生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木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忙碌的太空交警木星距离地球6.28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4倍。地球上的生命和木星有什么关系呢?天文学家认为,在把水送到地球和把小行星及彗星对地球的破坏性撞击减轻至最低程度方面,木星功不可没。它的强大引力将诸如彗星这样的太空碎片清除得干干净净,为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综观太阳系的历史,木星曾经扰乱了无数天体的运行轨道。由于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其产生的引力非常大。1994年7月,舒马克—利维9号彗星被木星所吸引,偏离…  相似文献   

14.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老大。夜晚,当我们仰望夜空时看到的第三颗最明亮的星就是木星,其亮度仅次于月亮和金星。木星的赤道直径约为142,800公里,其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1.9×10~(30)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三百多倍,是所有行星总质量的两倍多。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认为:木星主要由气体构成,铁和硅等构成了木星的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30年里,曾有不少密切观测太空雷暴的宇航员声称,即使相隔数百公里,闪电似乎也会彼此感应,这种现象被称为“交感闪电”。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地球科学家们决定验证这种传闻。他们利用网络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来构建闪电次序的模型。从模型中他们发现,在一次暴风雨中,闪电并不是随意出现的,有些区域是闪电高发区,在这些高发区的闪电往往与其他区域的闪电或前或后地发生。网络理论据此指出,远距离的闪电彼此之间必然存在一种联系。那么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推测。有人说,闪电能够使大气层上部生成电子,并且在远…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曾经虚构过一个场景,假设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得以预测,科学家们想象了当时本应看到的天文盛景。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也用计算机模拟过砸向木星的列维9号彗星,准确预言了SL9撞击木星的情景。然而,这些并非科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希望建立一个天文学系统,来预测砸向地球的小行星。但是,科学家们也深知,想准确预测并非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木星的表面覆盖着以氢、氧为主的液体,一片汪洋。人类不是浮游生物,显然无法直接定居在木星表面的海洋里。对此,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让人类在木星上也能够如在地球表面一般生活。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中午12时25分(北京时间6日零时25分),美国航天局的“朱诺”木星探测器升空。除了复杂的科学仪器,这个探测器还搭载了—位与木星颇有渊源的“特殊客人”同行。  相似文献   

19.
问专家     
正如果地球撞上木星会发生什么?与地球比起来,木星是个巨无霸,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317倍,体积约是地球的1300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撞上木星的地球很可能还没掀起波澜,就消失了。不过,这只是地球垂直并且直接撞上木星的情况。如果地球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木卫二上有"喷泉"的新证据科学家最近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疑似有"喷泉"从厚厚冰层之下喷出。这意味着科学家将有可能更容易地研究木卫二的地下海是否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一直认为,这颗体积与月球相仿的卫星表面下有一个全球性海洋存在,其水量可能是地球海洋水量的两倍还要多。有水就意味着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不过木卫二地下海表面覆盖着数千米厚的极其寒冷而坚硬的冰层,很难直接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