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把教研工作做实、做活,使之确能推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第一线的同志对这个问题固然要十分重视,专职的教研工作者更需认真探讨。现在,我们有些专职教研人员由于长期脱离教学实践,本来的“生活”底子已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想写,写不出;想说,说不出;想干,走不出。这样,虽为教研人员,其实,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校本教研纳入五级教研工作体系。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研体系吸纳校本教研的时代背景和逻辑起点。校本教研对新时代教研体系的定位与定性具有重要功能。教师、教研员以及教研机构,需要以新的角色和功能,参与教研体系的构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成为“上下联动”的结合部。进入新时代,要推动教研工作的转型。“基于证据”“社会情境”“本土知识”“议题设置”与“议程推进”,是教研工作转型的“DNA”。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校本教研与教研工作的理念转变和实践转向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课改背景下的教研与培训工作应结合已有的课改实践,进一步强化课改基本理论的学习;应把校本教研与培训的指导做为重中之重的常规工作抓紧抓实;教师进修院校的教学指导应涵盖教学的全过程,专题培训要随时跟进;应强化教科研意识,以课题研究带动和促进课改的不断深入;应不断在“研培”工作实践中寻求思维方式的改进与更新;应注重教研和培训者自身队伍的素质建设,以适应课改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课改背景下的教研与培工作。  相似文献   

4.
要优化教学,深化教改,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抓实教研,将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为一体。去秋以来,我市围绕“素质教育进课堂”展开全面教学改革,要求高,任务重。为了适应这一教改新形势,笔者紧紧抓住县市级教研工作的特点和我市教研工作的实际,实施了“以人兴研、以题练人、以点带面”的教研策略,不仅全面有效启动了全市小语教学工作围绕素质教育目标全面推进,也为小语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学校教研工作中,有四种不良现象需要改变:1.只重唱功,不重做功。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视教研工作为软任务,对教研工作采取“敬而远之”和“说起来激动,听起来感动,做起来不动”的态度。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一方面,要在学校领导中强化教研意识教育,使他们懂得,要想掌握教学、教管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学校教研工作中,有五种不良现象需要改变:1、只重唱功,不重做功。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视教研工作为软任务,对教研工作采取“敬而远之”和“说起来激动,听起来感动,做起来不动”的态度。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一方面,要在学校领导中强化教研意识,使他们懂得,...  相似文献   

7.
“微课教研”要关注要实践要评价,就是说“微课教研”是在乐意关注、快乐实践、积极评价的环境中创造了“微课程”。因其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容易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因此,有关注、有实践、有评价的“微课教研”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转变,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微课教研”引来了“微课程”,如何  相似文献   

8.
教学离不开教研,只有抓好教研,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科学的保证。教研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需要。我们要主做了如下工作: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升学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  相似文献   

9.
实施课改以来,我校坚持走“以校为本、研训结合”之路,促进了教师语文专业素质的发展。我们紧密结合语文课程改革,既突出一个“实”字,即“策划紧扣实际,工作务求扎实,教研力求实效”,深度教研,扎实推进语文课改;又力求一个“新”字,即创新教研形式和内容,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教师发展,服务于教研需求,一步步累积小学语文教研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教研指导方式的需求调查表明,基层学校的教师需要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但更需要教研部门提供“深度介入”的教研方式。“下移、下行、下蹲”是转变教研方式的基本要求,“协同、常态、蹲点”是“深度介入”教研方式的基本内涵。转变教研方式是对有效教研的反思与实践,也是新形势下教研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立身立足、有所作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认真落实“两全”方针省教委副厅级督学董琪珩编者按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水准,而要提高教师水准,就需要加强教研工作。目前,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怎样搞好教研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改革的需要,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校教研工作出现了“教而疏研、研而不实”的倾向。而从教育发展的需求上考虑,教研是需要我们着力的重点;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改的思想理念要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效应,教研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上看。教研应该是学校走向“学习化组织”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需要看,教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学校教研工作十分重要,与时俱进,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已是学校工作的突出问题。那么,当前学校教研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13.
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它关注的是在《纲要》背景下,教师学习、工作、研究方式的变革;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研文化的营造,教研制度的创新。随着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深入开展,作为幼教人越来越深刻感受到了要想在工作中卓有实效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就必须首先关注自身的成长,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搞好职教教研工作要突出“五性”大连教育学院职教部主任郑金玉大连教育学院职教部担负着全市职业高中(中专)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职责。1994年以来,我们以市场经济需要为导向,突出职教教研工作的“五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评为教研先进单...  相似文献   

15.
教研工作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式:教研工作的前提要注重调查研究;教研工作的基础要加强校本教研;教研工作的过程要开展专题研究;教研工作的手段要重视网络教研;教研工作的模式要实施阶梯教研;教研工作的重心要关注农村弱校。从而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中存在着一些“泡沫”现象:教师撰写论文作假,从网络下载等,这是校本教研导向失当、动机失重和质监失位所致;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也存在弄虚作假,这是指导思想急功近利、课题选定贪大求全以及研究过程弃实务虚所致。这两种“泡沫”的消解主要是要做好端正研究风气、降低研究要求、提高研究质量和加强研究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中,县级教研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县级学科教研的特殊性在于既要遵照省级学科教研的统筹指导,积极配合市级教研完成学科教研工作;又要根据本县教育行政中心工作和教育教学一线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本学科的教研工作。为此,县级学科教研员更需要统筹设计,高效开展能够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教研指导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逐渐从“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传统教研方式,向“你说我听”、“我质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为主的新教研方式转变。并从深入基层听课、兼课,聚集课堂运用“实作指导”,倡导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强调开展教研活动的技巧等方面改进教研指导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下水教研”逐渐成为教研人员的一种常态工作方式。正如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那样,教研员“下水教研”也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严密的计划。本文以我去南昌市铁路二小开展以校为本教研活动为例,谈谈教研员如何对校本教研活动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黄文龙 《今日教育》2007,(7S):60-61
校本教研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作用.它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配合学校需求进行,符合学校发展的目的。但在校本教研具体的实践中,形式的、虚假的、肤浅的东西也大量存在.校本之“本”的生存土壤被大量挤占.因此校本教研最需要的就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