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最早的自撰墓志铭河南省开封市委省电台记者站阎永复古代人死后埋葬时,封土隆起的叫坟,平的叫墓。埋于墓前或墓中的石碑称墓碑。而墓碑上的志墓文,叫做墓志铭。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记述死者姓名和生平的为"志";用以对死者的赞扬和悼念的叫"铭"。墓...  相似文献   

2.
松溪发现最早的“交通法规”魏农,陈有仁最近,闽北山区松溪县在渭田乡溪尾村发现一块宋代开禧年间交通法规石碑。这是该县近年来在旧县乡交溪码头、渭田乡竹贤村发现相似两块交通碑之后,发现的第三块记载我国最早、最完整交通法规的石碑。松溪县地处闽浙赣三省交接地,...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夫人     
“夫人”一词,是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它通常出现在外交场合和书面语言中。但在我国古代,“夫人”除有表尊称(如《战国策·韩》:“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白金,持以为夫人粗粝之费”,其中“夫人”即严遂尊称聂政之母。)外,它的名称还随着丈夫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据...  相似文献   

4.
威廉·巴特勒·叶芝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授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说中指出,他其实应该与约翰·米林坦·辛格和格雷戈里夫人一起分享这一最高文学奖赏。当时辛格已去世十四年了,格雷戈里夫人尽管已达七十一岁高龄,但她还象以往一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叶芝的这番话很难认为仅仅是一种谦辞。当然,叶芝接着在其演说中把格雷戈里夫人描绘成一个“被年迈疾病所困扰的老妇人”(格雷戈里夫人在她的日记中抱怨叶芝“甚至没提到她与年迈疾病作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又否定了他对格雷戈里夫人的赞美之词。但是,即使叶芝对格雷戈里夫人在文学上成就的称颂确有夸张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425年左右,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高地上竖起一座面向大海的新坟。墓前石碑上刻着如下铭文:“此墓收葬吕克瑟司之子希罗多德的骸骨,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在多里亚人的国度里长大,但是为了逃避无法忍受的流言蜚语,他来到图里奥伊,并最后长眠于这里。”这位客死异乡的人,正是因创作《希腊波斯战争史》(简称《历史》)一书而名扬古今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古罗马时代就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似文献   

6.
蒋宗汉评述     
赵静 《大理文化》2006,9(5):52-53
大理古城玉洱路街面北侧,有一座幽静的南北向小院,门口立着一块约一人高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蒋公祠”的字样。古城居民都知道这儿在解放前又被称为“鹤庆会馆”。“蒋公祠”因何而来?这要追溯到近代鹤庆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蒋宗汉。  相似文献   

7.
刘辉 《寻根》2008,(5):22-27
墓祭,即在墓地祭祀祖先的亡灵。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地和甘肃齐家文化墓地,都发现了墓祭的遗存。殷墟妇好墓与春秋战国墓也发现有建筑遗迹。《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是文献中对“祠堂”一词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 《中国文化》2004,(21):14-17
1986年至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报告《包山楚墓》已于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墓中大量竹简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简文的纪年,有下少学者讨论,发表了一系列意见。这些纪年的最后一个,是“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岁”,  相似文献   

9.
邸永君 《寻根》2003,(6):96-98
《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意即于丧葬之事必审慎认真对待之,以缅怀祖先之功德。墓碑与墓志铭,乃与丧葬密切相关之制作,为“慎终追远”之重要体现,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领域内地位突兀,影响深远。先谈谈墓碑。广义而言,碑乃所有文字刻石之总称,包括刻石、摩崖和墓碑等数种形制。考碑之起源,最初为古时立于宫庙前,用以识测日景(影)及拴系牲畜之竖石。后渐有于其上镌刻文字者,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亦用于镌文告,以昭传布。秦代及以前皆称刻石,汉以后称之为碑。而墓碑者,则专指立于陵墓地表之碑,于墓前墓后者皆有之,而矗于墓前者居多。上刻墓主之姓…  相似文献   

10.
在新平县五桂山后的平甸乡牛肩头坡山丫口.现今屹立着一座高3米多、宽2米零,形壮如一座石门有台基,门内有一块整体石碑,整座“诰封碑”用尚好沙石,手工精刻而成。方形的石柱、石墙、石瓦。此碑座西朝东,端正庄重,门内可容纳两人下棋有余。碑清楚(见附图)。  相似文献   

11.
1972年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考古发掘证明,马王堆是西汉早期长沙国丞相、 侯利苍家族的墓地。2号墓是利苍本人的墓(公元前186年),1号墓是利苍妻子的墓(公元前168年以后数年),这在学术界已得到一致认同。但是对于马王堆3号墓(公元前168年)的墓主是谁,存在很大分歧。一说是第二代 侯利 的墓,另一说是利 兄弟的墓,已争论十余年。最初《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中提出马王堆3号墓的坟“是利 的兄弟”①;《马王堆汉墓》的作者也认为:“三号墓…  相似文献   

