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刍议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早有记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美育的作用。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说学礼可以立身,学乐有助于品德的修养。后来《礼记·孔子闲居》进一步推演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郑语》中有史伯回答恒公的一段话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孔子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有着非常不同的意义。所谓“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  相似文献   

3.
论和式鉴赏     
引言和,在古代指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调和在一起。《韩诗外传》说:“天施地化,阴阳和合。”“和合”即对立面的统一。有时和与同对举,扬和而抑同。《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弃矣。”意思是说,“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事物才能生长、繁荣;“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事物终归走向没落,难以为继。孔子将和同说与臧否人物联系起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①有意思的是,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和的…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和谐是我国古代和思想的延续和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内在精神。和谐一词最早见于《广雅·释诂三》一文,和者,谐也,可见,和谐一词为两字同义。古代先贤们认为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主观能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孔子曾说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5.
[校训内涵] “博学于文”,语出《论语·雍也》.原文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指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行已有耻”,语出《论语·子路》.原文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为一个人行事,凡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羞耻之心,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为耻辱.  相似文献   

6.
张芬 《教学月刊》2006,(7):49-51
中共中央2004年2月26日作出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奠定思想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的道德建设已日益成为需教育工作者悉心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德。德,最早见于《周书》,《辞海》注:德,一谓道德,品德。如《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二谓恩德。如《书·舟庚上》:“汝克测乃心,施实德于民。”三谓感德。如《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我乎?”四谓事物的属性。如章…  相似文献   

7.
张光顺 《语文知识》2001,(11):46-46
“集大成”一语源自《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此系孟子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是教育主体对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这里关键在于“化”。《学记》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故我国古代往往教化并举,强调教育的德育功能。《说文》释“化,为“教行也,从匕人。”段注谓:“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教的功能就在于“化  相似文献   

9.
《礼记·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还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些论述对于帮助我们思考教育教学中如何教育学生有着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柳下惠不愧为古代谔谔之士的典范。孔子、孟子和荀子以及《国语》都充分肯定了柳下惠的“直道”,并把他的“直道”与“和道”紧密结合在一起。孔子高度评价柳下惠为“贤人”。孟子更高度评价他为“圣人”。柳下惠的“直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孟子说:“闻者莫不兴起也。”张岱年先生是柳下惠“直道”在当代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1.
儒家中和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记·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儒家的这种中和观 ,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想影响甚为深远。要“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要“怨诽而不乱” ,要“发乎情 ,止乎礼义” ,要“温柔敦厚”。中国的戏剧、小说 ,有一个大团圆的固定模式。要“文质彬彬” ,追求“尽善尽美”。在风格上要刚柔相济、奇正相依、浓淡适宜……这样才合乎中和美。  相似文献   

12.
谈礼仪教育     
礼仪,属于人类文明之一,同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一样,有其传承性。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在汉语中的本义是“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或为此而举行的仪式。《札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周礼》,则几乎成了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以礼治国”长期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最高的政治思想,《论语·宪同》云:“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礼仪廉耻”历来是贤人君子追求的美德,国家大事的行止,规章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谜语知识知多少我国的谜语,在古代称为廋辞、隐语、灯虎、春灯、灯谜,等等。谜语在我国起源很早,据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周密的《齐东野语》中也说:“古之所谓度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廋辞”在《国语·晋语五》里就有记载,说:“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韦昭注曰:“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说明在古代就把谜语用到外  相似文献   

14.
考察《新书·容经》文本结构可知,以制度、轶事、古语立说的后半篇为阐释礼容的“传记”,历叙礼容大纲、细目及禁忌事项的前半篇,才是记录礼容纲目的“容经”。追溯贾谊的礼学师承,此“容经”源于战国晚期的荀子。在荀子之前的七十子后学礼论中,以情境为据而象征国家礼法的《周礼》“六仪”,与以身体为本而蕴含君子德行的《礼记》“九容”,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类礼容纲目。归纳由“六仪”“九容”到“容经”的纲目演变,能够还原“容经”文本的生成过程。《新书·容经》的编纂进而促成了“容经”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5.
“韵”,最早只是一种声音。《说文解字》:“韻,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韵,从音,匀声,《集韵》谓与“韻”同。声符亦有表意的作用,“员”为“圆”之省,是“圆浑”之“圆”;“匀”是“调匀”之“匀”。所以“韵”是一种圆浑的、调匀的当然也就是悦耳的声音。关于这个“和”,《中庸》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说声音的和谐、协调并且符合节拍,也就体现了乐曲的特色,如蔡邕《琴赋》:“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赴曲之音,洪细入韵。”都是用的这个意思。《晋书·律历志》还谈到了“韵”的和谐的作用:“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  相似文献   

16.
刘知几《史通·论赞》云:“《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并明确指出了“君子曰”在全书中的作用:“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贤愚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通观《左传》,其“君子”之议论达八十三处之多.其中标明“君子曰”者四十四处,“君子谓”者二十二处,“君子是以知”者十一处,“君子以为”者六处.其称略异,其义一揆,均系著者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描写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褒贬,直接发表议论的一种形式,似可称为著者之“主观评价”,乃《左传》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著者对那些历史事件、人物的翔实记述,冷静记载,则可称之为著者的“客观叙事”.客观叙事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使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非常讲究地位的尊卑、位次、排序,尤以宗庙祭祀时最为重视。“昭穆”就是分别地位尊卑、高下的特定词语。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是用“昭穆”来分别地位、次序。如《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五季之穆也”。在祭祀时,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穆,庙序也,一世昭,二世穆。”《礼·祭仪》:“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父昭子穆……(是昭穆所生谓子孙)”。  相似文献   

18.
《魏风·伐檀》一诗,写了三种人:“坎坎伐檀”的伐木人,“不稼不穑”的“尔”,“不素餐”的“君子”。对前两者看法比较一致,对于“君子”到底指什么人,则争论较大。有的说指靠剥削生活的统治者,即诗中的“尔”;有的说是“有才德的”孔子一类贤者仁人。我则认为,它指伐木者比较恰当。 说“君子”是指诗中那个剥削者“尔”的,其主要根据大概是“君子”一词在古代多用于统治阶级。这是实际情况,但却又不能因此概尽一切。以《伐檀》所出的《诗经·国风》为例,里面提到“君子”的凡二十一首,至少有三分之二不是明显的指诸侯大夫、王公贵族。“雄雉于飞,上下其羽。展也君子,实劳我心。”(《雄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  相似文献   

19.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在《论语》中有着诸多的论述,对中国礼的产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礼文化特点的完整的礼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上至国家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礼是人真情的体现”、“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贬己尊人,谦逊为美”、“慎言为礼,含而不露”、“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六个方面浅论《论语》对中国礼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准 《湖南教育》2002,(5):27-27
透过《论语》,我们可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学而》中就明确指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强调学习应以忠心与信用为主。怎样进行品德修养呢?他认为要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之”(《学而》),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不要与没有道德的人交往,有错误一定要改,“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同时,他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要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以一定的规范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