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文化论坛》2012,(2):131-13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春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海外侨胞"重亲情、杨文化、传友情"价值观的集中展现。长期以来,很多在外漂泊的华人,每逢佳节,总会想尽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佳节,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不过,大家在欢度佳节时,切不可忘记了节日保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暴饮暴食。节日美酒佳肴,色味俱全,使人食欲大增。有些人此时不太注意自己胃肠的承受能力,大吃大喝,这不仅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消化,还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不宜多吃零食。节日期间一日三餐营养丰富,油腻重,如再不停地吃瓜子、花生等含油脂较重的零食,尤其是小儿的消化系统娇嫩,不加节制地吃零食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不要欢娱无度。春节期间,有些人通宵达旦地打牌、看电视等,这不仅会打乱人体…  相似文献   

3.
2月,迎来了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的东西可不少。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两样东西,都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在时间的流逝中,它们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焕发了新的活力。我们就在传统佳节中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4.
崔高翔 《成才之路》2013,(29):I0005-I0005
各种中华传统的佳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诗词歌赋也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流,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当前,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空前冷遇,出现了圣诞节重于春节,情人节重于七夕节的现象。因此,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激励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5.
童话为什么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对来年的希望。关于春节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我想大家都听过吧?不过为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书虫我还得啰嗦几句——  相似文献   

6.
主编导语     
刚刚送走了元旦,又迎来了传统佳节——春节,《数学爱好者》全体编辑恭祝您春节快乐!在您享受节日盛宴的时候,别忘了我们为您准备的这份复习大餐啊!  相似文献   

7.
朱晓赛  徐娟娟 《辅导员》2011,(25):28-32
春节阖家团圆,祈福国泰民安;端午粽叶飘香,彰显爱国情怀;重阳登高望远,寄托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圣诞节互送礼物,讲述异域美丽传说;学雷锋日争做好事,提升道德素养……节日,体现了国内外的多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元素和重要的载体。孩子们在六年的校园生活中,迎来了一个个传统佳节和纪念日。他们讲述节日的传奇故事,品味节日的文化内涵,载歌载舞,一起快乐过节,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08,(2):52-52
春节来临,阂家团聚,本刊特向海外朋友推荐几种简单易做的节日菜肴,愿为大家带去美味和健康,祝各位朋友度过一个轻松和谐文明的佳节。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2005,(2)
唐人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身在他国的你,不知这个“佳节”是春节,还是圣诞,还是两者俱备。虽然圣诞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身边的异国家庭个个喜笑颜开亲友团聚;春节是我们的传统佳节理应阖家团聚,但因为考试因为学业因为money无法回国。这时,你的心头是不是有种异样的情绪?思乡、孤独、还有……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在独处中默默长大,在寂寞中学业有成。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我国沿袭下来很多民俗,其中节日文化更为丰富,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浓缩了传统文化,还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的1月,我们会迎来两个节日:元旦和春节。特别是春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了。吃饺子、蒸年糕、贴春联、放爆竹……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这些各式各样的新年习俗早就成了我们最宝贵的传统和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农历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不管是我们熟悉的端午、中秋或春节,还是陌生的龙节、中元、上九等,这些节日不只是一个时间表,更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有人为什么会觉得春节也索然无味?是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不熟悉传统节日的文化,不知道传统节日的精髓。我们并不排斥外国节日文化,但不能忘却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13.
总目标: 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喜爱民族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春节目标:回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热闹气氛以及与家人欢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透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我国众多的风俗中,年节习俗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全国通行的重大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下面试以春节为例,浅探中国传统文化的凝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农历的大年初一恰好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人节和农历春节两大节日居然“撞车”了,颇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大家纷纷开始琢磨,集体焦虑:中西两大佳节狭路相逢,饺子与玫瑰花,究竟谁会更出风头呢?是喜气洋洋的春节掩盖情人节的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6.
【辩论材料】随着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加强,西方的节日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相对呈现“冷清”之势。一些年轻人甚至对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少了很多期待,而在洋节日里却表现活跃。有人说,年轻人觉得洋节日更有意思,也许今后大家都只过洋节日啦!也有人说,我们的邻国韩国都已经把“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说明传统节日正在受到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肯定不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中韩节日文化的异同,以同源节日春节为例,从春节的源起、春节的习俗两方面展现了中韩春节文化,探讨了中韩两国农耕文明下的春节历史文化意义及春节礼俗的相似之处,从中韩春节习俗、春节服饰文化、春节风俗活动等方面比较了中韩国两国春节的差异,总结了中韩春节传统文化的变迁趋势:传统祭祖方式弱化、拜年方式多元化、饮食服饰简单化、风俗活动减少等,春节被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健康、富足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它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但是,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的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中的春节似乎正日趋淡化。与此同时,春节前后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普遍受到都市青年人的青睐。如何使中国人的春节过得丰富多彩,使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作者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从社会学的视角浅析了城市春节文化的变迁及原因,并呼吁重塑春节文化。  相似文献   

19.
春节民俗     
春节带来热闹和喜气,处处张灯结彩.人们喜笑颜开,在老外眼里,这个传统文化浓烈的节日就如我们眼里的圣诞节,但是不经过我们的介绍老外他们可领悟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与涵义,一块来学习用英语向老外介绍这些民俗吧。  相似文献   

20.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春节越来越疏远淡漠,对很多的春节习俗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在高中语文学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中选入了相关内容,笔者进行了整理和补充,希望能让更多的年青一代了解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春节的由来据记载,中国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