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的典型旱作区。历史上的毁林垦荒,破坏了自然生态,地表植被稀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影响这一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水患的主要根源.目前,党和国家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黄土高原。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珠江在《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中建议:在黄土高原实施“以沟坝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 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1.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无关的因素是 (   )A .夏季多暴雨       B .黄土土质疏松C .植被破坏严重D .春季多大风2 .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的耕作方式和措施是 (   )①改坡地为梯田 ②休耕 ③沿等高线带状耕种 ④在田地的边缘营造防护林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3.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 .深居内陆 ,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水旱灾害频繁B .水土流失严重 ,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C .植被稀疏 ,土壤矿物质贫乏D .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 ,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4 .每年黄土…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植物生态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植被建设中的科学问题,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科研项目,在植物水分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土壤一植被水分生态、植被-侵蚀互动生态效应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我指导了17名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也深深体会到研究生培养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的科研工作持续发展密切结合的,下面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科研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统计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地质、地貌、植被、降水及人为等因素进行剖析,并根据目前状况,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人为经济活动影响的加速退化史。天然植被的生态群落受气候和立地条件的影响简单而脆弱。封育治理是天然植被群落恢复和生态修复好转的有效途径。封育治理必然是人为参与下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与覆盖(LULC)变化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南方丘陵区人口密集,但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90年代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急剧环境变化.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以1990年、2000年两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植被和建设用地信息,通过反演植被覆盖度,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级处理,获得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等级分布图,最后,通过对比1990年和2000年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等级图获得了研究区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演变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年内研究区建设用地发生了显著扩展,扩展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阳市区周边,扩展区总面积为237.34km2;植被恢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区域,植被退化区位于研究区西端以及衡南县、祁东县和常宁市等3县市交界的湘江河谷地带以及南部的山区;城镇扩展区内植被退化严重,植被退化面积达到166.84 km2,占城镇扩展面积的比例为70.30 %.  相似文献   

8.
宋夏战争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逐渐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造成这种环境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续近百年的宋夏战争。从战争期间草场焚毁和森林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宋夏战争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变化,得出宋代是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一个关键转折时期,而宋夏战争对植被的破坏又是造成这种转折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9.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演示、理解、感悟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更好地揭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成因。文章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模拟实验为例,采取分组实验形式,探索植被覆盖率、坡度、土壤性质、降水强度等因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从而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以此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统计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地质、地貌、植被、降水及人为等因素进行剖析,并根据目前状况,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例1 《黄土高坡》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词中包含的地理知识有:(1)地形,即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2)季风,即典型的东亚季风,冬季刮西北风,夏季刮东南风;(3)生态环境,即黄土高原植被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段 ,据记载 ,从原始社会直至明清 ,这里分布着良好的原始植被。然而随着人类对物质和财富的野蛮追求 ,植被急剧下降 ,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使山西变成名符其实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了。绿色的衰退 ,导致气候多变 ,自然灾害连续不断 ,常常是风沙并起 ,黄土飞扬 ,十年九旱 ,一年有雨不是涝便是雹 ,还流失了本就不肥沃的水土 ,引起土壤贫脊 ,可耕种面积锐减 ,水资源匮乏。以农业为主的山西仍处于贫困或半贫困状态 ,占优势的煤炭资源被肆恣开采 ,使已经破坏的山西生态雪上加霜 ,稍有起色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生态的极大破…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植被与城市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植被是城市里覆盖着的所有生活植物的总和.城市植被具有结构单一,生存环境和区系成分被特化,格局园林化,演替偏途化等特点,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城市植被大至可划分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三大类型.城市植被覆盖率与城市建设、城市化及人类活动强度有着密切关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4.
一、试题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土高原M河流域(位置见图1)曾水土流失严重,之后人们在该流域的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图2),并在鱼鳞坑内栽种植被,大大减弱了地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作用,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治黄科技信息》2004,(5):16-17
科学时报消息:黄土高原、长城内外农牧交错区的广大草原,在连续3年大旱的情况下,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破坏。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复,其长势是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种全新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变化比较剧烈.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陆地水进行了探索.认为黄土高原上的陆地水的变迁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地表水不断减少,二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三是陆地水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世纪以来,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质地理面貌就受到国内外诸多自然科学、历史学专家的重视((1))。在实地考察中所看到的黄土遍野、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等现象,早已被纳入自然演化、环境变迁等研究领域之中。进入21世纪,学界相关研究将环境变迁作为新时代重要的科学命题之一((2))。其中,复原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过程,揭示研究区内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遂成为构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关系的关键表达。  相似文献   

18.
乐山市城市绿心植被景观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乐山市城市绿心植被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着手,强调绿心植被建设应充分实现其生态功能,实现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从分析绿心植被的景观作用着手,强调景观建设应与乐山大佛景区和峨眉山景区相呼应,森林植被建设应定位于恢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提出乐山城市绿心植被建设应以恢复常绿阔叶林为主,同时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光生态农场、运动植被的复合型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9.
《治黄科技信息》2004,(3):12-13
在2004年5月14日在甘肃西峰召开的“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及监测工作会议上获悉,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为了加快“模型黄河”建设步伐,正式启动“模型黄土高原”建设工作,是按照水利部批复的《“模型黄河”工程规划》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上党盆地地处黄土高原 ,由于历史上的连年战乱、毁林开垦、近期人口膨胀等因素 ,使广大地区天然植被遭到反复破坏 ,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调查结果表明 :10年间该区土地、森林、草地及湿地的生态功能退化 ;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