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异化"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异化"的危险和趋势.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性的质疑、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天然脆弱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建设中的内在缺陷、其他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入侵"与"蚕食"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异化"的诱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可能"异化"为只会空谈、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无情物",没有特色、缺乏定位的"无面物",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无用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清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超越"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促进人的思想发生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要求的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人的思想发生变化仍然是量变、质变的交替,而度则是连接量变、质变的关键点。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度,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的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如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的控制,并以此控制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发生符合教育要求的量变和质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度,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作为教育者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坚持"三贴近"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课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就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生活就要拓展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贴近学生就要创新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表现为知性教育、灌输教育和规训教育,文章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实效低效的症结进行全面清理,尝试把哲学中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交往实践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来,从哲学的层面反思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的深层根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内蕴逻辑矛盾分析,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逻辑进路,以更深刻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建构起尊重人、关心人、肯定人、理解人、丰富人、完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关怀"逻辑路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人文缺失"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治社会化"教育方法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开美国历史 ,我们不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一词 ,然而美国国家精神、民族意识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培养却是通过许多实际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和活动来完成的。美国学者称之为“政治社会化”或“公民教育” ,以培养合乎本国意识形态的掌握参与政治、社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为目标 ,其方法灵活多样、成效显著。本文选取其中的几种典型方法进行分析 ,希望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利用历史和文学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史料、传说、故事、传记等等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  相似文献   

8.
邵军 《教育与职业》2008,(17):108-110
杨叔子提出"绿色教育观"有深刻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绿色教育观"主要由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并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思想政治教育蕴涵集中体现在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走中国特色文化素质教育之路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应当正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应当基于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状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判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人为本"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社会"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项宏观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受到国家政治资源状况的影响.分析影响该政策的政治文化资源、政治制度资源和政治活动资源的状况,明确该政策的政治资源优势,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大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承担的事,更应凝聚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的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只限于高校,而应有"纵深"联系的.要改变大学生不良思想现状,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学生的"纵深"教育,杜绝大学生不良思想的源头,从幼儿抓起,不放松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的教育才行.只有当"面线结合","合力"教育和"纵深"教育齐抓共管、互通互助,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思想教育体系,才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成理想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构建,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以和谐教育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和各层次的和谐。同时,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和谐表现,其根本途径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内容体系、扎实构建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和努力探寻丰富多样的和谐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唐代著名教育家孔颖达以"道"为核心的政治教育思想主要有以"六经之道"为本的教育理论、以"尧舜之道"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修习"大学之道"的教育过程和"以正道训民"的政治教化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他的经学教育的实质是政治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灌输儒家的理想政治模式理论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养成合格君主,培育政治精英,教化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工作特别是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积极探索"两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对于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两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由传统的单纯政治教育功能向现代公民教育转型是时代的深切呼唤和迫切要求。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实施好公民教育,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内容架构思想,二是适应培养目标的“两课”具体内容架构,三是适应“两课”内容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少华  李钰 《时代教育》2010,(2):270-271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情感教育是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构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情感教育模式,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需求、激发大学生潜能、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内容。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从教学的切入点、难点和内容延伸等视角初步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理想信念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主题式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指向性,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协同性;通过基础培筑、主题选取、策略制订、体系构建等路径,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思想教育中出现了许多不真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发挥,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或轻视了“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武术教育中的"武德"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教育与职业》2007,(32):128-129
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题.武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范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因此,在高校以武术教学为切入点展开武德教育,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