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建社区终身学习中心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认识。通过南京市、无锡市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从直接资源、间接资源和理论创新资源三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的状态,认为社区终身学习中心应当是一个实体,具有网络功能和资源转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许多地方的社区教育实体往往要以社区大学、社区学院来命名。这样的命名对不对?学术界并没有认真地讨论。《辞海》是这样给大学界定的:“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分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或学院。中国大学以本科为基本组成部分,有的设专修科和研究生机构。”以这样的定义评估,显然大多数的社区大学名不副实。我们近期曾对南京市和无锡市城市社区教育资源的状况做了调查,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吴杰 《教师》2013,(34):21-21
乡镇社区终身学习中心是社区教育机构.有社区教育管理组织职能.并承担着教育培训的任务。具体而言,就是在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引领下,依托成人教育中心,将文化体育、人口学校、基层党校等教育力量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社区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提高群众文化素质。而如何构建乡镇社区终身学习中心,这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供给与民众需求不匹配阻碍学习化社区的建立。因此,必须对社区内教育资源效能进行评估;对不同区域主导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民众整体需要。使教育资源供给与民众教育需求相匹配;充分开发网络资源。与地域资源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5.
如何挖掘社区潜能、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是我国加快建设学习型大国和学习型社会面临的研究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作为支持各国实施终身学习战略而推出的重要举措,不仅实现了从扩大教育机会为主到促进社会治理、再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功能拓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运行指导方案,促进各国在运行主体、服务对象、供给内容、合作伙伴、支持保障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还提出了社区学习中心可持续运行的行动原则。我国需要进一步引导社区学习中心逐步实现功能拓展,优化政府主导、社区主体、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赋能社区学习服务创新,加强社区学习中心的特色发展和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6.
构建农村社区终身学习体系,是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终身教育的需要。结合张家口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际,提出构建以现代远程教育为平台,以机制与模式建设为重心的"三位一体"的农村社区终身学习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丁晓磊 《考试周刊》2013,(87):153-154
依托高职院校建设居民社区学习中心是构建国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及时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举措.整合高职院校各类资源,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居民社区学习中心,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领域,为社会服务,同时为学校带来各种资源,实现学校、政府、国民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学习概念的变化,对于课程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终身学习时代,基于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于我国社区课程开发和现代城市社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利利 《继续教育》2010,24(1):15-17
学习概念的变化,对于课程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终身学习时代,基于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于我国社区课程开发对和现代城市社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推进终身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了“开放课件“(OCW)计划.这是一项耗时多年、规模浩大的工程.该项目依托互联网,旨在免费提供麻省理工学院全部的电子课程材料.休利特基金会(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慷慨解囊资助了目前几乎所有的开放课件计划和项目,已成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决定性因素.另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是它敏锐意识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所以成功推动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2006年,由休利特基金会资助的欧洲开放教育资源三大计划掀起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浪潮.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专为自主学习设计的优质学习材料,而非大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材料,体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额外附加值.本文阐述了欧洲三大计划及其特征,这些计划都是以开放和灵活的方式推进终身学习,也是达成里斯本战略目标中关于提高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必要条件.三大计划的另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是,开放教育资源这一革命性的运动改变了潜在的商业和市场模式,但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却成了人们的关注点.同时,这三个项目的一些具体特征也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英国的计划课程规模相对较大,过程中的基础和重点放在技术、非正规协作学习、社区的研究和评价方面;荷兰的计划致力于正规和非正规学习的衔接、国家有关政府额外拨款资助的政策,及相应的效果测量;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的计划则针对提升欧洲高等教育普及率、促进多种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各个国家教育体系在互相承认方面应采取的共同措施.总之,我们正在目睹一个教育范式的转变,这需要我们在谨慎思考的同时,大胆采取相应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倡导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是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其目标是实现教育的终身化。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的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具有我国社区教育特色的合理模式,可以促进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区需要探索社区教育常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求真务实,丰富和创新学习形式,整合资源,全面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其核心内涵和基本特征,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终身学习观,依法保护公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衔接,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学习型社会已经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思潮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传统观念。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有着相同的理念和目标,但在出发点和侧重点方面又有所不同。终身学习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不竭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长效的外在支撑体系,二者有机统一在学习型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5.
张志鹏  赵迪 《成人教育》2021,41(2):31-3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学习型自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兴主体,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可以将资源转变为社区教育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能够开发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学习型自组织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层面初步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将发展学习型自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终身学习中采取志愿服务“银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开办社区学院;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挑战,耍形成学习化社会,就必须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既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世界潮流,构建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对终身教育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大致经历了初步启动、完善发展和改革创新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远程学习平台由于其需求、用途及技术水平不同等,主要存在五种类型。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其办学实际及发展方向,在总结和分析目前各类远程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了多个远程学习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框架下,提出逐步建设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架构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 《成人教育》2007,(2):31-32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和教育理念,是在新世纪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境。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社区教育的职能和现状的分析,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终身教育的任务,本文对社区教育完成终身教育任务的出路和方法做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生社区的构建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终身教育背景下,学生社区具有同一性、群居性、参与性、差异性、流动性的特点,构建学习化学生社区应从政府、学校、社会、学生个人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