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化,其实中国古已有之。历代丈人雅士大都寄情山水咏花颂草,把山川草木活灵活现地克隆到诗书画里,并赋之以人的精神气质。最受名人雅士青睐的树木,除了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外,便是柳树了。如果说松的风格是坚强,竹的风格是谦虚,构的风格是贞洁,那么,柳的风格便是柔弱了。柳树那纤弱婀娜的身姿、柔软飘逸的枝条,酷似亭亭玉立、秀发飘逸的女子,给风流才子以无尽的遐想,又转而将美女的秀眉称为"柳眉",将美女的身腰称为"柳腰"。其实,看似柔弱的柳树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是适应性很强、极易扦插成活的树种。  相似文献   

2.
与荷为邻     
正荷为仙子。能够跟仙子做邻居的毕竟少数,须有仙缘才行。如果居家门前有片荷塘,能够整日飘逸着荷的清香,真是人间乐事。爱荷的人比比皆是,大多皆为俗世之人。有人爱荷之色,或洁白或淡粉,都是美女的色相,如果心中没有贪欲则实属难得。有人喜欢荷之形,袅袅婷婷,柔弱而乐观。荷花未开时饱满且矜持;荷花初绽时如佳人开启朱唇;荷花盛开时祥光乍现,天地间弥漫瑞气。有人喜  相似文献   

3.
重庆女人     
不论是薄雾朦胧的清晨,还是五光十色的夜晚,抑或烈日炎炎的正午,重庆女人总是浓妆艳抹,风风火火,穿行在大街小巷,成为山城最亮丽的流动风景线。著名影视“大腕”张国立在一个很隆重的场合说:“走在重庆街道上,三步会碰上一个张曼玉,五步会遇上一个林青霞,十步说不定就有一个吴小莉……”在场的凤凰卫视“当家花旦”吴小莉点头表示赞同。“风流诗人”刘湛秋坦言,他曾多次悄悄来重庆看美女,感受重庆女人特别的气质,他如是说:“这里山路弯弯,车流滚滚,美女们上车下车的仪态很飘逸,很灵动,有种若隐若现的美妙。”  相似文献   

4.
横贯川陕鄂三省的大巴山脉,在陕南镇巴县境内蜷曲一折,余脉四延。突出地表的奇峰峻岭组成的一道天然屏障,圈出一块方圆数百里植被丰满、人迹罕至的原始木竹林,这便是闻名全国的陕南“巴山林”。巴山木竹,又称肉竹、菜架竹,是我国天然原始“丛生竹”类的佼佼者。主要分布在镇巴县西北部的巴山、后坪、星子山3大国营林场。它生长快、成材早。一株6米高的木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3个多  相似文献   

5.
栗子 《文化交流》2014,(3):58-61
3500年前,古老的中国诞生了第一把伞. 当时,人们称伞为“簦”(deng).《国语·吴》中就有“簦笠备雨器”的记载.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就有所不同.皇帝出巡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伞的主要功能还是为了遮阳、避雨.  相似文献   

6.
李志起 《职业圈》2008,(19):32-36
在奥运会这个机遇面前,我们其实有太多的商业创意可以构思。但对大部分成长型企业而言,是花不起这个代价的。因此,“以正合,以奇胜”的策略,应该成为这些企业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不久前在北京揭晓,以中国书法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临其上的作品,被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这个标识作者,便是27岁的顾永江。顾永江是绍兴人,设计标识折桂使他一夜之间成了媒体竞相采访的对象。日前他载誉归乡作客母校鲁迅中学,他身着迎风飘逸的大衣,背着休闲挎包,看上去十分洒脱,眼中透着几分沉着和执著。顾永江并非学美术出身,其设计的标识为何能在众多作品中胜出?他说,他是学书法出身的,搞设计其实也有独特优势,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这与图案设计有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8.
余人 《文化交流》2011,(1):63-66
最近,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故事片《山楂树之恋》在国内各大电影院放映后,又在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陆续上映,受到观众好评。有专家认为这部影片将在国际影坛上产生较大影响。剧中老三、静秋的扮演者窦骁、周冬雨,更是以清纯、自然的表演风格,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被称为影视圈中一对“金窦玉雨”(金童玉女),受到了众多“粉丝”的追捧。  相似文献   

9.
古人称“美女”为之“虹”,这是很有见地的。“虹”是一种自然现象,灿烂绚丽,多姿多彩;总是以变化多端的神韵展示在世人之间。因为“美女”没有准确的定义,“情人眼里出西施”,见仁见智,很难说得清楚。一般地讲不外乎两条:貌美固然是其特征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它的内秀。从这个角度来看,江淮大地确实是个出  相似文献   

