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都表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的语文阅读课堂。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的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兴趣盎然、生动活泼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本式”语文阅读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洪会 《考试周刊》2013,(56):49-50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个性。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主要从立足课堂、联系生活、拓宽阅读、鼓励写作及师生合作等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追求个性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叶澜教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的上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本文针对传统课堂语文教学的弊病,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念,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追求个性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叶澜教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教师的上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本文针对传统课堂语文教学的弊病,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观念,通过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围绕语文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指每个学生的成长个性和学习情况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把每个学生当作一个个体,个别化的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实施。一、实行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一)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教育个性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待教育的方式和认知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工业革命时期,"班级授课  相似文献   

7.
<正>2011版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动态,让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语文课堂教学流光溢彩!一、尊重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我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的《烟台的海》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出示烟台的海的四季美景图片)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它们配解说词吗?你可以把自己当作游客,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画面中的景物来说。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导演”,要使课堂教学坚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演出”,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特点的。学生个性培养过程中,语文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的使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旨与情感,在主动体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来自激情、思想和青春的魅力。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一系列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要求,都是围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是个性化的行动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论述的。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的独特经验。语文教育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学生为教育之本,注重人文教育与素质教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启蒙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自身个性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量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现象,这种一厢情愿的“独白”,不利于开启学生的头脑,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民主、平等、宽松、快乐是构建语文阅读教学和谐课堂的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把每一堂课都上得尽善尽美,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当作一种教学理念去践行,当作一种理想境界去追求,一定会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3.
张琰 《快乐阅读》2013,(11):126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许多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学生们上课不愿举手了,读书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声情并茂了,课堂上一下子就失去了许多激情。于是乎,我们就把语文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把活活的教材讲"死"了,把生动的课堂"扼杀"了。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提供主动阅读的机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深层次地读书,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厢情  相似文献   

14.
王宏 《成才之路》2014,(17):7-7
正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要力求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引导学生谈感受、说理解、析语言。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平等交流的课堂,才是民主和谐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情感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成才。一、将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我认为,学生之所以作这样的发问,来自于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林义河 《教师》2015,(2):62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笔者以为,只有构建尊重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平台,让民主教学植根语文课堂,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一、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性发展1.要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一定的学习潜能,都拥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  相似文献   

16.
李海英 《家长》2021,(1):173-174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让教师把教学的目光从语文基础知识文化转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当下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但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老套,仍旧把知识文化的传输以及应试考试当作...  相似文献   

17.
生本课堂,以生为本,富于生命张力、关系融洽和谐、追求智慧灵动、过程民主平等、机制严谨有序。学生是有生命力的个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语文作业设计,也是生本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生本课堂的作业以生为本,全体全程参与,新颖创新,学以致用,是一种新的语文作业理念。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是传递以语文课程形式组织的人类生活经验、并以掌握语言为中介进行文化创造来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周易·系辞》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促进其个性发展。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作为语文教师,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二十一世纪对个性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个性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强调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学生巨大的生命个体潜力于是乎课改课堂中出现了"刻意"突出学生主体性现象。教师该问的时候不敢问,该讲的时候不敢讲,甚至把少讲话及无原则的宽容视作课堂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