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巍山彝族丧葬文化是其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它较完整地保存了该地彝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巍山彝族丧葬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点和显著的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2.
徽州丧葬仪式音乐的用乐程式与其信仰观念和仪式行为密切相关.它的用乐程式既有一词多曲、一曲多用固定因素,也有根据具体仪式过程而灵活随机选择曲牌种类的非固定因素.文章选取歙县岔口镇丧葬仪式音乐作为田野个案,结合音乐形态学、民族音乐学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的研究理论来剖析徽州丧葬仪式音乐功能与作用,通过研究丧葬事项和音乐事项、...  相似文献   

3.
4.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哈尼族支系分布最多的地区,其中卡多支系人口最多。生育、婚礼、丧葬是卡多人人生礼仪中重要的仪式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卡多人对待人生礼仪已经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在这些特殊的仪式中充分彰显着他的文化特征。本文对卡多丧葬仪式中音乐的考察研究是将音乐置于仪式情境中,结合当地人文背景、风俗习惯将其音乐作为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特色。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音乐沟通、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并且高于我们的生活的特色音乐,在民族交流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扬,本文特此来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现状、特征和发展等方面,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民族音乐并且大家共同来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6.
丧葬礼礼仪风俗与丧葬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浓缩和反映,通过对先秦赵国丧葬观念与丧葬礼俗,居丧制度与居丧生活,陵寝与墓葬制度,谥法等内容进行研究,勾画出这些丧葬风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出赵国丧葬文化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位于我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的白族人民,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从元末明初起,他们的老祖先就来到了这里。虽然历经风雨,而且白族人民也与当地的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但是他们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因此,通过对芙蓉桥白族乡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的考察,能够分析丧葬仪式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丧葬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丧葬仪式中,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湾潭镇土家族研究对象,民间佛教音乐为背景,丧葬仪式作为突破口,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工具,力图从音乐角度,针对仪式本身对民间佛教音乐作详细解读,并由此探索民间佛教仪式音乐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其传承保护。本文采用资料文献互证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间佛教音乐在丧葬仪式中的应用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的丧葬礼俗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允许棺葬 ,到提出“禁止棺葬” ,最后放弃这一政策而屈从于传统势力的过程。太平天国的丧葬是中西文化折衷的反映 ,既具有西方基督教的色彩 ,又具有中国浓厚的传统色彩。在一个久以礼教立国的社会里 ,丧葬文化积淀着特殊的伦理文化 ,因而太平天国丧葬礼俗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表现手法独特,突出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关的统一。同时蒙古族音乐又是我国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民族音乐增添了浓重的色彩,因此如何将其传承和发扬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音乐传承教导之法基本上是沿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其中我区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更是没有科学完整并成体系化的模式。依据我区的实际,从多维横向拓展、革新、完善蒙古族音乐的架构,使我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最终形成良好的蒙古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丹江口市民俗活跃,其丧葬仪式与音乐较多保留了传统,乐班作为音乐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与仪式的关系密切,主、客乐班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下的地方性互助精神,使仪式及所包含的音乐在相互结合中体现出明显的功能,某些程序体现出楚文化特点,这些都在个案调查与叙述的双窗口视角中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12.
侗族丧葬仪式是侗族人民的一项重要人生仪礼,它的内容和形式与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侗族社会的民间传统习俗文化。仪式音乐作为丧葬仪式的组成部分,在仪式过程中担负着不同类型的角色,有赞颂亡者功德、沟通人神对话等媒介的作用。解读龙额侗族丧葬仪式音乐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对了解和研究侗族丧葬仪式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丧葬风俗中的古礼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传统化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今天的古礼研究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更当有所发展,因此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试图从江西民间风俗中寻找出流失于野的古礼遗痕,了解研究古礼做一初步探索,并以此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及这些民俗对今天江西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传承基地。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用一种更广泛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及传承。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阐述,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师音乐专业构建具有特色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首先要把握好江西民间音乐的起始与发展特色等理念,以国家正式出版的江西地方音乐书籍资料等为依据,构建出江西民间歌曲鉴赏、江西民间器乐曲鉴赏、江西戏曲音乐鉴赏、江西曲艺音乐鉴赏四类课程.这四类课程在内容上既概括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的各种类型,又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层面音乐的特色,因而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黄林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6-127,140
二次葬是一种古老的葬式,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仍在壮族及其周边民众中流行。本文运用考古学及民族学资料,从地理、政治、民俗等方面对二次葬及其在壮族地区留存原因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之一就是有着民族特色的丧葬文化。这一民间文化延续千年的传统礼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时代与人民。在时代精神与博大的哲学及宗教信仰的相互交织中,丧葬文化背后的陵墓雕刻也丰富多彩,折射着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云南盈江户勐傣族的丧葬礼仪详实调查,在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傣族以自身的认知为根本所构建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文化,从民族丧葬习俗中可以探视出其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其成员的日常行为方式。哈尼族丧葬习俗具有重视祭送死者亡灵回归祖先故地、凶死与善终的严格区分、浓厚的迷信色彩、普遍盛行"哭丧"、重杀牲祭灵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释氏辅教用书《冥祥记》记载内容较真实,文中记载了死而复生的事件,从中可见当时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同时还保存当时的殡殓习俗,反映出晋宋之际殡殓时间通常较短,但很多时候因身暖而多日不殡殓,而殡殓仍用棺含之具;再者,文中提供了死后还魂方式以及人死后要设斋转经等习俗;最后简要介绍了葬法。这些内容简要勾勒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