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化、新科技的不断出现,我们的生活也不断进步和丰富多彩。作为广播电台的从业人员,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广播事业在这个浪潮中发生着的巨大变革。电台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鲜活;电台的传播形式,结合了频道上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传统媒体竞争的加剧、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的音响、便捷、及时三大传统优势与特色已经被电视和网络所冲淡,随之彰显的互动传播、低成本、实用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尤其是互动传播带给广播更多的探索实践和思考空间,正在成为广播的新优势之一,在相当程度上促进着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互动,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新闻知识》2004,(12):61-62
什么是互动?网络传播出现后,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与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对广播用微信互动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做好定位服务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广播用微信互动的创新这个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音响、便捷、快速——广播以往的三大传统优势与特色如今已被电视和网络冲淡了,随之崛起的互动性、低成本——广播的这些优势与特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互动性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广播互动的涵义是什么?广播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有哪些?广播互动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期待着广播人对其进行理性的实用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徐蓉 《新闻前哨》2005,(11):48-49
社会学家普遍承认,任何一个社会单位和个人、群体、组织等的行动,都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社会的”行动,即都会对有关社会单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都是社会互动。社会本身也是由不同的行动单位在互动中构成的系统。自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提出“社会互动”这个概念以后,“互动”便成为社会学科的最基本范畴。G.H.米德和H. G.布鲁默等人二十世纪初创立了符号互动理论,这个理论强调社会只能以互动的形式存在,并特别强调了包括语言和暗示在内的“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就业已经越来越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强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在我们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乃首次出现.  相似文献   

8.
王东元 《记者摇篮》2007,(7):126-126
一次,笔者与一电台记者同坐出租车外出采访,路上司机就兴致勃勃地对电台记者唠他们的直播、互动的节目内容,让我颇生感慨。的确,视听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相似文献   

9.
董晓红 《记者摇篮》2012,(10):42-43
广播的优势在于快速、便捷,广播节目主持人想要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突出广播的特性,充分利用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优势。一、广播节目主持人利用热线互动的必要性热线互动广播节目主持人大体可分为四类:热线点播类节目主持人、热线采访类节目主持人、热线咨询类节目主持人、热线谈话类节目主持人。1.热线点播类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娱乐功能为主,点歌、送祝福并且在娱乐中加强了与听众情感的沟通沈阳交通广播FM986的节目自1995年开台以来历经数次改版,但听众热线点歌参与的节目历经数次改版依然保留,并一直深受听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移动通信的相关科技也运用到了广播这一领域。广播中短信平台的架设,使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沟通更加便利,避免了电话热线占线严重、突发情况多、存在一定交流障碍等缺点,较好地体现了反应迅速、回复简便、可选择性强等一系列优点,使广播节目的播出节奏更加快捷、  相似文献   

11.
谭可可 《编辑之友》2012,(5):22-24,27
作为一种公益普惠社会责任,童书出版传播应以推广、推荐、推送服务为抓手,在以政府“国家推动”为主导的、以行业自愿作贡献及以社会非营利机构专业服务为辅助的基础上,吸纳关心下一代社会力量,搭建起童书出版、童书传播与童书阅读的公益普惠服务互动平台,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童书出版传播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晓兰 《新闻窗》2013,(4):74-74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多元、媒体多样的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群雄并起,所谓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已闯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后者突飞猛进,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市场,瞬息万变的传播环境对媒体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受众和客户的需求变化、新的传播手段、新的传播平台,都在改变着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颖华 《东南传播》2010,(6):151-152
戏曲慢节奏的缺陷、戏曲观众的老化与断层,使得综合广播中戏曲栏目萎缩,戏曲频率中节目的常态化,戏曲广播的经营面临困境。南阳电台采用保成本参与、创新形式诱惑互动的方法,盘活了一档七年不衰的大型互动直播的戏曲栏目——《空中大戏台》,被河南听众誉为广播"梨园春"。本文将从参与成本、巧用戏曲资源以及互动的吸引等层面,分析其成因、对策,探求其可借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时下,受众接受新闻的渠道可谓繁多,新闻传播方式也不断出新。在都市报的快餐式新闻,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调查新闻的强力冲击下,广播新闻在传播上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要提高广播新闻的到达率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短信业务的广泛普及,广播直播节目与听众互动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短信在广播互动节目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逐步取代电话参与成为了广播互动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互动是对传统新闻传播过程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它不同于以往“我播报你接受”.板着面孔说教灌输的形式,囿于“传播者(记者)→信息→媒体(编者)→受众(这里仅指报纸读者)”的单向传播路径。而着眼于记者、编者、读者间构成回环链路.以期达到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超 《视听界》2010,(6):44-45
互动是广播的魅力所在,但很多电台却片面追求创新或将互动片面商业化,使广播的这一优势没有充分地发挥。在新媒体时代,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受众的新特点,这也是广播与变化的受众的切合点。互动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改造广播互动现状的具体对策,增强广播的互动功能是广播复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黄欣 《新闻传播》2007,(10):62-62
“互动”是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受众收听广播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崇尚自主、渴望参与的主体意识日趋增强,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与受众的距离(包括心理、时空等)也在明显拉近,这就更加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中国广播也面临发展路途上又一个新的起点。谁都无法否认,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和媒体间日益趋向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国广播在新的世纪里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但同样无可否认中国广播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是空前巨天的。中国广播要在新世纪里有所作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在数字化、计算机化广播的技术平台上,进一步挖掘广播从业人员的潜能和动力,积极培养一批“全天候”复合型广播人才,以更充分地开发和发挥广播自身所有的传播优势,在媒体竞争中增强实力,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