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地位淮南教师进修学校高原现行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是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就是以语言塑造形象的审美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间接性等特点。朗读教学,即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和...  相似文献   

2.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12,(28):27-28,60
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日显重要,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认识社会和人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突出其政治思想性,造成了文本意义解读的概念化、单一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而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生活、揭示社会和人生的,形象本身的内涵具有复义性、丰富性,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打破传统,走出单一化、概念化的死胡同。本文将通过对文学作品具有的复义性特点的论述,提出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复义性阅读,鼓励学生对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作独特的、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称谓隐藏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动态,理解文本中深刻的思想意义。以解读人物称谓隐藏的信息作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的切入点:解读人物称谓类型化特色、隐寓的性格命运、替代称呼背后的深意、彰显的高超技艺,从而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信息源、制作过程、传播手段、储存代码、审美需要、结构变异以及汉语的特殊诗性性质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印证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存在的客观性.初步探讨了模糊语言的修辞意义,以说明模糊语言的特殊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现行的语文教材选入了不少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就是以语言塑造形象的审美性,包括形象性、情感性、间接性等特点。朗读教学,即通过音像器材、教师、学生的朗读,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这种教学活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小学生汲取文学营养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受到自身的性格、生活环境、兴趣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呈现多元化。本人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晓婧  汪田田 《海外英语》2012,(21):125-127
《红楼梦》,因被视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学者们殚精竭虑,已从众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但从模糊翻译角度出发对文本的关注度并不大。因此对文学模糊的翻译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两种基本的模糊翻译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解读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希望能对读者和译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这部作品有些许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志 《成才之路》2009,(32):I0014-I0014
阅读教学中。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文学作品的鉴赏阅读,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又加之学生阅读“前理解”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对文本产生各自不同的见解和感受,解读呈现多元化,其中有些见解是创造性的,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呈现的这些信息。正是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复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9.
言志峰 《海外英语》2012,(11):45-47
双关语因其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而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修辞手段。英汉双关语分别蕴含着英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文学作品、广告等文体中的历史地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有助于正确理解双关语的修辞效果,更好了解英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内容对中国书籍出版社《野性的呼唤》中译本进行研究解读.研究发现,生态翻译学理论和译者主体性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三维"转化要求可试图从语言层面连贯性、逻辑层面合理性以及文化层面理解性等角度对文学作品的译文主体性进行评价与解读,最终期望以更加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美的现象进行归纳分析,认为人体美、运动美、课堂教学形式美和精神美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出发,提出应采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意境美,是联系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注重贯穿意境美这一元素极为重要。这对于解决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教学中的困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通过探讨意境美的教学方法,实现美育的目标,并且在古今文学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古代文学教学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可以启真,又可以储美,能使受教育者丰富知识,涵养美德。文艺作品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创设审美情境,品味语言美,挖掘形象美。科普作品中的审美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现象的奥妙美和科学精神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美育又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美、感受美、审视美、创造美、表达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阅读开展美育,使学生充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挖掘一般的文章中所蕴涵的美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诵读文言,领悟作品的声韵之美和感受作品的情境.  相似文献   

15.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中大量使用修辞格,使之精练简洁、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16.
教学隐喻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广受关注,其重要原因在于教学隐喻中蕴含着形象、张力、空白和多样等诸多美的因素。丰富的美触动感知、激发想象、牵动情感、促进理解,常常给人美的享受。依据美与真的二重维度,可以将教学隐喻审美分为美在"肌肤"、美在说服、美在认知、美在求真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数学美在初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对数学美的具体挖掘和运用.它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课程教材中隐藏的数学美的挖掘和在初等教学学习中对教学关的运用.文章以圆锥曲线教学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客家民间故事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能够为客家研究和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优质的乡土教材资源。挖掘客家文献中的特色资源以建设CALIS三期数据库,以实现对客家地区稀缺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立美育人属性的确认 ,提出语文教学审美化课题 ,简要分析了达成语文教学审美化的立美要素 ,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着手 ,描述了审美化教学的立美操作过程。试图用美学的教育观为教育及语文教学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在诗歌类旅游文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去感受诗歌类旅游文学作品之美;作为旅游(导游)专业的学生,更可以将这种美的感受带给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与游客共同分享景物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