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新闻网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来说,新闻宣传对内要做到"上传下达、宣传工作、凝聚人心",对外要做到"宣传形象、赢得声誉、促进发展".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网络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校形象塑造的新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不断演变、网络新媒体的层出不穷,高校新闻网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瓶颈.结合上海在推进高校新闻网建设工作的实践,就新闻网的困境和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评选2009年12月20日在京揭晓。经过全国565万余人次的公众投票和专家评选,以山东省教育厅、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为代表的130个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集体或个人获奖。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思政教育者不仅可在以多媒体设备为传播载体、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流通环境中,获得更多知识理论与信息,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进一步优化其教育模式,从而加快实现现代思政教育发展目标.在此环境下,网络思政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促进"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也不是基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延伸...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文章以打造“中央厨房”为核心,深入阐述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建立起“声、屏、报、网、微、端”一体发展、优势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举措。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1,(15):1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支持媒体:官方网站:《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教育》旬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迎春 《考试周刊》2011,(12):184-185
当前,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信息发布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文化宣传战线,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为例,针对当前高校新闻网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希望有助于高校新闻网更好地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网络终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海量信息处理及充分互动为特征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在我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与中国互联网的成长同步,对网络的依赖性高,无疑是受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及其环境影响最深远的一族.但网络人际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拓展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新其工作手段,充分利用新型的网络人际传播模式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效应,减轻网络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以报刊为主要形式.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和侵入由外国人创办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邸报”和“京报”没有也不可能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要求的近代报刊.第二.“报”、“刊”不分.中国近代的所谓报,实际上既指报,也包括各种期刊.从形式上看,当时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速度不断提升,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信息素养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重头戏.本文以介绍信息素养教育定义为出发点,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强化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全方位分析了搞好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重要性,以推动全社会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 2009年7月30日下午,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中国教育新闻网"读书频道"承办的"60周年·中国教材建设之路"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相关领导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近20家教育出版社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1,(22):2
火热自荐支持媒体:《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师报》《教育》旬刊官方网站:中国教育新闻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推动和鼓励广大中小学校立足素质教育、依托校本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国教育报刊社定于2011年组织"中国当代特色学  相似文献   

12.
以手机、互联网等为终端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格局。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走上相互融合发展的道路,"报网互动"成为其主要传播形式。澎湃新闻在宣传策略、内容定位以及新媒体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作为传统媒体转型期的一个大胆尝试,澎湃新闻在备受瞩目的传播环境中自然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改变着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的传播路径与产业形态,也对医学信息类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根据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并结合医学信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从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境与实训体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探讨,以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医学信息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价值理念只有适应这些变化,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以认知性实践能力为支撑,聚焦于学会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确立了学习即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学生搜集整理信息、传播表达信息能力增强,有效引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信息传播速度与信息量都在呈几何级增长,现有的社会结构在承受着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信息交互系统所带来的冲击.本文以<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研究蓝本,以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为分析模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分析方法,就普通网民个体在互联网信息社会里发生的信息获取的异化现象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广大网民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科技、经济、教育和文化等领域,也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是摆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根据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若干意见 的精神,为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特刊发这组文章,介绍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际互联网辅助翻译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正牵动着一场教学领域诸多方面的大变革.在信息时代,翻译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本文探讨了以互联网为龙头的信息时代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为使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操作性,接下来,笔者讨论了几种运用互联网资源辅助翻译教学的具体方式;最后,笔者提出了目前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翻译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在这种背景之下,基于互联网兴起的新型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互联网阅读新闻资讯。在近几年,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兴阅读群体,更加适应新兴媒体的传播模式,也更加容易接受新兴媒体的阅读习惯。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本文将就在新媒体环境下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出有创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教育》2014,(7):38-40
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我的第二本专著《教师阅读力》正式出版,这本结合自身从教13年和教师读书社5年的实践“做”出来的书,因为接地气,出版不到一个月就广受好评。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三次推荐,《现代教育报》《教育时报》《东方教育时报》《浙江教育报》《中国西部·教育版》刊发书评,中国教育新闻网、教师博览网站专题推介。回想自己13年的从教路,正是不问断的阅读加快了自己成长的步伐,不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