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OECD组织将财经素养测评纳入PISA测试中,旨在考察青少年的财经知识水平、财经行为能力。俄罗斯于2012年参加了首次PISA财经素养调查,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提高公民财经素养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经验为我国开展全民财经素养教育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而财经素养逐渐成为新时代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文章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小学开展的财经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阐述通过系统培训、加强资源整合等措施,可优化财经素养教育,以期能为各中小学及教师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保障财经素养教育的顺利和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探索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指出渗透财经素养教育需要坚持适度性、计划性和权变性等原则,可在课前预习、知识讲授、课堂活动、习题训练、课外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的基本环节中进行有效渗透。最后针对存在的教师自身财经素养不足、财经素养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等问题,提出制订财经素养教育实施细则、加大财经素养教育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实践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财经素养教育成为美国重点关注的教育领域之一。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阶段与面临 的多种财经压力凸显了高校财经素养教育的特殊性与紧迫性。美国高校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和 管理工作,形成了交互式网络课程、课堂本位、项目本位、个体咨询、游戏本位教育、财经素养教育月专项活 动和财经报告卡项目等实践模式,呈现出重视顶层设计、坚持学校为本、强化伙伴合作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俄罗斯出台了系列财经素养教育政策,极大促进了俄罗斯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公民财经素养水平的提升。本文详细罗列了俄罗斯在不同时期出台的财经素养教育政策,并以《提升俄罗斯联邦居民财经素养水平和促进财经教育发展方案》以及配套文件《2017-2023年提升俄罗斯联邦财经素养水平战略》为例,总结出俄罗斯财经素养教育政策特点,并对我国财经素养教育政策发展和中俄两国在财经素养教育领域的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财经素养被认为是个人生存与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时代教育的导向,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也是实现学生幸福人生的内在需求.财经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品格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伦理品格,体现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正义的财富观和远大的幸福观,能够正确认识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国家及自然的关系.在财经素养教育对经济伦理品格提升的路径上,可从重视学校课程教学与活动教育、加强家校共育、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财经素养教育的现状,从学生群体财经素养的现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针对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财经素养教育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强财经素养教育与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转变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对财经素养教育的认知,发挥家长在财经素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金融机构、新闻媒体、非营利性组织等共同参与,以此提高我国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的财经素养与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78):17-18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养成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和理财意识对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良好的财经素养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至关重要。学校作为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主体,除了进行财经素养课程教学之外,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条件,创造校园经济模式,为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助力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英国将财经素养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为中小学实施财经素养教育设立金融机构、制订相关政策,中小学和校外机构合作、协同参与,中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财经素养课程等具体的实施路径。英国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财经素养教育体系,具有校内外机构密切合作、课程设置形式多样、教学方式灵活等特点,可为我国学习借鉴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经素养教育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契合.文章在高中财经素养教育过程尝试将财经素养教育与微电影拍摄相结合,通过在微电影的各个制作环节中渗透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观念与信念等来培养高中生的财经素养,在推进学校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中进行实践探索以及活动反思,以期提高财经素养培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 estimates the impacts of the loc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on the quit and graduation rates of the U.S. construction trade apprentices over the 2001–2014 period. Trade union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sponsorship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attrition rates. The impacts of the business cycle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on the attrition rate also varied across sponsor types. During downturns, apprenticeship duration of the quitters in union-employer jointly sponsored programmes was longer, suggesting that the trainees were able to stay with the programme as jobs become scarcer. However,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the quit hazard among these trainees increased, which indicates declining long-term career prospects. In contrast, apprentices in unilateral multiple-employer programmes dropped out at faster rates during the downturns, except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The increase in the staying power of the quitters in employer-only programmes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is a puzzle. The eventual probability of cancellation was lower among the union-employer joint programmes than in the employer-only programmes,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narrowed down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