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五一"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它的来历与美国有直接的关系,而美国的劳动节却不是在"五一".  相似文献   

2.
德瑞 《科学与文化》2007,(10):34-34
人类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有各式各样的答案,其中就有人类来自"古代宇航员"一说。"古代宇航员"通常是指在远古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他们在地球上播种,并最终创造了人类。几乎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能找到有关"古代宇航员"的传说。  相似文献   

3.
劳动节春秋     
每年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 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动节,则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这一春一秋两个劳动节,都是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两个不同版本劳动节的春秋变迁,可谓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4.
劳动节春秋     
欧阳 《百科知识》2006,(5S):54-55
每年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动节,则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这一春一秋两个劳动节。都是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两个不同版本劳动节的春秋变迁,可谓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5.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4):56-57
正古代的上访制度"告御状"这个词,很多喜爱戏曲和传统故事的人不陌生,在法律术语上的名称叫"京控",有些类似于上访制度。"鸣冤鼓"最早见于《周礼》的"路鼓",这是百姓向皇帝、中央机关上访的最早记载。从隋代开始,统治者就确  相似文献   

6.
人,无论是"自然的存在物",还是"社会的存在物";无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还是"类存在物",归根到底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劳动的存在物.自然,作为人类劳动"须臾不可缺少"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与"确证".人的"对象性"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把自然作为"道德顾客"的逻辑必然性,决定了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既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人"的扬弃,又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修正;它为环境伦理学的成立提供了充分的"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7.
钟穗 《知识窗》2008,(9):35-35
在中国历史上,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皇帝死后就由大臣集议,或史官作评语,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汉朝最后那个皇帝为献帝,就比较惨了,含有奉献给别人、送上去的悲哀。所以,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的盖棺论定,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中国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在死后留下万世骂名。  相似文献   

8.
流云 《知识窗》2005,(12):9
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右尊左卑表现在建筑住宅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史记·陈涉世家>说:"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相似文献   

9.
文摘     
正"一亩三分地"源于皇帝"亲耕""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的藉田为什么非要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其象征之义。在古代"一三五七九"被  相似文献   

10.
陈锴 《百科知识》2021,(4):64-65
宋辽"澶渊之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和议.究其根源,可以回溯至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岁贡绢帛30万匹、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的条件,在汴(今河南开封)建都称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  相似文献   

11.
南极"魔海"     
张海 《知识窗》2005,(10):46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2.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2,(13):58-59
正西周礼仪制度确立的婚礼"六仪",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古代皇帝的婚礼也依据古制婚礼的规定,必备"六仪"。但皇帝不可能像民间婚礼那样通过"媒妁之言"选定婚配,更不可能向女家"屈尊",故其婚礼的仪式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马"位于六畜之首,是如此的不平凡,以至于人类生活须臾离不开它,尤其是在古代.因此,我国自古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关"马"的成语.这些成语多数属褒义或中性词,少数才是贬义的.现择要试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群众文化,并不断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有了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创造工具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最初的艺术"。从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看,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初级阶段上的群众文化。在这一时期,宗教祭祀活动开始盛行,随之出现了所谓能够  相似文献   

15.
--释名 当笔者最早接触到Bluetooth的时候,首先是它的中文名字,而且是一个并不十分确切的译名-"蓝芽",而不是今天经常见到的"蓝牙".我并不知道当初的译者采用这个名字是出于笔误还是另有深意.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译名"蓝牙"更具有高科技色彩,对于一种全新的技术标准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而作为一种新技术,最终都要把它推向市场成为一种消费品,从这个层面来说,"蓝芽"这个词就更加贴切了.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经典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人口学特征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扩大直系家庭、扩大核心家庭和标准核心家庭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可能性分别为萎缩家庭的3.185、2.074和1.898倍;劳动力数量、纯消费者数量、户主受教育程度、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关键因素:劳动力数量的部分效应需通过家庭生命周期来发生,余下变量的影响系数因家庭生命周期的中介作用而提高;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其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封建历史上,各朝各代最好的东西都归皇帝所有。那么什么样的木头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木材本身品质出众,二是必须稀有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种木材都曾被称为"帝王之木"。紫檀紫檀端庄、尊贵,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虽然它是舶来品,但仿佛天生就属于中国人。古代的帝王、贵族和文人之所以酷爱紫檀,是因为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层次。论刚,它刚到极致。紫檀在所有硬木中木  相似文献   

18.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13,(15):54-55
很多人将古代的科举考试喻为现代的高考。其实,古代"高考"更有诱惑,考而优则仕,正如北宋皇帝赵恒在其《励学篇》中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古代学子更重视考试,考试过后也不会随意放松,而是安排学习、拉关系,政府对"八年抗战"式的考生还搞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9.
香水是一种能将一切联系在一起、恒久不变的艺术。越来越多的男士们喜欢用香水。本来,香水在诞生之初曾经是张扬男性权威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古代中国,象征皇帝至尊地位的金銮宝座下都少不了熏香的点缀。  相似文献   

20.
凤阳印象     
凤阳在中国是一个很一般的县,即便在安徽省也不是个大县,面积1950平方千米,人口为73万。但这个不大的县,在中国却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地方,不仅因为这里曾出了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因为至今已整整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正是从这里起步: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搞起的"大包干"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