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这一观点,并分析了多元化巨型大学产生的背景,探讨了其内涵以及意义,这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看来,作为当代一种新型大学,巨型大学是因"用"而生,然而也正是"用"使得巨型大学内外部产生不平衡,并且不利于巨型大学的发展。这就需要巨型大学对其内外部的不平衡作出回应,从而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大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克拉克·克尔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高等教育思想对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他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更为现代大学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克尔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当代高等教育转型的设计师。克尔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贡献巨大,其高等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现代大学观、高等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及其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其中,高等教育系统观、“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和高等教育趋同模式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克尔的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较为详细…  相似文献   

4.
巨型大学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更为复杂、庞大的大学结构系统的产生,这种结构表现出办学层次多样、方式灵活、学科门类齐全等显性特征和文化多元性、理念与定位的引领性及历史传统的独特性等隐性特征。社会发展要求、巨型大学自身功能发挥及平衡发展,是巨型大学结构优化的基本动因。优化巨型大学结构,是向结构要效益思想的主要体现,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施高等教育在优化中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约翰·丹尼尔论“巨型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约翰·丹尼尔(JohnDaniel)的名著《巨型大学和知识媒体:高等教育的技术发展战略》(Mega-UniversitiesandKnowledgeMedia:TechnologyStrategyforHigherEducation)(Daniel,1996年)无疑是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界一本有重大实践和理论价值的文献。本文将《巨型大学和知识媒体:高等教育的技术发展战略》一书的第三章“巨型大学”译出,以飨读者。1.什么是巨型大学我们对巨型大学的定义是:拥有10万以上攻读学位课程注册学生的远程教学大学。表中列举了在1996年符合这一条件的11所院校(ICDE,1995)。巨型大学的定义包含了三重…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通过考察和分析美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就多元化巨型大学的目的、职能以及与外界的关系等方面构建起内涵丰富而深邃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此理论不仅开辟了大学观发展史的新阶段,充实了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理论,而且影响和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对世界高等教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巨型化是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种现象,并迅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标多元、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等十分突出的组织特性,使得巨型大学在其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注意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层级与幅度的关系。委员会管理模式下的多方参与决策和多样化负责、二元权力结构下的双重组织模式、学院制组织架构下的分权管理是建构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理想取向。  相似文献   

8.
克拉克.克尔提出的"多元巨型大学"是介于观念与理念之间模棱两可的一种哲学表达。克尔将"多元巨型大学观"的历史逻辑建立在大学发展史中的多元主义传统上,认为现代大学是多元巨型大学,即多元的、异质的、矛盾的机构,类似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这种以多元论为哲学基础的观念要求"内在的崩溃",对大学理念的传统分析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但是,无论作为观点本身的"多元巨型大学观",还是它所指向的作为机构的多元巨型大学,都有无法祛除的弱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克尔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在批判传统大学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形成、功能、管理和未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克尔的这一大学观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体现出鲜明的美国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克拉克·克尔的巨型大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教育家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巨型大学观的概念探讨其多元化巨型大学观的内涵、形态、意义 ,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克拉克的“高等教育论”克拉克·克尔(clarkkerr)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他曾担任加州大学校长,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等职,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克尔的代表性著作有:《大学的功用》(1963)、《高等教育的巨大转变》(1991)等。其主要理论如“多元化巨型大学观”、“联邦政府干预与大学发展”、“大学为社会服务”等,都为国际教育理论界所广泛接受。(一)大学的目的和大学的用处克拉克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明了各种大学观,然后提出自己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最早系统阐述大学观…  相似文献   

12.
眭依凡 《江苏高教》2021,(10):12-21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高质量高效率为目标及特征,并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密切联系的大学发展模式.文章在分析讨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内涵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的结论,并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动力、目的 及其改革要素切入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国传统的综合大学、大学校与研究中心三足鼎立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受法国高教与研究部委派,克里斯蒂安.菲利普教授带领专家小组就大学和大学校相互合作的新途径以及如何共同打造"法国"国际教育品牌等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并提交报告。本文将着重介绍这项报告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解析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其研究型大学面临社会问责、学生意识转变、大学急速"巨型化"三大危机。本文梳理了日本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构成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7所旧制帝国大学、11所单科性官立大学以及庆应、早稻田两所私立名校;从组织结构上看,日本的研究型大学经历了由单一的"讲座制"向"研究生院重点化"方向的转变,这个转变给其本科教育、人事制度、财政预算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影响。当前日本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维持教学科研的卓越性,这将对日本大学的制度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必须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分类,对"大学"重作界定。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日趋重大。但它能够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仍然是有限的。大学的主要社会责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大学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合理延伸。大学的社会服务必须界定在一定范围,即"真正学术性的、科学的、适度的服务"。并以大学所特有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由于学科类别及其结构的差异性。由于学者教授研究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差异性,大学承担并实现社会责任的方式与途径也是千差万别的。为了更好地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需要与社会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大学远离社会、脱离社会固然是错误的;但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同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系统集中地阐释了他关于美国现代大学理论的思想。他的高等教育理论着眼未来,所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指导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院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巨型大学普遍实行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学院制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利于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从巨型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动因入手,阐述了巨型大学对学院制改革的强烈需求,并对权力配置和学院的组织与管理进行深层透视,提出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建立双重组织模式;权力重心和管理中心适当下移,建立学院治理结构的巨型大学学院制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巨型大学的组织制度变革、巨型大学组织权力变革、巨型大学组织文化变革等方面来探讨巨型大学组织发生的质的变化。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巨型大学组织目标发生了变化,即朝着综合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方向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借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即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进行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巨型大学由于中间层次的增加,有了用科层组织调节替代市场组织调节的可能性,这在国外已有先例。根据高校的特点,调节的方式应以文化调节为主。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替代政府调节、以评估和绩效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巨型大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型大学是规模巨大、学科齐全、目标多样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巨型大学是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科技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强强合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巨型大学的主要模式,目前已有“新川大”模式和“新浙大”模式。综合性文理科大学或理工科大学与若干所重点专业大学、师范大学合并,是强强合并的有效形式;若干所重点大学与若干所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合并,可以迅速增强大学科研实力,改革科技体制,实现真正优势互补。总之“强强合并”有其特殊性,应在理论上加强对“强强合并”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巨型大学缘起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通过合并重组和自身拓展形成的学科门类齐全、规模巨大的研究型大学纷纷出现。巨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是组织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推动的结果。国家意志、高校行为、社会需求、市场作用等则构成中国巨型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