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并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是要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文章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总体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农村受之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如何颇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文章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略作探讨,以期能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娈 《职业圈》2007,(12):188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娈 《职业圈》2007,(6X):188-188,190
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职业培训的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志萍 《职业圈》2008,(17):86-87
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水平,也关系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制约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的探讨出发,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制约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村劳动力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拟就对湖北省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的现状做简要分析,并提出政府应该在劳动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爆发了农民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现象,“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工潮”的成因:农村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价值取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市场经济的客观选择。其积极作用包括农民货币收入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加;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艳霞 《职业圈》2007,(8S):26-27,33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水平,也关系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制约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的探讨出发,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成为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工业园的建设为乡镇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共享环境与基础设施,通过工业园区把众多小型的乡镇企业集群起来,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规模产业优势,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70年代末起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经济改革,农民们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家预测,到2000年,中国将有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需要建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200座或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400座,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剩余劳动力从过去的"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还没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稳定转移、向城市的根本性转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大大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使得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充分引导他们就业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解决农民相关权利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促进并实现教育的和谐,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凌营  张海峰  张珍 《职业圈》2008,(2):86-87
农村留守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在和谐社会理念的引导下,解决农民相关权利的缺失,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最终促进并实现教育的和谐,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的模式转变而来的一种新的模式,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调节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社会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