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住!干什么的?口令?”这是40多年前我当兵夜里出岗时,班长曾经嘱咐我的夜岗问话要领,他说这是他的班长传给他的。就是站夜岗的时候,如果远处有人向哨位靠近,要立即向他这样厉声发问。其实,一般情况下,问一声“口令?”就够了。但是,我们驻地在村里,晚上没有路灯,会有一些老乡走夜路,误打误撞靠近哨位,而他不可能知道口令,所以要先喊“站住!”,然后问:“干什么的?”再对口令。  相似文献   

2.
有人跟踪我     
第一次发现他跟踪我是在某天放学回家。我还走在小巷里,隔壁林阿姨对我说:“今天带同学回家啊?”同学?没有啊,我是一个人走回来的。我下意识猛地转过头去,他已经转头往回走了,我只能看到他模糊的背影。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有人跟踪我。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人做寿,请了四位客人,结果来了三位,主人就说:"唉,该来的还没有来。"客人中的一位听了心想:这是说不该来的倒来了,自己可能就是那位不该来的。于是不辞而别。主人一看走了一位客人,就说:"唉,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听了心想:这句话是说该走的还不走吧,我是那位该走的吧。于是连招呼也没打,板着脸走了。主人很尴尬,剩下的这位客人比较忠厚,他对主人说:"你不能这样说话呀,看,把他俩都气走了。"主人这才知道误会了,急着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俩呀。"这位忠厚的客人一听也火了:"啊,这么说你说的原来是我呀!"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坛的北斗,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学的巨匠,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坛的定海神针,有人说他是中国文学的灵魂……他就是巴金,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老人,他走了。我在这里要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淡泊名利是很多智者、哲人的处世准则,巴金  相似文献   

5.
盲人的灯笼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增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  相似文献   

6.
月度声音     
不会觉得有责任要替大家说话? ——某刊记者 我只是个充气娃娃而已,我只能让大家爽一下,就像你说的,能让人爽一下就不错了,但我不奢望能改变什么,或是有人看了我的文章,就对老板拍桌子说我不干了,一方面我害了他,一方面如果你没有能力,再加上社会保障不好,还是干着吧。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我下夜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在卫生间洗嗽,忽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好像是有人在门口撬我家的锁。于是我大喝一声:“谁,干什么?”谁知道那贼却在门口答道:“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搞什么搞。”说完就没有声音了。我一时不知所措…… 第二次,我白天在家休息,正在上网的时候,忽然听到厨房有声音传过来,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小偷撬我的防盗门窗。我抽出一把菜刀走过去对他说:“你要干什么,再不走我就报警。”那贼不慌不忙地收起工具,然后对我甩出一句话:“你有病呀,家里有人,作个声呀!害得老子白忙活了半天。”说罢转身走了。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8.
丁莲 《山东教育》2008,(5):17-17
一天下午临下班时。班里几个学生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您快去看看吧,您的轮胎被人给扎了!”我赶紧跟随他们走到车棚,低头一看,后轮胎瘪了,一点儿气也没有了。这时,小国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老师您看,我亲眼看见有人用这个扎的、”说着他递给我一根针。我仔细一看。那根针很细但没有尖。我说:“这怎么可能呢?针没有是是扎不进去的。”他看我不信,有些着急地说:“我亲眼看见有人用石头往里砸的!”“我还是不信,有人做这种事还会让你看见?”他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9.
一从前,小村中有个放牛娃。有人问他,放牛为了啥,他说为了挣钱;有了钱干啥,他说取媳妇;取媳妇为了啥,为了生孩子;生了孩子干啥,生了孩子和我一样放牛……  相似文献   

10.
库伯教授的心那年特别狠。有人说是因为他的书稿没能通过编辑的审查,也有人说他就是对学生厌烦了。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令人触目惊心:那年埃及史课全班63.6%的学生部没有及格。要不是我的运气好,那个百分率就该上升到65.4%了。  相似文献   

11.
年薪十万     
我年薪一千的时候,我朋友年薪一万;等我年薪一万的时候,他已经十万了。前不久,他打来电话,要我跟着他干,年薪十万。我说,我走了,工作怎  相似文献   

