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有的学生怕做数学作业.这是一种常见的个别现象.是一些教师不能原谅的事。教师一般会认为学生懒惰.或是不负责任的家长造成的.所以总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不是把他们臭骂一通,就是打电话告知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教”.要么搞一些恐吓政策.“明天再不做就不要来上学”“放学前不补好作业不许回家”等等.迫使学生不敢不把作业做完。  相似文献   

2.
最近.小学生“八股文”引起众多评说.更引起广大教师的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八股文”贻害不浅.特别小学生只会一两种写作模式;但也有人肯定“八股文”。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小学生“八股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于坤 《考试周刊》2010,(22):122-123
身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英语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条不紊”地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地听讲和记录,但就是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有“激情”的英语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也要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学生上课听得懂,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备课与上课上下足了功夫,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听懂了课,但未必就会运用知识去做题.因为“听懂”与“会做”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从“教”的方面来说.我认为,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教师“以教定学”.教师在讲课时以自己的机械指令,过度牵制学生...  相似文献   

5.
旷玉萍 《云南教育》2002,(31):48-48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不习惯于听学生“讲”,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和问,面对学生的问和答则不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这对教学实在不利。一方面失去了最佳教学时机,另一方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不喜欢“张嘴巴”。我认为教师重视学生的“问”和“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讲”。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话不再是圣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就像“牧羊人”,学生就像“羊”,“牧羊人”要给“羊”找…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当中,教师经常被告诫要舍得“放权”,反对教师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要敢于和善于放手让学生去做,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创精神。否则。凡事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则会“惯坏”学生.抑制学生的创造潜能,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然而,这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有些事情教师还必须得“事必躬亲”“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有损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的活教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出什么样的学生”,此话不无道理。因此,我认为,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会给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以“为人师表”的形象去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6,(1B):19-19
吴晓林在《教师博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道之“尊”.一是尊重学生.二是尊重家长,三是尊最自已。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或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对学生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
作文应该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但很多时候,教师会忽视这个现实,做出越俎代庖的事劳神费力地从各方面寻找自认为很好的文题,让学生写,写完后批改。批改后再利用作文课进行“演讲”式的点评、分析。教师总是从“应该”的角度去判定一个题目,去认为学生能否写好,但结果却是学生教师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齐小健 《河北教育》2005,(10):10-11
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感情投向‘好”学生,而往往对“问题生”抱有偏见,甚至反感。其实这些‘好学生”也只是学习成绩比较好,其他方面未必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和老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不正常的情感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认为,负责任的教师.应做到对“问题生”特别深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尹 《广东教育》2006,(1):67-67
做了十几年老师,什么名利都没沾到.却落得个“问题教师”的名声。这名既不是学生取的,也不是同事诬称的.而是一些煞有介事的领导“赏封”的。知我者.有时还会揶揄地说.做这样的“问题教师”真不易.需要勇气.难能可贵!不知我者会误以为,我为师品不端.行不正.或是身心残障.不健全。  相似文献   

12.
陈玉 《甘肃教育》2013,(20):43-43
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题。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于提高.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觉“吃不了”。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或反感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14.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这是加里宁在《教师报》编辑部所召开的城乡优秀教师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一句,可见教师的威信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段教师也都注意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许多教师却常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其重要的原因是当从者不从,当忌者不忌.当从者且不论,只谈忌者,简言之“六忌”.一忌不负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松松垮垮,不负责任,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叶圣陶在《国文教学》中说:“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  相似文献   

1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我认为,严禁体罚学生不等于取消“惩罚教育”,体罚和“惩罚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适当来点不同于体罚的“惩罚教育”.不但会纠正学生的错误、转化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会成为一种动力.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为教育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但欲使“惩罚教育”发挥作用.应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课《小猴子下山》,讲小猴子下山一趟由于三心二意,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着手回家。有位教师在学生学完课后“独辟蹊径”地引导学生:“小猴子真是一无所获吗?它能得到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猴子会总结经验。后悔当初不应该三心二意。这正是本的教育意义。但教师似乎不太满意,又追问道:“没有其他不同的想法了吗?”于是终于有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师必须从“统治”课堂的“神坛”上走下来,努力转变角色,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才会真正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可是,教师的角色究竟该如何转变,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上,比如,做“引路人”、“合作者”,到了具体环境中,仍较为模糊,不自觉地又变回了原样。我认为教师角色转换关键是先做好“学生”。这里的“学义:生”,有着两个方面含义:第一,做一名虚心的“学生”。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如果我们死抱着原有的一套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不变,必然会跟不上时代…  相似文献   

18.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它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情况。因此,教学教研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围绕(服从)着考试这位“指挥官”进行运作。“指挥官”指挥得当与否,直接地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本人认为,现阶段考试这位“指挥官”很不完美下面,谈谈本人两点见解,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喜欢数学.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教不好。如果学生遇上笛卡尔.个个都会对数学感兴趣,”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日前来到北京十一学校,与师生座谈学数学的体会与方法。林群认为,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教师和教材,教师过多地重视数学技巧训练,教材偏重于证明.而不重视创新发明.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为考试学数学,离开学校就远离数学。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