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根远 《收藏》2014,(1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无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  相似文献   

2.
陈根远 《收藏》2014,(2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每碑上下分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经文650252字。碑石高约216厘米,面宽93厘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5,(3):164-165
"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于2014年12月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亮相后,吸引了众多藏家、文化学者前来咨询品鉴,一时间门庭若市、水泄不通,现场预定异常火爆。当天下午在"国故之根,儒经之祖——致敬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文化品鉴会"上,西安碑林博物馆陈根远、马咏钟两位研究员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述了《开成石经》的官方刊刻地位,及其在千年历史起承转合间终得以幸存的过程,令在场观众无  相似文献   

4.
彭震尧 《收藏》2014,(12):94-97
经者,万世不易之常道也。然古时士子传抄之中时有误笔之事,以致原意失缺,道有所不同。至东汉年间,学者蔡邕上奏灵帝刘宏,言其错误较多,不便使用,故请校订刻石。熹平四年(175年),灵帝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从此成为天下儒子学习的标准范本。后有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等相继问世,刻经历史延续1600余年。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5,(1):158-159
《开成石经》,镌刻的是思想,珍藏的是价值。典藏品鉴之间,是文化对文化的传承,智慧对智慧的馈赠,思想对思想的升华,盛世对盛世的礼赞。《开成石经》文化典藏限量征藏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以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开成石经》民国精拓为底本,由西安碑林博物馆授权监制,陕西文化产业投  相似文献   

6.
刘兆雄 《收藏》2007,(12):104-105
1977年,我岳父病逝,岳母就将岳父的一套《春秋经传集解》送给我。岳父的朋友、四川师大徐仁甫教授讲,岳父钟佛操在四川石室中学、川大、川东师范讲授《左传》十分有名,学问很深,这部书就是他的讲义。在这部书的天头地角都批满了他的注释和见解。这部《春秋经传集解》(图1)是子骞读本,有乾隆“题宋版《春秋》”序。书品宽大,版框高26.6厘米,宽18.2厘米,黑鱼口,有耳子,八行宋体字。刻得工整、秀丽。全书14册,30卷完整。这就是我的第一件藏品和收藏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4,(9):150-150
《开成石经》是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今西安碑林.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2014年7月16~22日,第25届香港书展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亮相此次书展。  相似文献   

8.
晓晨 《收藏》2011,(6):84-85
问讯桥边野竹斋,井阑造刻正当街。夜深恐有蛟龙攫,地下春浓古画埋。——《藏书纪事诗》 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古籍刊刻无论私刻或坊刻都步入了黄金时代。明胡应麟云"其精,吴为最";又云"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明嘉靖时以仿宋刻本冠绝一时,而覆刻之精者,当以苏州刻本为最。  相似文献   

9.
王孝明 《精武》2007,(1):29-29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一书成于先秦,书中有一段庄子向赵国国君论剑的话,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是说击剑之术的虚实、开合、后发、先至等见解。《吴越春秋》一书成于东汉,书中有一段话.说击剑家越女生于“深林  相似文献   

10.
山佳 《收藏》2011,(8):84-85
古文献中的《乐经》 先圣孔子整理六经为后人传颂,六经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之一的《乐经》相传在秦代即已失传,只余五经为历代学习诵读。  相似文献   

11.
对孔子是否修过《春秋》,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或修,如孟子、司马迁、班固、王充、臼寿彝、卫聚贤、苏渊雷等;一是认为孔子未曾写作或修过《春秋》,如王安石、钱玄同、顾颉刚、杨伯峻等。本认为孔子取鲁史旧,并劳采他国诸史,编次而成《春秋》。  相似文献   

12.
石经是刻在石头之上的儒家经典,古代刻制石经的目的是校定儒家经典中的谬误,统一文字,并使之易于保存、流传下去。从东汉熹平四年(175)蔡邕首创其事开始,历代曾多次刻制石经,至今有文字可考者有下列七种:(1)汉嘉平石经,即蔡邕主持所刻石经,用隶书刻成。  相似文献   

13.
叶寅生 《收藏》2009,(12):84-86
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左传》中说,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殓。仲梁怀弗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璠”字下云:“玙璠,鲁之宝玉,从玉,番声。孔子曰:美哉玙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一则孚胜。”  相似文献   

14.
王蒙 《中国钓鱼》2012,(9):40-40
伯翱同志是中国作协的会员,近年又当选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他靠自己的勇力踏进文学大门了;他的作品集已有《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元戎百姓共垂竿》等等;特别是前两年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这样一部真实感人的名伶评传,据说海外已准备发行出版了。  相似文献   

15.
杭天鹏 《围棋天地》2010,(16):82-86
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这本书而得名,此书描述了前722到前481年期间的历史。后世学者为了方便,把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建国至前476年统称为春秋时期。这时周王室开始日渐衰落,诸侯间征战不断,大国吞并小国,诸侯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后人把这一时期分别崛起的五个国家称为春秋五霸。首位霸主就是齐国齐桓公。谈起齐国的崛起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齐国名相管夷吾管仲。正是他的改革与谋略使齐国经济、军事快速发展。然而,最开始时他的仕途也很坎坷。  相似文献   

16.
吴明珠 《收藏》2006,(10):96-96
东周时期,贵族盛行佩剑,视带剑为体现身份地位的标志。《老子》称贵族“服文采,带利剑”。《吕氏春秋&;#183;侈乐》说:“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把,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相似文献   

17.
李国兴 《武当》2007,(7):32-34
中华民族的武术发展历史,至少有二千七百年以上。早在公元前551年的春秋晚期,《孙子兵法》中便有了关于练兵的“兵机”。而在《汉书  相似文献   

18.
姜寿田 《收藏界》2012,(6):121-121
音乐与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诗》《书》《礼》《易》《春秋》儒家五经中,本应有《乐经》而成“六经“,因《乐经》失传,遂成“五经”。  相似文献   

19.
夏仪 《收藏》2007,(5):140-14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及其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学士对其文章及思想都有所研究。吾今年得3篇文献愿与诸君其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焦点     
《电子竞技》2009,(9):18-18
《星际争霸Ⅱ:自由之冀》推迟至2010年发布 近日,暴雪官方正式富布《星际争霸Ⅱ:自由之翼》的发布将从今年年末推迟到2010年。暴雪官方还表示,暴雪将所有的游戏绑定了战网造成服务系统出现一些问题是时间推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