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重要,制度建设也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学校管理的浅层面就是管理者用个人情感管理人,即"人治";第二层面是管理者通过制度进行管理,用全体教师共同制定的促进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员工,即"法治";目前最高层面是管理者以文化管理学校,以一种意识或思维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让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即"文治"。  相似文献   

2.
一、让管理彰显文化文化孕育文明,文明蕴藉文化,两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现代学校的鲜明特色,就是要以文化承载管理思想,以文化托载文明指数,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和彰显个性的育人阵地。学校管理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曰人治,二曰法治,三曰文治。人治是以管理团队特别是校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督促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有老师说:管理管理,班主任从班级人和事,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身体各方面,都要管一管,理一理。狭义上来说,此类班级管理就是"人治",也就是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就是班级"元首",这是一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可能会是师在班在,师亡班亡。而如果能"人治"兼之"法治",由"法治"来辅助"人治",那么在合理"法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5年1月A刊上刊登了依法治教的一组文章,拜读之后,我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推进法治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关于如何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其中学校章程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虹口区教育系统在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了"一校一章程"。我参与了我校章程从制订到落实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就是学校由管理逐步走向治理的过程,是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普遍认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是说,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方向与水平。这种习以为常的说法不错,但深究起来也不完全对。就中国来说,大学确实需要教育家型大学校长来管理,但更需要保障大学健康发展以及产生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是大学治理的根本保障。在人类历史上,国家治理方式有两种:法治和人治,大学也有类似之处。所以说,校长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重要的,但比校长更重要的是大学制度。因此,中国要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进而实现大学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才是保障大学生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12)
学校教育管理的"人治"、法治和专业引领是一个螺旋上升发展的过程,"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仅仅说明了校长个人品质对学校发展的重大影响,学校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很难得到保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班级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实现民主化、科学化、理性化的保障,是班级由"人治"走向"法治"的人事制度改革。班级自主管理体现了班级由独裁走向民主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8.
人治的本质就是处理问题过于弹性化.在教育管理中人治现象广泛存在.人治主要源于人情文化传统、民主化政治时问不够长以及法治缺失.教育法治必须有人权和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否则,人治现象仍然会继续存在.即使有健全的法律文本,也难以执行.要改变教育管理中的人治现象,必须落实民主政治,淡化人情因素,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完善教育执法程序.  相似文献   

9.
左亚 《今日教育》2013,(3):27-28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重要,制度建设也重要,但学校文化建设更重要。用校长个人情感去管理人,我以为属于学校管理的浅表层面,属于“人治”;通过制度管人,谓为“法治”;学校管理最高境界应该是用文化约束人,称为“文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管理在不断地创新,不同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涌现。教育文化管理模式作为文化管理的一个分支日渐成熟。教育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是对"人治"与"法治"的超越,是教师共同价值观的血脉。教育文化管理在实践中也大大改善了实施强硬"制度管理"所带来的弊端,是公认的治疗教师职业倦怠的良药。  相似文献   

11.
周永清 《教育》2015,(10):69
学校是一个组织,学校多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审视现阶段中小学学校的管理状况,不难发现,现今学校对教师的管理类型有很多,有依靠个人权威的人治管理,有一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的法治管理,有把领导品格和群众道德素养作为基本支柱的德治管理。而更多的学校是以经验性制度管理为主,这种较为原始的管理模式,以感性认识为依据,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往往是一种被动的自发的管理活动。以上管理模式,虽说都有一些优点,但也同时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些人提出了一种融多种管理模式优点为一体的管理形式——"人文管理"。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就人文管理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学校管理应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生活状态做出科学的预设判断,且应以"人"为核心的,并进一步指出学校的校长观念会影响这所学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管理应有着四重境界:"人治、法治、仁治、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业务量的增长、管理对象的增加和管理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创业者有限的管理能力同管理幅度不断拓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制度化管理应运而生,成为缓解矛盾、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武器.因此,中小企业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是一个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小企业如何走向"法治"?其中,管理制度的培训实施是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我在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俞国娣老师的报告后,对其学校管理的理念颇有感触,尤其她的学校管理要从家长式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观点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也使  相似文献   

15.
闫爱 《辅导员》2012,(3):14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以法治校,规范办学,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以法治校强调的是"法"的作用,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必须明白,人治不能代替法治,学校必须有"法",人人必须"守法",这个"法"是实施学校管理的依据与准绳。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一个"法"治的学校,应当有科学的计划,缜密的实施,认真的检查,客观的总结;应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人治是内涵相互对立的概念,要实施“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社会,就必须实行法治、排除人治;法治不等于法,人治也不等同于人。法治并不排斥人的作用,而要积极地发挥人在实现法治社会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学校是无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其深层原因在于现有管理理念的陈旧,重"人治"轻"法治",重"经验"轻"规范",重"个体"轻"群体"。我们倡导学校要把课堂教学有效地管理起来,提出了以课堂教学操作规范的建立与落实为核心的学校课堂教学规范化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不外乎有三种境界:一种是"人管人"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人员,事必躬亲,劳力甚于劳心,兢兢业业之下,学校局面或许也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单纯的"人治",带来的是管理人员的辛劳和疲惫,甚至掩盖了管理细节中的疏漏和空白,一旦管理者本人有所疏忽,甚至会带来学校整体工作的崩溃。这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