12.
“多么好的一天!”熊猫说。“我想我应该出去走走!”他戴上帽子出去了。 阳光灿烂。“我要穿过公园散散步,”他想。他四处转转直到来到一个长椅子那里。这个长椅子上面有一个绿色的小盒子。周围没有人。熊猫走过去。他正要打开这个盒子,这时候有人把他叫过去了。  相似文献   

13.
库伯教授的心那年特别狠。有人说是因为他的书稿没能通过编辑的审查,也有人说他就是对学生厌烦了,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令人触目惊心:那年埃及史课全班63.6%的学生都没有及格。要不是我运气好,那个百分比就该上升到65.4%了。  相似文献   

14.
修补脚印     
有一个男孩兴奋地跑来跑去,完全忘记了邻居的水泥路面是新铺的,一不小心,他一脚踏在还没有干的水泥上。小男孩心里很害怕,因为平整漂亮的水泥上已经印有一个清晰的脚印。他心里想,幸好没有人发现他犯这个错误,只要不讲出来,是没有人会说是他弄的。他回到家把鞋子冲洗干净,在门前的阶梯上静坐了一会,但一直觉得心里不安,他终于决定告诉他的邻居伯伯:“很对不起!刚才我误踩在你们的新水泥路面上。”邻居伯伯随着孩子走到现场察看后,拍拍他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能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够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到水泥干了,这个脚…  相似文献   

15.
蚂蚁和花朵     
一天早上,蚂蚁又出来散步。他走着走着.忽然听到有人在叫他。蚂蚁想:这个时候,是谁在叫我呢?他马上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朵小花。小蚂蚁说:"小花朵,你有什么事吗?"小花朵说:"我一个人太孤单了。你能搬到我上面住,每天和我说说话吗?"小蚂蚁想,小花朵多美啊,香香的,住她身上  相似文献   

16.
眼神     
又是那种眼神……他依然坐在垃圾堆上,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帮助。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从家里跑出来的;有人说,他没有家,年轻时是个流浪汉;有人说,他是杀人犯,潜逃到这里的……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不是!那天,我走近他,他惊恐地看着我,那双眼睛里流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看着他。他眼里的恐惧渐渐消散。“孩子,有事吗?”我不知所措。“伯伯,你为什么不回家?别人下班都回家了。你没有家吗?”“孩子,你不懂得……”他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他有五个子女,每个人都在他的事情上推诿责任,谁也不愿意赡养,最后,儿女们把他赶出了家门……“伯伯,那…  相似文献   

17.
笨驴的回答     
一头毛驴在路上悠闲地走着,发现一头猪在路边伤心地哭泣。它很奇怪,忍不住关心地问:“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呢?”“我怎么能不哭啊,”猪抽泣着说,“人们对我太不礼貌了,他们总是侮辱我!”“是吗?”驴迷惑不解,“他们怎么侮辱你呢?”“你看,人们赌咒发誓的时候,老是要用我的名字。他们互相吵架时,也总是用我的名字辱骂对方。如果有人干了什么蠢事,他们便说这人简直是一头猪!如果有人受了欺骗,他们也说他是头猪。还有,如果有人把什么地方弄脏了、弄乱了,他们就说,这人真跟猪一个样!”毛驴听了猪的诉说后,很同情它的遭遇。…  相似文献   

18.
父爱如杉     
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那一年父亲只有23岁,还走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晴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凉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串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可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回去。这样来回跑,误工又误时,有人劝父亲再  相似文献   

19.
文章贵"新"。"新"从何来?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的导语:"有人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说,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这第二个"有人说",如果没有对当今社会竞争的用心体察和深刻反思,如果缺少对创新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得不出这个与鲁迅先生的"名言"截然不同却充满新意的结论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天放学时,我看到一个男生在哭,于是便走上前问其原因。他开始不敢讲,后来在我再三的劝导下,他终于告诉我,他被同学打了。其被打原因是,有人要他加入到他们的小团体里面去,他不同意。我便问:“是什么样的团体?你为什么不愿加入呢?”他说,他们要他回答三个问题:①反对班主任干不干?②把班级搞垮同不同意?③把几个有威信的男生干部整下去肯不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便在本子上签名。据说,他们已经有了六个成员。而且,班上除了一个男生外,其他男生都被他们打过了。这一听,把我吓了一跳。这还了得!简直是胡作非为。怪不得这段时间班上无论是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