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七星漂是用羽毛梗制作,缺点是浮力不稳定,容易变质和损坏,故一般使用时间较短、效果欠佳。现介绍一种耐用七星漂的制作方法:用成品白色塑料漂一段(直径4毫米,渔具店有售),根据自己的视力,用刀片切成8~14毫米的长度7粒(或9粒),准备废旧的自行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得到一支浮漂,其结构是:木质纺锤型浮力泡,中间穿一根20.5毫米长的有机玻璃杆。浮力泡的最大直径是6.25毫米,漂杆的直径是1.7~1.5毫米(漂头~漂尾)。在漂尾顶端贯穿了一根长25毫米,直径为2.5毫米的红色塑料套管。漂头用胶及软线连接一根长20毫米,直径为3毫米的插杆。浮力泡固定在漂杆的2/5处。全漂的重心在浮力泡的最大直径处。从外观看,是一支小巧玲珑的浮漂,灵敏性会很不错。于是笔者配好钩、坠去池塘垂钓,在使用中发现:灵敏性很低,看不到漂  相似文献   

3.
野塘春钓鲫     
一、钓具。用手竿,长4.5米左右,硬调。野塘鱼多没尝过钓钩滋味,比较好钓,粗线无妨;加上野塘乏食,鱼较肚饥,大钩它也要塞进嘴去。不过,用适度的钩鱼好吞咽些,伊豆7号上下或6号伊势尼就行,大小鲫都可兼顾。系双钩,主线为3号,较竿长20厘米,脑线1~2号。漂也随便,如小指头大的白色泡沫或以鹅、鸭毛梗做七星漂和廉价小筒漂都行;但若多人常去钓的野塘,鱼摄食较谨慎,用细尾长台钓漂反应灵些,便于及时捕捉鱼讯。  相似文献   

4.
一、钓具组合 钓竿宜用5.4米以内的硬调竿。竿短轻便,竿硬出鱼一气呵成,免惊窝鱼。钓线宜用直径0.2毫米的强力线。因河钓对象鱼虽主要是鲫鱼,但还要兼顾鲤鱼、青鱼等个大性猛之鱼,线太细有断线丢钩失鱼毁窝危险,线粗则隐蔽性不强和反应不灵敏影响上鱼。钓钩用伊势尼3-4号即可,不可过大,钩尖要利,钩条要细,以利中鱼。河钓宜用双钩,上下钩相距3-5厘米。铅坠宜用细保险丝,漂用小型流线形软尾风漂。半水调漂不加饵将漂调至平水,然后将保险  相似文献   

5.
范宁 《钓鱼》2008,(1):10-11
钓具配箭1.长竿,调性软,最好使用5.4米溪流竿或插节的鲫竿。2.细线,柔软(子线)3.细长身中号鱼漂(1)短粗漂身:相对迟钝些,不宜选用。(2)短细漂身:虽相对灵敏,但配重太少,不利长竿操作。4.选择钩条直径相对稍细的钩。  相似文献   

6.
我是个有十多年垂钓史的钓鱼迷,近两年冬天钓鲫小有收获,总结了几条不成熟的经验,与钓友们进行交流。 一、钩坠漂三者组合务求灵敏。我用的是伊势尼7号钩,保险丝做坠,5寸长的细羽毛漂,直径0.2毫米尼龙线。在钩线漂的组合上,由于漂细浮力小,所以坠就用得很轻。将漂调得露出水平两目时,鱼钩正好触到池底,我认为这是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北田 《中国钓鱼》2005,(9):30-30
3米海竿配可绕线30~50米的小型线轮一副,挂3~4米长,装有4粒散漂的钓线,主线直径0.285毫米,脑线直径0.235毫米,绑7~8号伊势尼钩,单双钩均可。  相似文献   

8.
竿长4.5~5.4米,硬调。主线3号,较竿长35厘米,脑线细一号,长13厘米上下。钩4号,用关东、伊豆、海夕等都行,系双钩,钩距3厘米。因开放鱼塘每日都有人钓,鱼较精滑,漂宜用反应灵敏些的1号台钓高脚瘦身细长尾漂,坠卷铅皮,便于调目加减。  相似文献   

9.
一、钓具 钓竿:4米以上粗细适中通长竹子一根;钩:用中号缝衣针烧红弯成;钓线:3米长中号胡琴弦1根;手掌大小河蚌壳一片;镰刀头一把(磨锋);直径6厘米,长5米以上较粗竹竿一根;内径1.5毫米,长2.5毫米细铜丝一截。 组装:把铜丝套入钩弯处,弦线一端绑钩,一端系牢在钓竿竿梢(不用漂坠),在钓竿尾端孔内插入两片长10厘米的竹片固牢(把蚌壳卡在其中,用以补窝  相似文献   

10.
一、渔具。抛竿3~5根,大漂,网篮外拴大钩4~6只,钩离网篮4~10厘米,脑线直径为0.3~0.4毫米,漂离网篮的距离40~100厘米不等,根据水深和气温的不同调整。通心坠。  相似文献   

11.
一、钓具:1.竿。6.3米左右的硬调碳素短竿。2.线。直径0.2毫米的优质单丝线,线长2.5米左右,线长了抗风性能差。3.钩。伊势尼4号朝天钩或伊豆等其他小型朝天钩。4.漂。星漂(六星、七星均可),立漂不适宜。二、诱饵。选用比重大的饵料,便于沉底,笔者一般用酒泡小米,粉饵不太合适。三、钓饵。选用大平二号鲜活蚯蚓,二指半为佳。装饵时钩尖留  相似文献   

