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个体活动的动力,对个体的活动起激励作用;过重的心理压力则会引起个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机体活动失衡和一系列的动作紊乱,个体的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个体的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个体活动失败;长期  相似文献   

2.
韦永宁 《广西教育》2006,(1B):41-41,56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可见,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产生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教育》2004,(1):63-63
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遇到紧张的事件,使人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从而造成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导致心理不健康。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情绪波动和生理变化的程度。如果超过警戒线,对身心都有危害。因此,教师要设法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教师的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分析教师心理负荷过重的原因,及时予以调整,对于帮助他们及早地走出心理困境是非常有益的。一、教师心理负荷过重的原因心理负荷即一个人心理上所承受的分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度的负荷能促进人的活动,使人动作灵敏,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但心理负荷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人们过度的紧张,导致注意和知觉范围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活动效率降低。教师面临着很多的心理负荷与心理压力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根据近期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一、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理论与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 职业倦怠(jobburnout)指个体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与人际关系紧张源产生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研究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之中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与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与成就感下降。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相似文献   

6.
陈星 《今日教育》2004,(7):69-69
调查情况表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着心理压力过重、情绪不稳定、急躁、压抑等心理健康问题,有的教师已成为导致学生心理失调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其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厌倦情绪,这会导致其思想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而致学习效率低下。厌倦情绪的产生有教材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信心、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优化英语课堂活动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英 《教育探索》2000,(9):41-42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帮助人解决心理困扰、发展自身潜能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烦恼的时候开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发现某些教师存在着心理压力过重、情绪不稳定、急躁、压抑等问题,而且有的教师自己就成了导致学生心理失调的主因。因此,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极其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一、从心理咨询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1.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过重,缺乏应对办法,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身心疾病的产生 心理学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不仅重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有调查显示,许多小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表现出紧张、多虑、退缩、恐惧、躁动、焦虑、忧郁、消沉等不良的情绪状态,令人担忧。一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是他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个体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愉快、开朗,则在人际交往中较受欢迎;相反,如果个体的情绪困扰长期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人正常相处,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仅影响活动效率,而且也有损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焦虑、压抑及一些身心疾病,甚至引起神经衰弱或精神病。因  相似文献   

10.
尹冬菊 《家长》2022,(22):169-171
<正>分离焦虑是小班初入园幼儿常常经历的情绪问题,分离焦虑引起的攻击行为在幼儿园班级中也并不少见,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减少这种问题行为,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本文对如何干预小班幼儿因焦虑情绪导致的攻击行为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希望对解决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提供支持。分离焦虑是学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障碍,尤其在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身上最常见。分离焦虑源自长时间与照料者分离,离开家庭、来到相对陌生的班级中游戏、学习、生活时,产生的不安、紧张的情绪。分离焦虑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遇到紧张的事件,使人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从而造成心理压力,不同程度地导致心理不健康。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情绪波动和生理变化的程度。如果超过警戒线,对身心都有危害。因此,教师要设法减轻心理压力。教师的心理压力由于职业的特点还与一般人有所不同,表现在:(1)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望通常是严肃认真、刻苦耐劳、淡泊名利、善尽职守、不好娱乐,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至善”的境地。然而,这一角色期望并不是每一个正常人都能完全达到的。(2)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除了上课,教师还要备…  相似文献   

12.
陆晓波 《广西教育》2009,(22):15-15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幼儿教师也不能幸免。调查发现,年龄在45岁以上的老教师心理压力尤其突出,2/3以上存在中度压力,少部分老教师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一定学习情境的刺激下,受自身的认识评价能力、身心因素、人格倾向所限制,产生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用防卫或逃避的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生理反映所表现出来的苦恼、无助、忧虑及自我否定、羞愧的情绪状态。引起学生学习焦虑的意识源主要有:1.教师对学生不恰当的批评。教师如果对学生总是持否定态度,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会使学生的心理需要与现实要求产生矛盾,形成心理负担,产生忧虑情绪。2.过重的课业负担。如课程多、补习多、作业多、考试多、竞赛多,会使学生产生紧张…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上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适度的压力会引起人适度的紧张感,使人动作灵敏,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从而成为人活动的动力;压力过大会使人过度紧张,导致知觉和注意范围变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从而降低活动效率,甚至会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持续的心理紧张,并会引发身心疾病。  相似文献   

15.
周江云 《成才之路》2009,(16):21-21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使学生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里的“压力”是指适度的心理压力,它对入的活动起激励、增效作用。但是,长期、过大的心理压力就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降低人的活动效率。笔者在从事教师培训工作中,通过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由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过重,自我发展的机会较少;由于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学生感情失控,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18.
焦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不安、焦急、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若焦虑与高能力结合,会促进学习;当焦虑与低能力或一般能力相结合时,则会妨碍学习,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紧张、不安的情绪干扰。焦虑在英语教学中对差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对失败更为敏感;过分关注教师的评价;过分关注自我;抑制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消极的归因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降低差生焦虑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情绪是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情绪不好,常常使人表现出紧张、抑郁、浮躁不安、沮丧,影响个人的生活、学习乃至身心健康。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激烈的情绪变化将会引起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能为人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增添新的力量,能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而消极的情绪活动,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例如,人处在威胁性的情境下,会产生焦虑和愤怒的情绪,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因而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  相似文献   

20.
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时所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心理压力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与压力事件密切联系。心理压力作为个体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状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三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心理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