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人的社会适应性往往被看作影响个人社会生活成败的主要个性特征,每一个社会成员终身都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和学习“社会适应”,从不同情境获得“社会适应性”。人的适应性培养是个人认知、控制和调节其行为以适应一定社会情境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个体  相似文献   

2.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多数原则”新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政治生活中,多数原则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而是多数充分尊重少数;多数原则不是众意原则,而是公意原则;多数原则不是是非原则,而是程序原则;多数原则不是最优原则,而是合理原则,我们必须从传统化、法治意识、人的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探讨对多数原则的认识误区,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4.
窦学敬 《课外阅读》2011,(5):126-126
一、德育主体置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难解的愁情     
人的感情,如忧、愁、怨、恨。按照唯物主义解释,都不是主观臆造的幻影,而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大脑里的反应.但是这些东西并不直接作用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是无形的=怎样来表现这种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感情活动呢?古代的诗人大多喜欢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化地把它们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沟通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所以说沟通并不是人生来就具备的,而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关系,如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血缘以及心理等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其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对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心理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而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心理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关系,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许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统称为人际关系。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本身具备沟通的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成长过程中,这种潜在能力收到压制,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要想出色完成工作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克服种种沟通障碍,在沟通实践中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少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  相似文献   

8.
本课程标准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 ,而是把现实社会生活作为设计标准的基点。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 ,并不是不要学生的概念、知识和方法 ,而是运用这些概念、知识和方法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本课程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之间的互动作为知识整合的基础 ,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中人们才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 ,发现新的知识。本课程标准把公民义务教育的需要当作建构课程的根据。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 ,应该具备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生活技能。例如 ,在现代社会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常识 ,可…  相似文献   

9.
人的应试能力从何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从娘胎带出来,不是从别处捡回来,而是从文化中来。人的文化从何而来?不是从蛮干中来,不是从海聊中来,不是从剽窃中来,而是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人的文化可分为知识文化和精神文化。一般人的学习,只停留在知识文化的接收和传播上。知识文化的获取,又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前者是从社会实践中认识并获得的,后者是从别人的经验或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文化的传递往往依靠有形的载体。懂学习的人,更看重的是精神文化的孕育和传承。精神文化的孕育,依靠的是环境的熏陶和血脉的沿袭。血脉是遗传基因的延…  相似文献   

10.
胡建教授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一文由于没有完全把握生态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近年来所发生的新变化和新进展,从三个方面(社会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对生态社会主义模式历史地位的评估是不恰当的.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生态中心主义,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是反科技的,而是反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不是忽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主张生产资料共同所有.所以,生态社会主义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去分析资本主义,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解决之道在于实行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以培养人才为已任的学校教育,显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生产的产品不是物,而是人;它加工的对象不是成熟的人,而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它生产的目的不是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是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又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无论从手段上、对象上去分析,还是从形态上、结果上去考察,都有着与体力劳动以及其它的脑力劳动所不同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全新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愉悦性、地方性等多种特点。教材内容丰富、妙趣横生。它与以往的学科课程有着不同的属性.它的内容不是以学科知识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按活动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的。它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与实践。因此。它被认为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那么如何让这个亮点亮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社会能力解释为: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微言     
我们现在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全面追求升学率——投入全部教学力量追求高升学率。——政治课上老师对如今应试教育的感慨(湖南蓝叶儿荐)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应用实践中,“宽容”是一个可以理解为“宽恕饶人”、“宽厚地对待与容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等几种略有区别涵义的词。宽容者不以自我为中心,它不是无限制的容忍,不是对任性放纵的默许,不是对故意犯错的原谅,而是对复杂社会生活弹性的一种总的把握与对待,是对生活具有更多可能与意味的一种尊重,是对人性的理智宽允与期待。宽容不仅能直接从主体间的互动上直接体现并反映,而且也可以通过所作用的媒介物间接地反映并体现。本文试图从教师和学生间的直接作用来体会主体间的宽容,并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改变来间接看融入其中的宽容理念。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论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加强“三观”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人生观当然离不开世界观,但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世界观。一个唯物主义者不见得对人生的看法就一定正确。因为人生观并不是直接从世界观中推论和引申出来的。它与一个人的实际人生经历,与生活的磨炼密不可分。一个人的人生观,不是表现在对人生哲理的抽象把握,而是表现在对人生现实际遇的正确处理。同样一句格言,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与没有生活阅历的年轻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老黑格尔的这句名言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对一个人来说,从实际生活中感悟人…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批评这一角度对罗斯金的《芝麻与百合》进行了分析。罗斯金很早就认识到了大自然的重要性,认为对自然和生活的崇敬和热爱能培养人的道德和宗教信仰的虔诚。在他看来,工业化进程中的思想和情感的分离才导致了社会道德、美德的缺失和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他所坚持的思想和情感的统一也反映在《芝麻与百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中;凭借这种统一,他强调人应该尊重生活,认真地生活。因此,他在该书中构建的理想社会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激发人们行动起来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陈素珠 《中国教师》2014,(24):40-41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  相似文献   

19.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重视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的联系,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给儿童关于品德与社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学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进行,注重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从人的学习及其生存的关系而言,“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未完成性”,就是说,其它动物在生存中直接起作用的特殊器官和能力是先天具备了的,而人则靠挖掘大脑组织的潜能,其发展的程度有赖于后天的学习。这个学习,不是学校里那种狭义的学习概念,而是指企业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主要受环境和经验制约而获得的一切变化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劳动和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把人的智能加以发展、扩充和延伸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智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维持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