12.
黄锦前 《中华文化论坛》2023,(3):172-180+192
陕西甘泉县柳河渠湾金代壁画墓甬道壁人物画的老者,很可能系当时流行的戏曲故事中人物“李孛士”形象的写意画像,而非建墓工匠。志丹县王新庄金代壁画墓中所题唐代白居易的《天可度》、宋代释慧元的《颂古四十五首(其一)》及无名诗主旨相同,表达了“天可度,地可量”而“唯有人心不可防”的绝望和无奈,以及寒来暑往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无名诗系杂采当时民间流传的旧诗而来,或有所本,已亡佚不存。墓主可能是政治上失意仕途不顺或有严重挫折的士人,这几首诗系墓主生前心境的写照。二墓出土的实物与文字资料,充分揭示了相关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生活在金人统治之下汉族士绅仍心念中原胸怀天下的心态,对认识宋金时期西部地区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皆有重要意义,对中古时期文献学、文学史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云涛 《寻根》2010,(1):136-141
<正>天下石室第一墓我在商丘讲学期间,在商丘师院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梁王汉墓。西汉梁国王墓群散布在豫东永城市芒砀山诸山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保安山主峰上的梁孝王刘武及夫人李王妃墓,山的东南角被叫做立山头的地方是梁共王刘买墓。导游带我们首先看的是有"天下石室第一墓"之称的李王妃墓。  相似文献   

14.
墓志铭是指墓碑上诗体或散文体的铭文。国外许多文学家的墓志铭 ,或幽默 ,或抒情 ,别有情趣。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逝世后 ,葬在故乡斯特拉特福镇的教堂附近 ,他的墓碑上刻着他临终前撰写的诗体墓志铭 :“看在耶稣的份上 ,好朋友 ,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魂 ;让我安息者得上帝祝福 ,动我尸骨者定遭亡灵诅咒。”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活到94岁 ,是世界文坛上少有的长寿者 ,他为自己选定的墓志铭极富幽默情趣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 ,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于1822年在海上遇难。人们为他镌刻的墓志铭引用了莎士比亚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颇繁,上海对外演出市场已逐渐形成。仅以1992年为例,上海派出的演出团(组)达76批。其中,派往日本的有18批,派往美国的有5批,派往香港地区的有10批。这一“特殊市场”,为上海文化艺术跨出国门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开辟了一条可运行的轨道。市场“倾斜”之利弊目前,上海最大的对外演出市场在日本。自80年代末至今,上海每年派往日本的表演艺术团(组)均在10多批以上。其数量,在上海派往各国(地区)的表演团体中占据首位,在全国各省(市)欢往日本的表演团体中亦名列前氛祛种向日本的“倾…  相似文献   

16.
清忠谱     
魏华 《滇中文化》2007,(4):57-64
风光明媚的苏州虎丘山下,苍松翠柏掩映着古老的墓茔。洁白的汉白玉碑坊上,镌刻着“义风千古”四个大字,这就是明代有名的“五人之墓”。古墓下掩埋着义士的英灵,历史上流传着他们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柏林村柏林坝是宋朝理学大师张拭的祖墓所在地,园内的<武都居士墓铭>和<宋贤良张公碑>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土和光绪十九年翻刻的,是研究宋朝绵竹张氏家族及其核心成员张紘、张成的珍贵材料,但二碑在流传或翻刻过程中出现一些让人费解的问题,其中碑文的现存几种版本,文字差异颇多且大.重建"5·12"汶川大地震摧毁的<宋贤良张公碑>,或重刻<武都居士墓铭>当充分吸取已有研究成果,参校多个版本,借以纠正过去翻刻之误.世代相传"柏林三墓"为张拭高祖张文矩、曾祖张紘、祖张成之墓,而实际墓主当系张成及其夫人计氏、赵氏夫妇三人.  相似文献   

18.
与卡尔·桑德堡之女的一次会面孟宪忠1988年金秋10月,我应邀抵达北卡罗莱纳州的阿什维尔,出席全美首届卡尔·桑德堡学术讨论会。负责接待我的美国朋友帕克斯夫妇,到机场迎接,并在他们像似艺术博物馆的二层楼房里,热情款待了我。女主人贝蒂·帕克斯夫人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19.
正请人为逝者撰写碑文及墓志铭,在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内容一般包括墓主家族渊源、生平事迹、时人评价等。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砭俗》中说:"墓志始于六朝,碑文盛于东汉。"当然,这些文字,尤其对墓主的评价,往往是溢美之词,碑文因此被称为"谀墓文"。尽管如此,这些石刻文字仍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一些真实的内容。墓主的籍贯、家世、履历等一般都是可信的,名人的碑文或墓志,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梧桐花乡国公府村的山野上,巍然屹立着一通巨大的汉白玉石碑雕刻,它就是著名的元代张氏先茔碑。石碑高563米,宽1.35米,厚0.对米,碑首正面篆书额题:“大元敕赐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蓟国公张氏先茔碑”。碑首背面为八思巴文,内容同前。碑身正面为汉字楷书,字体端庄雄健,共39行约2000余字(满行100字)。碑文的书写者即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大家、西域人康里■(公元1295-1345),这是他传世字数最多的正楷作品。在碑身右侧,刻有“大都西南房山县独树村经山铭石”字样,表明石碑是在今北京房山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