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和平 《云南教育》2005,(35):43-43
有人说,“全面发展”是个伪命题,想用唾沫淹死它。我看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2.
“说道”和“说到”是两个读音虽然相同,意义却大不相同的词语。“说道”中的“说”和“道”都是“说”的意思,是个同义复词,意思就是“说”;而“说到”,严格地说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说”和“到”的组合,意思是指把话讲到了什么地步或当话讲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说话内容后面往往要跟上“的时候”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正因为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远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探讨的。笔者只是在某刊物的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个值得商榷的见解,提出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供研究讨论。 这篇文章中说:“毛主席的讲话中历来提德、智、体全面发展,这跟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是同一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三大差别以后人的全面发展,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做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方针中的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这些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减负”,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减负”道路崎岖漫长,困难重重,但可以肯定地说,将学生从当前如此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其趋势不可逆转。“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课业负担,是指减轻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由于滥订资料和补课给家庭造成的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不必要的学生负担,但不是说学生学习不要负担,“减负”绝不是减少和取消必要的测验和考试,也绝不是降低对学生学业的应有的要求。“减负”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  相似文献   

5.
书法的传统与正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书法创作 ,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细究起来“传统”可分解为两个意思 :一是“书法的传统” ,另一是“传统的书法”。两者显然是两码事。大家在许多问题上的争论 ,都与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把两种意思混淆有关。我们就分别从这两个概念说起。一、先说“书法的传统”“书法的传统”是指一种精神的东西 ,是指存在于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而且也是仍在发展着的一种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 ,它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而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东西。它与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有关 ,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人传统、文人精神有关。它…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成人教学法的讨论中,我觉得讲解法蒙了不白之冤。讲解法,又被称为报告式。报告式与讲解法一个意思,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都是老师运用讲解的方式传播知识。这种方法不能说已经十全十美了,不可有更好的方法来代替它了。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它在古往今来绵延不断的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能不看到它在成人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广泛性。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这里的“传”、“授”、“解”,不是主要靠讲解的方式来进行的吗?即如在今天的青工文化补课中,时间短,任务重,容不得四平八稳,按部就班,这种特殊性就更需要以老师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动作,可以同“打”字联起来。比方“打毛衣”,这不是跟毛衣过不去,非把它好好揍一顿不可;也不是打倒这毛衣,不是打烂它,打碎它,而是恰恰相反,要把毛线编织成毛衣。文绉绉的说法是:“编毛衣。”但人们宁可说“打毛衣”。“打草鞋”的“打”,同这类似,不是跟草鞋作对,而是用草“编成”鞋子。能不能依此类推?不能。人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除非你指的是编织毛线裤)。可见“打”字有点“神奇”味了。“打酱油”——这里面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制酱油,而是“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  相似文献   

8.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理论。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讲的不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是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不是指消灭造成个人片面发展的旧式分工或资本主义的分工,而是指消灭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班主任专职化的理论研究似乎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各地都有专注于班主任专职化研究的个人团体,刊物也刊出了许多班主任专职化的研究成果。其实,中小学“班主任专职化”是个伪命题。既然是个伪命题,那么,许多人有关班主任专职化的研究工作都是徒劳的。中小学“班主任专职化”为什么是一个伪命题呢?  相似文献   

10.
三本世纪上半叶在美学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克罗齐的直觉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超过了移情主义学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本来是没有什么主客体关系好讲的,因为其宗旨在于对人的潜意识进行心理分析。不过,当它涉足美学之时就不能不关系到审美活动,所以还是有个主客体关系问题,不是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性欲升华”说嘛。在这方面我们就不必去多说,不过迈过弗洛伊德的美  相似文献   

11.
对﹃不能不﹄的再认识海南省琼海市加积中学卢传福《现代汉语八百词》说到“能”时指出:“‘不能不’表示必须、应该。不等于‘能’。”并举例分析。徐逢春先生认为这一说法“不够全面”,然后对这一语言现象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告诉我们“不能不”除了表示必须、应该外...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说它是当务之急,是因为在未成年人当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说它是长远之计,是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关乎科学发展观能否转化成光辉现实的一个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少了这一部分人,难以谈“以人为本”!我们说“全面、协调”,应当看到未成年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不协调的一面。青年与老年之间尚有代沟。不解决这些问题则难以“全面、协调”。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真正能延续下去的不是别人,只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优势就在一个“未”…  相似文献   

13.
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哪一个最伟大?我说肯定是孔子。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哪一部最重要?我说肯定是孔子的《论语》。做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不读《论语》。但它不是“圣经”,不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不是宗教信条。它只是孔子在同他的学生们上课闲谈时说的话,学生们随时记下来,凑在一起就成了这本书,想不到它流传了两千多年,一点也没有过时,也许还会流传更多的年月,因为它充满了真诚和智慧,的确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4.
尊重文艺自身规律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①,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能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②这是邓小平同志198o年1月就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一段讲话。它在文艺界可以说已是家喻户晓了。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又强调文艺不能脱离政治,确实是处理两…  相似文献   

15.
启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说: 所谓字体,即是指文字的形状,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指文字的组织构造以至它所属的大类型,总风格。例如说某字象什么形,指什么事,某字是什么形什么声,或看它是属于“篆”、“隶”、“草”、“真”、“行”的那一种。其二是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第四个问题中提出关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马克思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他还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其意即指“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其发展也县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7.
“战略”是一个军事名词,它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全局性的筹划和指导。我们今天来研讨语文教学的发展“战略”,我想有两点是不能忽视的:①考虑全局,不能不考虑到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②考虑一定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发展趋势,不能不预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只是换个说法,并无新意。诚然,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在方向、目的、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说,素质教育也不是违反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目的另搞一套。但是,全面发...  相似文献   

19.
班级管理事无巨细,都关大局。它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和前途,也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声誉和未来。所以,对班级的管理不能不讲究艺术。一、方圆统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应该讲一点“方”与“圆”的艺术。所谓“方”,是指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原则;所谓“圆”,是指工作的策略、情感。班主任工作要求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公正无私,威严正统,奖罚分明,似乎有点“铁面包公,不通人情”,令学生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愿望,和学生“打”成一片,虽…  相似文献   

20.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中师语文教学观,那就是:在培养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应当努力侧重培养发挥学生个体的“一技之长”。  我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是从中师语文教学的角度,即是指“努力使中师生在听、说、读、写、教几种能力都获得全面发展提高。”“一技之长”是指这几个方面的部分特长或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长,如有“说”的特长或“写”的特长等。在当前大力探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热潮中,中师语文教学对侧重培养学生个体“学有专长”似乎有些忽视,在思想认识上也似乎有些模糊。我想如果能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