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从乐山平原现状着手,对乐山平原进行了农业开发评价,分析研究了乐山平原农业开发的意义.提出了适宜本区农业开发的主要方向及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山区农业区域专业化的个案调查,具体分析出四川省农业区域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以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同质化严重、农民增收形式单一五方面问题及解决经验,据此提出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商品经济管理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区域产业化分工及利用区域优势以主导产业为龙头增收等可行性对策,以期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共同构建新型现代、综合、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绩效、农业能耗状况等三个方面来建立低碳农业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安徽省内62个县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衡量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出"南高北低"和"山区高、平原低"的总体态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区的实际发展水平,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调查访问的意义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植被、土壤、水分、大气和地形等,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各个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构成环境的因素与生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构成自然界里的农业生态系统。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为多山地区,平原极少,这里有广阔的坡地。通过调查、访问西城镇坡地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胡志强 《地理教育》2013,(Z2):110-111
命题视角一: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典型案例1:(2013年江苏卷第27题第(3)小题部分)图1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答案】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复习对策:常见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一般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①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时期的湘南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时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湘南道县寿雁镇玉蟾岩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种子。玉蟾岩遗址入选全国一九九五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玉蟾岩遗址文化层的存在是以湘南优越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丘陵河谷平原宽广、土壤深厚肥沃、水源条件好等生态环境为背景。尽管古代的湘南乃蛮荒之地,但农业开发的历史相对较早,在全国的农业地位重要。随着湘南人口的增加,农业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自明清以来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无节制开发,乃至水旱灾害愈益严重而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以史为鉴,湘南21世纪的农业结构调整应特别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为此,必须振兴林业,大力发展牧业和渔业,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地伦理是关注人地关系的环境伦理,在全球生态危机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农业大国的我国平原农业地区,如何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资源的原则下,积极规划和推进殡葬改革,逐步引导农民实施"树葬",以"树葬"文化取代传统殡葬文化,中止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火葬"方式,这无疑将是中国世代人和全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9.
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火耕水耨”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而比较接近实际的理解,其就是指南方山地和平原湖泊区两种生产方法,据此可知六朝江南农业发展主要体现为在湖泊山林开发基础上耕地面积的扩大,技术进步并不是六朝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东晋南朝时期旱作的日渐推广,对于南方的山地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农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根 据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商品化和专业化的程 度、农林牧渔生产结构、技术装备、生产方式、经营管理等特点,把世界农业按地域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温带高度商品化、集约化农业温带地域广,自然条件优越,农业高度发达,其特点主要是经营管理科学化、机械化水平很高,重视新技术在农业各个部门的应用,不断培育新品种,农牧业结合好,发展水平高,农畜产品和商品率均高,其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人均粮食、肉类皆高。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 季风型水田农业主要包括东南亚、南亚、东亚东部沿海地带,种植业以稻谷为主,尤其是各大河流的三角洲平原,稻谷栽培最为普遍。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大多数国家自给自足,仅有少数国家每年尚有部分大米供出口。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甘蔗、麻类、水  相似文献   

11.
《南昌教育》2007,(3):27-28
联圩乡位于新建县东北部,地处赣江下游,鄱阳湖之滨,地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境内地貌平原辽阔,三面环水,地势低洼,耕地面积6.7万亩,全乡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3万,村委会25个,自然村119个。基本乡情为“地处边远,传统农业,种植单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工业滞后,财政薄弱”。全乡现有中小学24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5所,村初小15所,初中3所。全乡小学在校学生3676人,初中在校学生1247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农民素质、农业增长方式以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等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农业发展中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知识化农业。知识化农业是 2 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加强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配套体系建设,其中,农业经营体系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农业服务体系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纽带;农业管理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保障;农业投入体系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物质支持;农业生态体系建设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与过程体现,低碳经济是当今全球共同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其实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性内涵,消除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阻碍,控制农业污染,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市场化是当前国民经济生活中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农业市场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实施产业化经营,而产业化经营又为农业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农业市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它们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范围内一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农业信息化将大大改变农业分散度大、可控程度差等固有的行业弱势,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意义上的黄河,奠定了黄河文化在宁夏的表现形态:南部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北部为宁夏平原。南部清水河、泾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黄河文化的滋生地。北部平原,黄河孕育了宁夏历代农业文明。秦代,黄河东岸的秦渠诞生;汉代已成为著名的灌区;北魏时黄河水利再兴;隋唐时灌区得到了大力开发,宁夏平原已是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西夏时开发利用了汉唐以来的重要渠道,农业生产有力支撑着西夏政治生命的延续;元明清时期黄河水利更是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呈现出的是阡陌纵横、繁荣富庶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为农业插上金翅膀林红梅我国的年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4800亿公斤,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农民收入稳定增加。这其中,农业科技的作用功不可没。是科技为农业的腾飞插上了金翅膀,是科技让土地焕发出巨大潜力。我国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2%,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产量虽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理论界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三种提法。三种提法相互关联但内涵有所不同。三种提法的并存使用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在顺序上,先有农业工业化,后有农业产业化。在相互关系上,农业工业化催生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滞后和农业产业化不足是当前农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短板"的两大主因。农业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体两翼,必须共同发展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我思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逐步确立的新的农业经营制度,它的形成及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遵循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任务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这首先要求实现农业的商业化和专业化,进而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效用能不能全面体现、现代化的任务能不能最终完成,有赖于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外部牵引型组织模式为主;在农业产业化较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合作型组织模式为主;在农业产业化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农业企业组织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