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剧作为团体心理治疗的一种,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一种新颖形式。本文对心理剧的发展和心理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心理剧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并在最后对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剧是一种有效的团体心理治疗技术。本文对心理剧的源起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探析,探讨了校园心理剧的应用价值及其实施模式,最后提出了实施心理剧应注意治疗师的素质和文化环境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方式——心理剧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一些实例,探析了心理剧的流程、心理剧的特点和今后利用心理剧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一、校园心理剧概述心理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在学校范围内的应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校园心理剧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5.
正校园心理剧是借鉴心理剧这一团体治疗方法中的角色扮演技术,在中小学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园心理剧活动多是提前设计、排练后再公演,主要参与者为学生、教师和家长。主要流程包括:选取主题、编写剧本、公开表演和分享讨论。我校探索校园心理剧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初探尝试——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应用;扩大影响——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培养骨干——成  相似文献   

6.
校园心理剧是在对心理学和戏剧领域中的心理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心理学领域中的新概念,集戏剧、小品、心理问题为一体,是一种兼具心理发展功能、教育功能、艺术审美功能的新型舞台表现形式.本文对校园心理剧概念、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实施过程、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沈绮云  李黎 《广西教育》2013,(47):94-96
分析心理剧在认知、人际、情感三方面的积极力量,阐述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应用的意义,探讨心理剧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概述:本书由Adam Blatner医生在收集了大量心理剧领域的著作的基础上,整合了自己对心理剧的理解编写而成,是一本介绍心理剧方法实际应用的导览性书籍。无论是对于心理剧学习的新手,还是对于正在从事相关实务工作的人而言,本书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议校园心理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心理剧简介⒈校园心理剧的由来及发展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非临床领域应用的结果。它由社会剧发展而来,有戏剧小品的特点,比一般的心理剧有更强的表演性。它在校园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现出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进而带来自身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校园心理剧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港台地区,同时中国大陆的高校也开始运用这一形式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等都已开始推行校园心理剧。同时,由于其适应青少年的心…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4,(50):154-155
本文阐述了心理剧及校园心理剧的内涵,校园心理剧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校园心理剧活动的参与者及组织实施,并介绍了校园心理剧的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就业指导课引入“心理剧”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以来,将心理剧技术有机地融入了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开展了培养高职大学生自信心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了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收获。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剧"技术的重要性,阐述了"心理剧"在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校园心理剧简介 1.校园心理剧的由来及发展 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非临床领域应用的结果.它由社会剧发展而来,有戏剧小品的特点,比一般的心理剧有更强的表演性.它在校园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发地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现出来,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进而带来自身认知与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揭示与解决心理问题是校园心理剧的核心,校园心理剧的内容要能够充分地揭示心理困惑与冲突。本文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内涵与特点,结合实践探索,从实操层面,对校园心理剧演出内容所涉及的人物设置和情节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16,(5):80-84
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引导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团结协作,帮助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实现自我需要,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心理剧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校园心理剧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校园心理剧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价值导向功能、素质拓展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和个性塑造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应构建校园心理剧发展的组织、制度和资金的三方保障维度,完善校园心理剧发展的课程体系,挖掘典型案例进行剧本创作并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以心理剧这一心理治疗技术为主要教学载体讲授《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课程是新的尝试与探索。实践结果表明,心理剧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元素,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突出了教学实践性,促进了教学相长。大学生在运用心理剧技术解决自我情感认知与调控能力问题过程中,发展与完善了自我情绪心理结构,完成了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目前普遍实施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在这种模式下中职的德育课可以根据德育教材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实际情况,采用校园心理剧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作者主要论述了校园心理剧的渊源、构成要素、活动过程和优缺点,同时也介绍了自己在运用校园心理剧教学过程中的理解、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心理剧干预技术,紧密结合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剧干预实验,在干预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进行《儿童社会距离量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剧干预活动,实验组儿童社会距离前后测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剧干预活动对改善同伴关系不良学生的社交距离和社交态度具有显著效果。心理剧对改善儿童不良同伴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剧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剧在学校范围内的应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达到心理共鸣.它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达到团体心理辅导和自助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能自我调节,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表演,提出心理解惑的办法,教会学生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它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剧脚本是心理剧实施的指导书。心理剧的功能就是以表演方式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和教育。心理剧本应该是原生的,自创的。心理剧本的创作过程包括使用定位、明确主题、素材处理、构思剧情和形成剧本等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心理剧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教育模式,在高校刚刚兴起,融入、分享、转化、重构是其基本原则,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心理剧比赛,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