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应该成为文化滋生的地方,但是校园文化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蹴而就的,它应该是一所学校基于办学历史、内外环境、文化传统,在长时间思想精神引领与实践变革中创生的。我们无锡市广勤中学的“勤”文化,就是历经半个多世纪,由一代代平凡且执着的广勤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创生的,有着属于自己的丰富底蕴,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有着我们共同的育人追求,那便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学校文化精神,那便是我们“勤以至广,勤行天下”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无锡市广勤中学筹建于1965至1966年,创办于1968年。多年来,学校秉承着"人人进步,个个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勤"校训精神,以"进德勤业"为校风,以"爱生乐教、勤业善教"为教风,以"惜时乐学、勤奋善学"为学风,坚持"勤以致广、勤行天下"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现代化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责任,是一所学校的胸襟,更是一所学校的行世风度。学校无偿援助贫困地区、边疆地区的薄弱学校,努力促进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学校在新时期的大担当。学校文化是师生共同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文化特色。一、校训文化:公、勤、仁、勇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办学传统与办学精神的凝练。透过一所学校的校训,我们可以找到其历史文化入口的金钥匙,推开精神家园的窗户。学校于1929年提出"公、勤、仁、勇"的校训,其深刻内涵是:公—公者无私,天下为公;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志存高远,匡扶公正。勤—勤者不匮,勤敏以行;勤  相似文献   

4.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密码,即学校的文化根基。江苏省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立足"创生"办学理念,积极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办学路径,使教育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学校一跃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管理精致、具有国际办学视野并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优质高中,在省内外发挥着四星级名校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教育研究》2012,(3):92-94,99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选编"的过程,只有文化才能够让学校拥有灵魂。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  相似文献   

6.
借鉴教师专业发展脉络转轨,以文化创生为培训目标,提出基于培训后中小学教师与学校互动发展的文化创生培训,以学校文化情境与环境中教师发展为目标,以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为基点做好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以文化视域下的教师教育理论、文化视域下的学科教学、文化反思与行动为课程主要内容,在培训中注重建构大学研究文化与中小学经验文化交流与创生的学习环境,对"文化创生"的教师培训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课程文化创生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交锋过程,需要通过打破原有形态建构新的文化平衡,教师课程文化创生不是"改造""、重塑",而是"融合"。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现实困境有教师的文化性格、学校其他文化的限定、倡导与实践理论的差距等。建设高包容力的学校组织文化,转变教师生活方式,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让教育难题形成文化转变节点,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课程图式是教师课程文化创生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东台中学选择一个"勤"字作为校训,围绕"勤"字建设学校文化,创建了具有丰富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校园环境,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面,有力推进勤学、勤业和勤政,进而有进取地学习、有思想地教学和有水平地管理,全校师生在多视角、多层面参与"勤"文化建设、弘扬"勤"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的发展和成功。  相似文献   

9.
封面人物     
<正>武和平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全国第二批"百名优秀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劳动模范从欢畅的小溪到澎湃的通江;从勤文化的创生,到东林历史的九鼎大吕,武和平以诗意激情抒写杏园春秋,用人文情怀涵咏莘莘学子。端正大气,博学高瞻;探索创新,自成丘壑。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他说,每一所学校都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独特的精气神。近年  相似文献   

10.
文人,是一个让人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满腹才华,他们的风流多情,他们的执著追求,他们的桀骜不驯,仿佛磁铁一般,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千年依旧。然而,他们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属于自己的认识,那便是"我眼中的文人"。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木斋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学校,82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诚朴勤勇"的校训精神鼓舞、教育全体师生。您认为,木斋中学的核心价值文化是什么?我认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文化就是"木斋文化",这是木斋中学在82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发展确立起来的育人思想精髓,是以木斋精神为核心,以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为载体的,不断发展、不断丰满的育人思想。□您认为"木斋文化"应包括哪些内容,"木斋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石笋街小学基于对"和美"文化的价值理解和追求,通过追问"和美文化到哪里去",形成"和美文化到办学实践中去"的认识;通过追问"和美文化怎么到办学实践中去",形成"强化和美文化创生的全员性,强化和美文化创生的实践性"等"和美"文化落地行走的基本思路,从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德育等方面完善"和美"文化创生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最终重塑学校形象,形成学校文化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学校文化制约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鉴于课程变革中学校文化的主体性、多元性、合作性及开放性等品性的缺失,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承"校本"理念,凸显师生主体参与,重建学校文化主体性;整合多样态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多元共生;构建"参与文化共同体",重建学校合作探究文化。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班级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 能。班级文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灵魂、精神。一个班级,应该 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个班 级,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 志、英雄与榜样,也就是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学校文化建设是当今办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当我们看到一所所学校光环四射的时候,我们便想走进校长,了解他们办学的心路历程.明德中学,这所曾是中国南方中学的一面旗帜、享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美誉、有着"磨血育人"和"坚苦真诚"精神的土地,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怎样的传承与创新呢?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种途径:理性思辨、历史叙事和主动创生.有研究者指出,理性思辨与历史叙事并不是建构学校文化的唯一途径,因为还有学校建筑、意识、活动及通过毕业生网络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等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建设学校文化的第三种主要途径:通过学校教育活动的改进,促进学校文化的主动创生.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教育哲学具体表现为学校精神或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支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学校运行的每一环节、每一个层次无不渗透着教育哲学。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应当明确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让教育哲学照亮课程"跑道",点亮教师"征途",明亮学生"旅程"。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7年第8期《"范贤"文化的传承与创生》一文,介绍了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挖掘"范贤"文化的传统意蕴与当代意义,即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和出发点,优化识别系统,创新物型文化,以特色项目建设、课程建构为突破,夯实学校文化基础,构建"范贤"文化。以"端、勤、毅"为校训,凝聚新的文化力,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儿童定制课程体系",因此提升了教育品质,提高了教育质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让我  相似文献   

19.
阅读课堂有着多位一体的共生文化,保持阅读课堂文化张力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这样的激活和创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关注师生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文化,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课堂更具文化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可以帮助高等院校克服类同和平庸,增强高等院校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应该培育和建设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去统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