10.
柯嘉囝 《文化交流》2014,(10):63-66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举办了"名馆·名家·名作""大师与大师"等作品联展,从近现代"中法绘画艺术的比照中领略艺术的神奇力量和两国人民对人文精神的不懈探索"。让我们也来看看历史上的中法艺术交往。洛可可(又译为罗可可)艺术,来源于法语rocaille(贝壳式),引申为像贝壳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某些建筑以及室内装潢的样式。产生于18世纪的法国洛可可画,多以美女、香花、风景、静物为题材,风格具有轻松活泼、小巧玲珑、愉快亲切、纤细柔弱、娇媚艳情、精美繁华、舒适优雅、柔和明亮的特点,代替以往绘画的悲壮严肃,反映了法国精英们在经历了压抑时代后在艺术上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安徽有美女? 当告诉一些朋友我们《文化时空》准备做一项有关新时空十大美女选拔的文化活动,给沉寂太久的安徽文化制造一点声响的时候,他们都睁大了双眼,特别困惑。第一反应就是开头的这句话,有的甚至还追问一句:安徽真有美女吗? 是的,从古至今安徽就不乏美女。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想必人人皆知,但晓得可爱的花木兰是安徽亳州人氏的却是不多,更不晓得“对镜贴花黄”就是花木兰对自己美貌的欣赏的一个小动作。其实,花木兰的美早已经超越男女,是一  相似文献   

12.
宽敞的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精巧可爱的竹编:玲珑剔透的竹篮、上圆下方的箩筐、圆圆的竹筛、尖尖的斗笠…… 墙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竹编书画,线条如行云流水、灵动飘逸…… 江安然的竹编是临安昱岭关下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古人赋予美女的形容很多:“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影视明星 李琳,却囊括了许多优美的素质:美丽善良、聪明机智、热情开朗、自信大方……:她集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于一身,在屏幕前向观众传递着美。 在李琳看来,美是一种全面的素质,一是非常直观的,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像美丽的花啊草啊、漂亮的人;更深的层次则是人内在品质的反映,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花开无声,这似乎是不争的常识;花开 有声,这又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奇妙想象,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感觉了。 那么,究竟有谁能听得见花开的声音昵?我想,除了浪漫敏感的诗人、灵性独特的艺术家、心心相印如痴如醉热恋的情侣、神话传说中主宰天地法力无边的大仙大圣……寻常百姓在特定的环境和超然的心态下也是可以聆听的。 其实,这美妙的诗一般的语言并非笔者所创,而是本地享有盛誉的百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一则广告词。短短一句话八个字,却如柔风拂柳,雨打芭蕉,雁过秋潭,水漫草甸,给人一种清丽舒缓曼妙婉约潜移默化难以抵挡的视觉听觉冲击,其丰盈深邃的人文内涵和五彩斑斓飘逸  相似文献   

15.
阅读衡山     
衡山是我心中萦绕已久的一个梦,它以飘逸欲飞的神秘之美撩拨着我的情怀。初春,我随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文字客”走进了衡山。  相似文献   

16.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宋代诗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主要探讨了姜夔的诗学思想及其成因,首先从《白石道人诗说》出发阐释了姜夔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包含“浑厚”与“飘逸”的审美理想、讲究“法度”与“活法”的统一、兼具儒家的诗教观和道家崇尚自然的风格,以及追求“意格”与“韵度”。其次从南宋雅化的环境出发探究诗学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及“雅”的内涵。最后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与个性才情着手,探讨其诗学思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研究姜夔诗学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原因,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姜夔的作品风貌,也能为同时期的诗学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成书于明代后期的广东“木鱼书”《花笺记》是一部说唱文学中的弹词作品。由于这部作品未能为广大读者所熟悉 ,文学史也很少提及 ,因此 ,文章强调了它作为粤语文学的代表在古代远涉中外文坛的影响力 ;在这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花笺记》表现于题材、主题和故事模式等几个方面的民间风格 ,以析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来源于风格方面的因素。这部具有较高文学性的弹词作品 ,其实构成了文学史传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聂婷 《职业圈》2007,(8X):16-17
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农村问题。国家在解决农村问题时,主要是采取“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这两大条途径,文章将其形象的称为“综合”支农。中国农民占人口很大比重,只有把财政、金融支农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使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因此。我们不但要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而且还需要把“金融”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结合到农村建设当中去。  相似文献   

19.
叶建华 《职业圈》2010,(19):38-39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被称为“亚圣”。  相似文献   

20.
高梦雅 《文化学刊》2023,(3):227-230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诗歌储量多、学术价值高的一位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风格平淡有趣、意境优美,被称为“诚斋体”,收录在《诚斋诗集》中。本文将具体分析杨万里诗歌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凄冷寒凉的意境,研究这种意境的成因与影响,具体全面地阐释杨万里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