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徽 《现代教学》2010,(5):77-79
艾斯纳·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艺术教授,在艺术教育、课程研究及质性研究方法这三个领域中颇有建树。《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是其代表作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雁冰主译。当前,学校课程设计及其评价往往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瓶颈而制约着改革的进展。然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所谓技术方案于事无补。在《教育想象》一书中,艾斯纳将课程设计及其评价问题引入到一场更为深刻的对话之中,即建基于对“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之上的对话,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形式——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  相似文献   

2.
美国课程专家埃利奥特·艾斯纳开创性地将艺术美学领域中的鉴赏与评论概念引入课程评价领域,提出了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的评价模式。以质性探究为特征的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模式主张课程评价回归生活世界、课程评价范围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对教育动态过程的把握,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美国课程专家埃利奥特·艾斯纳开创性地将艺术美学领域中的鉴赏与评论概念引入课程评价领域,提出了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的评价模式。以质性探究为特征的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模式主张课程评价回归生活世界、课程评价范围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对教育动态过程的把握,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刘娅萍 《文教资料》2009,(7):147-150
美术课程中的多维性评价标准在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艾斯纳的教育理论中已有明确体现,并各具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与模式.目前,在我国的美术课程中,多维性学生评价标准已有较快发展,但在评价标准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当前,针对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所产生的"原生态音乐艺术",已经逐渐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各方面。但是,国内开设音乐艺术课程的部分高校却忽略了"原生态教学法"和"原生态观",特别是音乐艺术课程体系中,原生态课程所占比例较小。鉴于此,本文简要概述了原生态课程教学定义及其重要性,并初步构建了原生态音乐课程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念是中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观、模块化课程观、实践性教学观、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观、科学化的课程管理观.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大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下的艺术创新教育观念和创新实践观还存在着许多盲点。文中从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冰雪雕塑艺术课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分别从教和学的角度提出冰雪雕塑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机智 ,既是教师教学智慧与艺术的体现 ,更是教师教育观包括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折射。传统观念中 ,教学机智被视为技艺性的“雕虫小技” ,而严重地制约了教师才华和情智的展现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为教师教学机智的选择与创新提供广阔的路径和多样化的情境 ,使教学机智的教育价值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教学审美与艺术课程审美有很大不同,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将艺术审美与地理审美等同,要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出发,融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递进式培养地理审美层次.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课程观、教学观和学法现.新的课程观,是构建数学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和潜在课程的数学大课程体系,在五类课程中,按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实施.新的教学现.以通过主体参与、分层优化、“成片开发”、过程教学、方法渗透、问题解决,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不断提高数学素质.新的学法观,探讨了将学习指导全程渗透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在概述能量、能量观与化学能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能量观的界定、结构、特点和教育教学价值,化学课程中的能量和能量观以及化学课程中能量及能量观的教学;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大学教学之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在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建构了与现代教学理论不同的后现代教学观.本文从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方法观、评价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并分别指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我国当下大学教学尤其是高质量大学教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是一个封闭的实体,教学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机械化操作过程.在现代课程观中,课程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过程.课程观的转向要求我们改变对教学本质的传统认识,即教学不再是一种程序化的按图施工,而是课程的开发和体验,流动性与瞬时性是其本真特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教学设计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案";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体验;尊重学生主体性,把他们看做是课程开发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大教学”观、课程与教学并列观、“大课程”观以及课程与教学整合观.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观影响着课程和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之新型关系——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课程与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课程源于教学但高于教学,是教学的起点和方向;教学是课程的源泉、动力和最终目的;课程与教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性;课程与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大视野之下的文学观和诗性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出发,提出古代文学教学应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回归意识和与艺术等学科的融通意识。文章并以大量课堂实例证明,文学教学中教师以情怀感染学生才是课堂魅力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16.
慕雯雯  黎莉 《文教资料》2008,(2):121-122
本文对生态课程观指导下的主题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主题活动是生态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组织策略,并初步探讨了生态课程观下主题活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依据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大历史课程观",吸取了教育研究中关于教学论与课程论相互关系理论突出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在教育决策上给予了重新的界定和说明.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课程"观,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观,它把课程理解为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系列环节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互不分离的统一体,较好地解决了课程与教学相分裂的问题.因此,解读好新课标,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不只是科学,更是艺术,因为在教学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美。而教学艺术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学距离艺术应当引起教师的注意。时代的发展、课程和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适度的教学距离观,并在教学中加以艺术地贯彻,这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物理学研究中"科学批判与实证"的思想方法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借鉴美国教育学家E. 艾斯纳(Eliot Eisner)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批判与实证"教学模式,以期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时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的教学论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从教学论的视角出发,审视了课程资源对知识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和评价观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指出在课程资源的视域下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超越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向学生主体的自我意义建构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