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和"先"是龙川客家话中两个能置于句末的时间副词。本文对"正"和"先"做后置时间副词时所构成的各种句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考察这些句式结构的语义、语用。通过对"正"和"先"的分析,探讨它们做时间副词时的核心意义,以及探讨它们所构成的句法结构与其语义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龙川客家话正反问句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阿唔VP"型,一种是"唔VP-(PRT)",特点是发问词中由"阿"和否定词"唔"构成,麻布岗等镇保留了"阿"和否定词"唔"作为发问词,回龙、龙母、老隆等镇两者合音,通衢等镇合音后脱落否定词韵尾,但在部分常用发问词中依然保留。"阿唔VP"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功能与广受学术界关注的吴方言"阿VP"问句相同,但龙川话的"阿唔VP"与选择问句"VP啊唔VP"关系密切,有可能是选择问句删去左边的动词而成。"阿唔VP"是属于否定词前置构成的正反问句,是汉语方言正反问句的一种新类型,可称为"F-(neg)-VP"。  相似文献   

3.
赣南客家方言的"全""认""一"能表示程度深义,意思是"很""非常""特别""最"。它们能接形容词、非动作动词。"全""一"由它们的全称量化义语法化而来,它们含有复数、加合义。"认"是由"认真"词汇化而来。"全"表深程度具有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都NP了”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从句法的角度还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都NP了”句式中的“都”都很难被看作是时间副词,只是起增强语气的作用。同时,“都NP了”句式的主观意义也未必是由“都”造成的,该句式主观意义的实现主要与后续句相关。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4):23-27
选取三组五华华城客家方言中比较常用的统括性范围副词甲本、冚唪唥、捞总/捞聚/捞等/捞恩,通过对其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用功能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认为三组词在日常交际中是同大于异的,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五华华城客家方言词汇、语用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副词“一下子”在一般词典和教材中的解释是“表示短暂的时间,很快、立刻、突然”可是在留学生的话语中出现的有关“一下子”的病句,却难以用上面的定义解释,因此本文把“一下子”和“一时、立刻、忽然”等表示短暂时间的词在语义,语法,语用3个层面上的差别进行对比,认为“一下子”的基本意义是强调动作状态的瞬间变化,带有一次性和不可持续性。文章最后分析了留学生病句中的偏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昌乐话的三个特色程度副词"刚、着、沾",采取方言内部比较和普方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多侧面地展示其使用情况,以期对方言虚词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读法、语缀、助词三个方面,对客家方言梅县话中的“矣欠”进行描写、研究。认为,梅县话里的“矣欠”是一个极为活跃的语言成分,非常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常用时间副词"马上"由短语到词,由实义泛化,再虚化而成为时间副词,大约完成于宋元时期.经明清时广泛使用沿习至今."马上"的语法化是由于在句子中结构位置的变化,语义变化,以及语言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立即"和"马上"都是短时义时间副词,意义和用法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联系前后语境进行比较,则二者的差别较为明显。"立即"只可表示两事件的紧接关系,不能表示某事"眼前即将发生"。"马上"可以陈述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有"即将"义,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句法、语用上的差别。另外,在句子的施动者方面、所表述的事件关系方面以及二者在句中的位置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宁渡方言中“多少”经常作为程度副词使用,表示“多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种用法,通过对“多少”一词从古至今意义、用法的考察,发现这种用法古已有之,并且引进偏义副词、认知语法学的观点证明了该用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章蜜 《语文知识》2011,(3):86-88
江西修水话里的程度副词比较丰富,有单音节的,如“闷”、“几”、“蛮”、“好99~66死”等;也有双音节的,如“点吧”、“确实”等,其用法和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既有相对应的地方,同时也具有自身的方言特色。文章基于方言事实,主要从语义、语用、语法三个方面对修水话中程度副词“闷”和“几”的用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3.
“曾”和“曾经”在作时间副词时,二者的词义相近,但作句法成分以及与否定词组合时却存在差异:“曾经”可以作状语、定语、宾语、主语中心语;而“曾”只能作状语。“曾”与否定词“不”的组合能力更强。在语用层面:“曾”更多用于书面语,或者书面语色彩更浓厚的文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异态”这一主观性范畴在现代汉语副词中的表现做一些初步的考察,说明与异态有关的现代汉语副词的范围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5.
一、一种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 口语中,四川人爱用以下句子,如: a.我不跟你两个耍了。 b.不要跟他两个多说。 句a、b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句子是: a’、我不跟他耍(玩)了。 b’、不要(别)跟他多说。 句a’、b’、四川人仍然也用,口语中显得较为正式一些。观察句a、b中的“两个”,它似乎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显得多余而无用,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这类句子四川人却用得十分普遍(川西、川东、川南、川北都这么说),且用得相当自然(说话时本地人一般察觉不出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别扭之处)。这种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欧勇 《数学教学》2003,(5):13-14
在一些与“时间”、“时刻”有关的应用性数学题中,常出现“每隔……天”或“每隔……年”等概念,由于人们对这类概念的理解不一样,所得结论自然有区别.本文将对几个案例作分析,希望以此引起大家对数学概念的重视,在辨析中进一步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时间副词"正、在、正在"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即便"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主要表示假设意义的让步连词,在近代曾出现过表示短时义时间副词的用法.本文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即便"由一个松散的结构逐步词汇化为时间副词的过程;二是"即便"由表示强调意义的连词连用结构逐步词汇化为让步连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立刻”和“马上”两词的辨析,指出两词义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及两词在句子中使用的差异,并例举了副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学生使用副词常见的错误并欲藉此找到副词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邵阳话中,反素词“来回”除了可以用作动词、名词、情状副词外,还具有情态义和篇章义,这在汉语方言中较有特色。其表示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与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但不一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可能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产生的词义引申现象。“来回”在语气副词用法形成后发生了语法化,还产生了话语标记等用法。由反义对立式动词性语素组合起来表达情态义,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