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画面”教学就是以语言为媒体,在了解语义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把凝固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由于想象和联想,文学作品就具有了形象性,它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是具体的。不过,由于每个人的理解程度、阅历及想象力等不同,想象和联想也因人而异。人们常说的“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林妹妹”就是这个道理。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就应该讲求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其艺术形象,养成善于想象和联想的习惯。例如杜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联想属于想象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经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胡雪静 《小学生》2012,(12):50-50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就能顺利地把新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辨别它们的本质区别,同时,学  相似文献   

6.
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背诵能力□丹东市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郭延军在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背诵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前人根据汉语独有的形象意蕴和声律特点以及汉字表意功能强、信息量大、易于产生联想和想象等特点所确立的认识。“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完《颐和园》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按作者的游览顺序、描述的方位,把学校周围的走廊、半山腰的房屋、河床上的桥梁、远处的村庄,比作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半山腰的佛香阁、排云殿,湖面上的十七孔桥等景物,让学生在想象的情景中朗读、背诵全文。结果全班42人均在半节课里背出全文。调查表明:全班一致认为这种方法对背诵有帮助,其中23人反映很有帮助。[评析]背诵是学生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绿色背诵”就是学生借用生活与文本相类似的情景,通过自己的联想、添加、替换和润色,在头脑中形成生动逼真的活画面,以达到背诵的…  相似文献   

8.
背诵,被许多人称为语文学习的最佳方法。如果把文本中的精彩文段、千古美文等语言材料快速地熟读成诵、熟记于心,应该说是理解和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背诵呢?想象成画。我们在指导学生背诵文章时,如果单纯从逻辑意义上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9.
写想象作文时,我们的头脑中要有想象的“触角”,要在头脑中尽情地开拓思维,切忌在已有的一些现象、材料里兜圈子、“守株待兔”,要善于发现,善于“联想”。但是,想象抑或联想,都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入非非”,而是要根据作文表达的需要,伸展灵敏的“触角”去捕捉头脑中的“闪光点”,合理想象。我们来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篇文章,它描写的是作者参观青少年科技活动表演的过程,其中描述的气垫船飞越表演、空投机的投放表演、特技飞机的惊险表演等,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有一位同学在结尾处尝试着增添这样一段想象的内容:回家的路上,…  相似文献   

10.
形象思维是借助头脑中的形象材料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包括表象的再现、想象和联想。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直观的形象,这些形象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这些表象的再现、联络和融合的过程。生物学概念的建构离不开形象思维。教师在教  相似文献   

11.
吴愉华 《考试周刊》2012,(23):32-33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本文从听说、读写、情境创设、联想和想象、记忆背诵等方面论述了语感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2.
袁欢 《课外阅读》2010,(12):200-201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单靠传统方法机械重复识记,不但容易忘记,而且过程枯燥,学生学得很累,老师发愁。联想、想象识记是建立在理解、联想、想象基础上的记忆,是一种有趣、有效的记忆方法,老师应该启发学生想象,拨动学生巧妙识字的那根弦。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什么体裁的作文,作为观念形态,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在此,我们就联想、想象和作文的关系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同仁指教。一、联想、想象的意义和作用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联想的方式,主要有相似联想、相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可分为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前者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非常自觉地进行的一种想象,后者是指没有确定的目的,很不自觉地进行的一种想…  相似文献   

14.
正刘勰《文心雕龙》里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活动让我们在"寂然"之中跨越遥远的时空,可以神交古今中外的人物,神游这茫茫宇宙中任何一处地方?这就是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16.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电脑做的广告。这句广告词大气,充盈,震撼人心。它用粘连的修辞格。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联想,这个世界将不堪设想!这里的联想,既指联想电脑,也指联想和想象,一词双意.十分值得玩味!是啊,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联想和想象.将会是多么乏味!同样,如果我们的作文缺少联想和想象,也必将面目可憎!因为离开了联想和想象,所有的文字也不过是一堆文字符号而已!而有了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7.
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汉语的传统方法,近些年的语文教学,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公式:背诵=死记硬背,于是背诵也就被冷落了。冷落背诵的结果,使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使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应重视背诵的训练学生阅读、作文能力偏低,与他们头脑中存储的好诗文太少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多背诵好诗文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每个单元教学中,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与培养阅读与作文能力结合起来。如教学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被作者巧妙地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写作意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利用阅读中的想象“空白”,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很重要,文学作品的语言只有进入读者眼中,通过读者心灵的感受和想象才能被激活,进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读者头脑中的鲜明度、丰富性和持久性,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自身审美情趣的提升,这就形成了阅读中的想象“空白…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审美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将会更加开拓学生的思维。笔者在教郭沫若的名篇《天上的街市》时 ,曾进行过有效的尝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联想、想象是以表象为前提的 ,而情感是形成联想和想象的中介、动力。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 ,对世界上无论自然的还是社会的许多事物积累了大量的记忆表象 ,但这些表象基本上是客观物象在头脑中的最初认识而进入记忆仓库中的东西 ,更接近于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