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松 《神州学人》2003,(5):3-3,11-13
2003年新年前,也就是西方人的圣诞节期间,几位仍“流落”海外的同学回北京探亲,自然少不了和我们在北京的同学小聚一番。袁俊兄想的周到,先是在清华主楼11层上的教师活动室(俗称“教授俱乐部”)喝茶,畅叙二十几年前开始的同学之谊,而后安排在装修略有讲究的菏苑餐厅用餐。其中,在纽约华尔街J.P.Morgan工作的沈宁、余梅伉俪回北京较为频繁,在斯坦福大学工作的苏栋兄则是我15年前离开英国后的第一次见面。  相似文献   

2.
崔国文 《神州学人》2003,(5):3-3,14-15
我们一行50人作为新中国派出的首批访美学者于1978年底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当我们穿着清一色且式样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黑色大衣出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时(如图),引起了大批美国人的注意与好奇,他们中多数人主动地向我们打招呼。而我们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则怀有种种神秘感和警觉性……  相似文献   

3.
解其钢 《神州学人》2003,(5):3-3,4-5
“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要只派十个八个。”1978年,小平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我是在中国驻英大使馆知道的,当时我在使馆负责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的工作。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想起1975年,为了让清华大学往国外派留学生,就给学校几个出国指标,却被学校拒绝,说是不愿意到帝国主义国家去。当时感觉我的这种工作真是没有干头。今  相似文献   

4.
裴定一 《神州学人》2003,(5):3-3,6-7
1978年12月25日,我作为改革开放后由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五十人中的一员,从北京出发,途经巴黎、纽约,于次日到达华盛顿特区中国大使馆。我们在出发前大约一个月得到出国留学通知。按照中美双方协议,中国的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需在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宣布建交前到达美国。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我们到达美国的消息在当地媒体上都有广泛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1976年10月,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但是由于“两个凡是”的提出,说明“左”的指导思想尚未根本改变。太阳出来了,被一层云雾遮挡着,人们在欢庆之余,仍心有余悸。什么力量能拨散云层,让阳光普照中华大地呢?大家急切地期盼着。  相似文献   

6.
李海绩 《神州学人》2003,(5):3-3,8-10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出留学生讲话25周年之际,回首看看走过的历程,可谓成果辉煌,泱泱大观,让人由衷地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7.
前言1978年,十年动荡刚结束不久,整个国家处在百废待兴之时,清华大学作为“四人帮”肆虐的重灾区,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教师队伍断层,经费短缺,科研工作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扩大。当时,清华大学新领导班子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拨乱反正的指示进行了清查,提出了整顿计划,写出了书面报告,对学校本身难以解决的某些问题,请求中央帮助解决。邓小平同志对此报告非常重视,于6月23日下午专门安排时间听取清华大学主要领导刘达同志当面汇报。在听取汇报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23日,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讲话发表25周年。25年来我们国家的出国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须赘述。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当年高瞻远瞩的这一重大举措,我们国家的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决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雄鸡唱白,东方红,燃沸游子热血。披沙淘金忘我在,十年修得正果。学贯东西,壮怀激烈,俯首效故国。厥功至伟,更由后人评说。又闻黄钟大吕,科教兴国,蒸腾留学热。波涛澎湃归来去,魂系炎黄情结。俊彩星驰,御风弄潮,知行襄超越。登临四顾,风流其谁舍我?念奴娇 新中国留学写意——写在邓小平同志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重要讲话发表25周年之际@魏能涛  相似文献   

10.
25年前,“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举。如何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加快发展的需要,是当时党和政府必须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小平同志审势度势,首倡大批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并在1978年6月23日就派遣留学生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战略家的远见,把选送优秀青年出国留学看作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为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基本指针,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留学工作的新纪元。根据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和其他相关部门陆续…  相似文献   

11.
6月14日下午,在中国驻日本使馆教育处会议大厅,公使衔教育参赞李东翔主持召开了"纪念邓小平同志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重要讲话发表25周年"座谈会。二十几位留日学人的代表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座谈。主管留学生工作的宋柏林、张嘉兰、胡志平和邓德英等教育处的官员也参加了会议。首先,李东翔公参介绍了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6月23日发表的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讲话时的一些历史背景,并回顾了讲话中的部分重要内容: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一方…  相似文献   

12.
25年前的中国,百废待兴,广袤的大地上涌起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现实工作重心转移之时,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发展教育和科技,尽快培养急需的人才,改变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邓小平同志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并做出了向国外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大决策。教育部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当年就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并在邓小平同志访美前向美国派出了50余名留学人员。邓小平同志在25年前关于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讲话,凝聚了他对国际形势、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25年来,在邓小平同志讲话的指引下,我国出国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上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出国留学工作也在这一年开始起步。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14.
都说华盛顿地区的中国留学人员有着很强的凝聚力,2003年初夏细雨蒙蒙的一天再次证实了这个说法。5月31日上午,位于Porter街的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十分热闹,从华盛顿以及周边地区出发的几十名留学人员汇聚在这里。尽管专业不同,经历各异,他们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想法:没有邓小平同志在25年前极具远见的一段讲话,我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的历史都极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历史背景在今天的年轻人眼里,出国留学早已成了不再神秘的一件事情。而在25年前,在十年动荡刚刚结束,整个教育体系几近崩溃,教育本身的意义遭到可怕质疑的1…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初期,为了适应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出于学习苏联先进科学和文化的迫切要求,1951年是新中国派遣大批青年学子和革命干部赴苏联留学的第一年。本文通过对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派遣工作的历史回顾,展示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工作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