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教了课文《白杨礼赞》后,出了《青松赞》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学习《白杨礼赞》的写作技巧,写一篇赞颂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或赞颂科学家、教师、工人、农民,或赞颂与林彪、“四人帮”作斗争的战士的文章。批阅作文后,我根据学生平时和这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定这次讲评采用比较法,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剪裁和处理详写略写的问题。讲评的材料是黄芳同学写的《青松赞》。该文所写的张友爱烈士的事迹是真实的,文章分原稿和修改稿两种,修改稿是在原作的基础上,经过我的具体指导帮助,他重新进行调查访问写出来的。我将这两篇文章刻印,在讲评时,同时发  相似文献   

2.
教读《白杨礼赞》 ,为了突破“托物抒情”这一教学难点 ,我打破常规 ,将《白杨礼赞》与袁鹰的《白杨》两篇散文对比阅读 ,并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或概括出白杨树的寓有象征意义的句子。一阵琅琅的读书声后 ,就有学生陆续举手。“《白杨礼赞》中白杨不但象征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中白杨象征扎根边疆 ,献身边疆的知识分子。”“应该说《白杨》中白杨象征在新疆扎根 ,生长 ,为建设新疆作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很好。那么可否这样说 :白杨树既象征北方的农民 ,又象征扎根…  相似文献   

3.
说题训练是“读”和“写”的联结点,使读写内容具体化,可以提高训练效果。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这种训练呢?我作了如下的初步尝试(以讲读课《白杨礼赞》为教学实例): 一是弄懂原理。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课文,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比,塑造白杨树形象的主要手段江苏省沛县祝自廉茅盾在谈到《白杨礼赞》的写作时曾说过:“《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感受最深的无疑是北方军民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课标”的这些理念和主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的作文过多强调中心、选材、结构、布局等,长期的僵化教学,窒息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感觉,写出的文章缺乏鲜明的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说假话、套话,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情,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叶先生的话鲜明地体现了让学生个性化地写作的重要意义.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尊重并呵护学生写作中的独特个性,要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写作个性的发挥,认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首先是记叙文的结构框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会写内容比较单一的记叙文,然而,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呢?我结合相关的课文,与学生一道逐一归纳出各种结构框架。如根据《荔枝蜜》归纳出“叙转情式”,具体指导学生,怎样布局是复杂记叙,什么叫跌宕起伏,怎样使文章能跌宕起伏;根据《听潮》等课文归纳出“景转情式”,具体指导学生写景物时如何抓特点去写,抒情与写景怎样结合才算情景交融;根据《白杨礼赞》等课文归纳出“物言志式”,  相似文献   

7.
上学期,我们在业务学习时学习了《福建教育》关于写观察日记的文章,受到很大的启发。同志们说:“学生写作不好,原因很多,但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原因就是没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研究生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多练基本功,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并坚持写观察日记。”我们就以《今天我喂鸡》(《作文知识讲话》)为例进行分析,指出,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刚上完课《白杨礼赞》,我跟学生说,要模仿这篇散写一篇作,就写窗外的那棵梧桐树吧!教室顿时议论纷纷,有学生说,一棵普普通通的树,天天都看见了的,有什么好写的呢?学生显得满脸无奈。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 ,创造能力的培养 ,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旋律。那么 ,该如何培养呢 ?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鼓励学生联想和想像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联想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教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后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粉笔礼赞》。开始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后来我启发道 :“由粉笔的洁白 ,我们可以联想到‘…  相似文献   

10.
“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题。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如何体现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阅读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我在教《白杨礼赞》时,就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的抒情线索。这个环节用了15分钟,其中10分钟用来读书。第二个环节研读课文,用25分钟,有20分钟是读书的。每读课文前我都先给出问题,比如说: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把文中提到的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强词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叶老说:“有些人把阅读与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象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教师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时,也说读写结合,多读多写。但是为什么多读了就能写好呢?这中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我以为读与写之间应很好地沟通,乃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沟通读与写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生活,它象一座桥梁,联系着读与写,没有这座桥梁,读与写往往是无法结合的。从这方面看,小学语文教学明显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励学生创作兴趣是作文活动的主要原则。”写作文的兴趣是激励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怎样使学生完成习作例文的读写任务,我在教《今天我喂鸡》时,根据本文的教学要求,设计了“尝试——阅读——借鉴”这一“先写后导”、“以读促写”的三段式学习程序。尝试:不接触教材,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喂食家禽或牲畜时的情形,以《今天我喂……》为题,把自己看到、听到、做过的有顺序地写下来。以此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促使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由于事先教师没有设条条框框,因此,学生不受观察地点、对象等的限制,各取所趣,素材各异,写出了《喂鸡》、《喂鸭》、《喂羊》等“尝试文”。这一阶段,学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阅读:任务是学习写作方法,探索写作技巧。但这必须在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后。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明确读写目的,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今  相似文献   

14.
对比解题是激发兴趣,加强识记、温故知新、便于理解的解题方法之一。一、激发兴趣。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二册《樱花赞》时,在黑板上先出现初中学过的课文《白杨礼赞》,本来平静的课堂活跃起来了。“老师,写错啦!不是《白杨礼赞》是《樱花赞》!”这时,我又写出《樱花赞》的标题。学生这才明白了我的其正用意。接着,我先讲清“赞”的含义,然后突出象征手法在抒情散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归纳以物喻人  相似文献   

15.
“托物言志”的散文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致力挖掘“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多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另一种是以“物”为线索,通过描述与“物”有关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考。以写“树”的散文来看,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属于前一种写法;刘耀仑的《白果树湾的回忆》(载《少年世界》91年2期)属于第二种写法。《白杨礼赞》众所周知,对前一种写法的论述也多;本文主要刘耀仑的以《白果湾的回忆》为例谈谈第二种写法。  相似文献   

16.
曾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请教鲁迅先生写作的秘诀,鲁迅回答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也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了。”欧阳修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戴布劳格林还总结出了治学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这些文坛巨匠,道出了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多读与勤写。一要多读无字书。即多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些同学说:我们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三点一线,哪有东西值得去观察呢?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同样可以说:写作,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观察与思考。鲁迅先…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可谓耗时最多而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太少。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听讲的从属地位。阅读,关键是要“读”,怎么读。教师代学生读,不行。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读”上。下面以初中语义《白杨礼赞》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导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蔡亚英 《学周刊C版》2014,(2):183-18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用“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是“写”的前提.只有加强“说”的训练.才能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主要实施“观察认识训练”“课内外阅读训练”及“成文训练”。为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我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琼花     
初中学过不少“咏物”佳作,如《爱莲说》、《白杨礼赞》等。学生如何写好咏物抒情章?咏物抒情章如何展开联想和想像,如何安排好结构?为此,我们编发了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社苏万马老师指导和评析的一组咏物(咏花)佳作,可以给予读朋友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白杨礼赞》选自茅盾同志的散文集《见闻杂记》,这种版本的《白杨礼赞》同《茅盾文集》里的《白杨礼赞》,有不少不同之处,主要修改四十多处。包括改变语序,选择句式;精选词语,规范语言;运用标点,变换语气等。通过学习比较,我深深体会到:锤炼语言在文章的修改中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比较,我做了如下的评注。(在评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