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要做到语言规范并有流畅性,提问要有人情味。提问技巧主要有:提问要有镜头意识;因人而异的采访提问;提问过程要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2.
四、提问要注意人情味在人际交往中,是需要感情投入的。最能打动人心的莫先乎于情感。在向被采访者的提问中注意人情昧,即注意人之常情、人心、世情、情面、情谊等,能使人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融洽、升华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见到邓小平时,首先是用人之常情从向邓小平祝贺生日开始的。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8月22日)邓小平:“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法:“不错,邓小平先  相似文献   

3.
刘艳玲 《大观周刊》2012,(43):303-30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节教学进程,缓解课堂气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而要注重提问艺术,本文从设置提问情境、把握提问度量、注意提问用语、研究提问方式和增强提问针对性来探讨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记提问、采访对象回答是采访活动的主体。记问得好,采访对象答得妙是采访成功的基础。因此已有许多章就提问的形式、方法、技巧等做了详细深入的探讨,而对提问的非语言因素涉及较少,要想好的问题带来好的采访结果,除了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因素,还要注意非语言因素,如提问的表情、语气,甚至伴随的动作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闻报道领域已经越来越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富有人情味的报道更能影响受众,更能达到报道目的。本文探究人情味在体育报道中产生的原因,表现的方式。针对体育报道中缺乏人情味的现状,提出了发掘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主持人提问时要注意聆听迅速反馈,应直奔主题进入提问,要螺旋式收紧逼近主题等提问艺术,指出了主持人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要保持良好的提问心态,要注意含蓄的提问方式,要懂得随机应变沉着冷静,要精心设计首句采访语等。  相似文献   

7.
郭锴 《记者摇篮》2010,(5):61-61,11
一、新闻价值与人情味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传播的过程就是对含有人情味的信息进行捕捉、挖掘和表现的过程。人情味的英语表述是Human interest,直译为人类兴趣或通人情的趣味,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卢俊敏 《新闻界》2006,(3):134-134
“有人情味者得读者”。在现今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用人情味去更好打动读者才是广大记者、编辑要下的功夫。  相似文献   

9.
随机采访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记者采访提问的水平也最能反映其基本功和应变能力。本文以央视“你幸福吗”采访为例,分析随机采访提问的基本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常常有读批评我们的一些新闻可读性差,写得干巴乏味,影响了阅读情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人情味。所谓“人情味”是指事实中本来就具有的足以动人情感的那种因素。近年来,人情味作为一种新闻价值要素。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新闻为什么要强调新闻的人情味呢?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一个记者,如果能够在提问的时候掌握好技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视新闻质量。提问,不仅考验了记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体现了记者的反应能力和职业水平。本文阐述了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的重要性,提问的几种主要方法,以及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成功的采访,提问的方式不但要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提问,问得巧妙。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深挖内涵,升华主题。 在采访中,有时因为提问得当,被采访者能把记者想了解的情况说到、说透,反之,则叫被采访者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说明提问是有技巧的,而不是信口开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1994,(2)
评论也要讲人情味有一种意见认为,消息、特写、人物专访、花絮等新闻类作品才能写出人情味和可读性,新闻评论是说理文字,是很难写出人情味的。在他们看来,似乎新闻评论就只能板着面孔训人,讲大道理,似乎新闻评论天生便与生动性无缘。是新闻评论长期的不景气导致了这...  相似文献   

14.
叶众梅 《大观周刊》2011,(39):183-183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重要地位,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时,老师应注意提问的质量,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  相似文献   

15.
刘殿君 《青年记者》2006,(22):53-54
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读才喜欢读。但是,怎样才能写出有人情味的新闻作品呢?  相似文献   

16.
陈革林 《新闻窗》2014,(3):47-48
在常人的眼中,电视法治报道一般都是冷冰冰的,没什么人情味。因其内容要么是普法教育或公检法司的工作宣传,再就是打击犯罪现象及犯罪分子的报道。笔者认为,在电视法治栏目中注重人情味,既可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服务性和生动性,又可提升收视率,还能使普法教育入耳入脑,更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有无逍郁的人情味,是一幅经济新闻摄影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化经济新闻摄影的情味,就是要我从受众角度出发,精心捕捉经济领域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精彩瞬间,以伤口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激发读感情上的共鸣,那么,强化经济新闻摄影人情味的途径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现场提问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记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良好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本文分析了课堂提问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提问式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和运用提问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很讲究以情动人,能充分渲染情感的地方,绝不轻易放过。那么,以新闻性、客观性为特点,以向读者提供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作品,适不适宜、或者说应不应该将表现人情味作为采访、写作中的一个方面来考虑呢?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外许多新闻作品中,不乏恰到好处地表现人情味的范例,其欣赏价值绝不亚于文学作品。本文试图结合新闻作品中一些成功的例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