12.
一、钓具:按个人体力、视力选用5~8米轻便长节玻璃钢手竿一支。 钩:6~8号长柄钩。 线:以0.2~0.25毫米为常用。固属长竿短线钓法一般一副线2~3米左右长。 漂:多用白鸡主翼梗,10~15毫米长5~7段。可灵活选配。 坠:用直径0.8~1毫米粗的保险丝绕于钩漂之间。重量以钩坠悬浮状态能压漂入水3~5段,脑线留30~50毫米,扭紧固定。 竿线连接:以方便快捷为好。可于竿尖约30毫米处,缠紧5毫米宽橡  相似文献   

13.
无坠钓鱼     
目前台湾钓法在大陆日益盛行,其许多优点是传统钓法不能比拟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如送漂或抖漂虽反应灵敏但幅度不大,再加上有时风浪大,漂离人远、视力等因素使得钓者常错过机会。我经过反复试验把台湾钓技稍改动一下,即不要铅坠,也可收到较好效果。现将钓法写下以供有兴钓友试试看。钓线用0.3毫米左右主线,不用子线,钩可根据所钓鱼嘴大小自选,漂选用直径1毫米左右的细柱漂或散漂,色彩要醒目,以便观察,钩、线、漂按一般方法绑在主线上即可。钓法如下:将饵料把钓包严,让饵的重  相似文献   

14.
水中串珠 一、制作。在洁白的鸟翎杆上选取直径0.3厘米左右的坚实部分,截取1厘米左右的小段14~15粒或18~19粒,穿在0.2毫米左右的细钓丝上,最后穿白色玻璃珠1~2个或安装小铅坠,末梢缚接线扣针,挂上了双钩,把另端绑在备好的钓鱼竿上,这套钓具就算制造成功了。 二、钩、漂、坠的调配。在钩上安装食  相似文献   

15.
多用钻圈架     
<正> 一、材料 1.28型自行车钢圈一付。 2.焊管:直径20~25毫米,长1.5米的2根。直径20~25毫米,长1米的2根。 3.钢筋:直径12毫米,与28型自行车钢圈直径同长的钢筋3根和0.3米的4根。 4.螺丝钉:2个。 5.铁丝:1米长1根。二、制作 1.用1米长焊管和钢筋(与28型自行车钢圈直径同长)焊接作底架。 2.用1.5米的焊管,在底架中间两侧立起来焊接,并用0.30米的钢筋焊接立柱和底架。  相似文献   

16.
使用长竿短线钓草缝,最让人烦 脑的事儿是解决浮漂问题。使用蜈蚣漂距离远些就不易看清楚,使用长身立漂入水困难出水还容易将漂折断。因此大多数钓友都使用短身浮漂。但短身浮漂的灵敏度不高,因此十分矛盾。我使用长身立漂钓草缝的方法是:用1厘米长细塑料电线外皮一段套在主线上充当漂座(漂脚粗可用气门心),漂座上端再套2~3毫米长一段气门心,浮漂插入漂座后将上端气门心套在视漂根部(见图),这样组装后浮漂与主线平行,在草缝中可直出直入,灵敏度也很高。此方法也适用于钓冰洞。望众钓友不妨一试用长身浮漂钓草缝@李世贤!呼…  相似文献   

17.
在野钓中时常见的一种竿线齐长、单钩直漂的钓法,是淡水手竿底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其基本组件一般为直径3毫米长200毫米直漂、直径0.20毫米钓线、钓鲫小钩、脑线长4厘米、铅皮卷线为坠。多数人将其钩坠漂调配为钩坠在水中的重力等于水对浮源的浮力,即钩坠未触底时漂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以粉饵作窝、面食作饵为例:垂钓时钩饵触底时漂顶微露于水平面,鱼儿吸钩抬头时浮漂上送。本人平时也较多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尚可,在浮漂上送时起竿,中鱼率不错。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也时有一些现象(浮漂反应)让人疑惑不解,其中之一就是有时…  相似文献   

18.
自制风漂     
风漂可分漂杆、浮力泡两部分。漂杆用干竹板劈细后精心削成,插入的部分应和漂座大小相当。浮力泡用白色泡沫塑料削成。先根据所需浮力泡的大小将其削成柱状,用缝衣针沿中心线戳透,拔出后再插入漂杆。然后用刮胡刀片或其他利刃细心地切  相似文献   

19.
冬钓七招     
第一招 钓具要小巧灵活 钓谚云:“冬钓三大巧:竿长、线细、鱼钩小。”手竿宜长,以5.4~6.3米为好,因寒冬钓点离岸边较远,竿长才能钓远处、水深处。渔线宜细,以直径0.1~0.15毫米为宜。鱼钩宜小,以进口的4~6号钩为佳。此外,铅坠宜小而重,将粗保险丝锤平、锤薄,剪成小长方形裹在渔线上。浮漂宜用细小漂,以“七星浮漂”的3粒为好,一粒在水中、一粒在水表、一粒平躺于水面。这样小巧灵活的钓具,  相似文献   

20.
用自行车胎气门心胶管制作的漂座,虽然简便可用,但由于提、甩竿动作猛,惯性力大于摩擦力,造成漂座沿线位置移动,严重时得频频调漂很麻烦,影响正常垂钓。现介绍一种制作防滑简易漂座的方法。1.取一条3毫米厚的橡胶板边条,剪成3毫米宽、5毫米长略去棱角近似圆锥形塞子备用;2.将主线一端纫人小号锈花针鼻儿,然后顺着备用塞子长度方向穿刺过去,并留在主线上;3.取一段25-30毫米长自行车胎气门心胶管,顺着主线将橡胶塞子小端塞人,一个防滑简易漂座即做成。垂钓时将浮漂插入,漂座与主线间摩擦力较大.可以避免漂座滑线。漂座防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