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AdvantEdge3D仿真软件对7075铝合金进行铣削仿真,研究铣削时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和铣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增加铣削时X、Y轴的铣削力明显的增大,Z轴的铣削力基本保持不变。铣削时温度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AdvantEdge3D仿真软件对7075铝合金进行铣削仿真,研究铣削时背吃刀量对铣削力和铣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背吃刀量的增加铣削时X、Y轴的铣削力明显的增大,Z轴的铣削力基本保持不变,铣削时温度随着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根据铣刨机铣削力与铣削功率的计算,进行铣刨转子试验台的工况分析、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对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4.
仿真应用系统是仿真应用的基本环境,应基于仿真平台,按照"仿真平台+功能组件+数据资源=应用系统"的构建仿真应用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开发,采用实况仿真、虚拟仿真和构造仿真等不同手段实现仿真系统内部与外部的综合集成,再通过融入采集的实践数据生成虚拟的装备,实现基于仿真平台开发仿真系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伟  苗志滨  王巍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45-146,153
铣削参数优化数学模型以平面铣削加工特征为建模对象,通过建立铣削切削数据库,为数学模型提供机床、刀具加工信息数据以及常用参数,利用模糊系统对数学模型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优化PCM数据的生成过程,节约资源,结合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架构,设计一种基于网络数据解析的PCM数据生成系统。通过采用KAM4000采集器、硬件模块和网络交换机,复用测试系统数据传输链路,设计遥测参数打包、传输、参数解析及PCM帧配置方案,实现了该PCM数据生成系统。在某民用飞机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中进行遥测联试验证,结果表明,该PCM数据生成系统成功产生了PCM数据流,且遥测参数解析正常,可用于遥测监控。  相似文献   

7.
高升力系统是通过增加飞机飞行中的升力,改善飞机飞行起降性能,提升飞机飞行安全。高升力加载系统在研究和检验高升力系统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将传统的全实物试验转变为实验室条件下半实物的预测性试验。但由于高升力加载系统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内容,而且在实际工程中,系统结构庞大、设计周期漫长、使用不具备重复性,或因为昂贵的价格不能进行反复实验,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呈现出了不可代替的价值。本文重点应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手段,建立高升力及其加载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对该联合仿真模型进行虚拟测试实验。观察加载力对主轴转速的影响,从而确定高升力系统与加载系统耦合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王荔檬 《科技通报》2020,36(8):31-34
为了进一步提升传统摇臂钻床加工方法的控制精度以及运行效率,本文提出基于超声波钻削的摇臂钻床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分析摇臂钻床的主要结构以及加工特点,对液压加载系统刚度进行分析计算,获取摇臂钻床内夹持载荷的数值;对摇臂加工材料进行超声波钻削正交实验,组建摇臂加工过程中的钻削力模型,同时计算钻削数值;利用等距抽样法检测钻床加工数据精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计算夹紧力,完成摇臂钻床加工数值仿真模型的组建,获得钻削力对于摇臂加工的影响规律,实现摇臂钻床加工精度控制。通过具体的仿真实验数据,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综合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螺旋转子建模原理及其端面型线进行了分析说明,应用解析几何原理对转子螺旋面的几何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数控加工原理及微分几何推出了基于球刀铣削的转子螺旋面四轴加工刀位数据计算方法,并对产生的刀位数据进行了后置处理,生成了相应的数控代码,在实际加工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技术是雷达系统软件测试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测试数据自动识别与生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读取并解析程序结构体信息,设计了数据按位自动匹配策略,提出一种基于程序结构的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并基于MFC开发环境,运用C++语言完成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实现的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在降低测试资源占用率的同时,有效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实现了高效稳定的雷达系统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Creator的战场地形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决地形模型精细度、逼真度与仿真速度之间的矛盾是军事仿真的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三维地形生成的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利用MultiGen Creator建模工具,采用DEM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和优化大面积战场地形的原理和方法,最后结合实例生成战场地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模型达到了精细度高、真实感强、实时性好等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设计、开发、验证的工作思路,通过该方法在需求的驱动下,从需求、功能、逻辑等维度对系统进行架构设计,在逻辑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多专业的联合仿真,实现系统的数字化集成测试,自动生成系统接口文档及仿真报告,实现需求与系统架构、仿真模型、文档的映射及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多点螺栓力值的准确监测、无线传输与及时报警,设计一种基于STM32、应变全桥和nRF24L01的力值实时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安装在螺栓上的应变片获得轴向力值,再通过nRF24L01模块无线传输数据,最后STM32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判断、显示与存储.该系统以精度高、实时性好和无线传输的设计思路解决了传统的数据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操纵负荷系统能逼真地模拟飞行员所感觉到的操纵力,需要建立精确的操纵系统力感觉仿真模型。首先对操纵负荷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描述,然后描述了操纵负荷系统软件的功能,以可逆型操纵系统为例,对其力感觉仿真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5.
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核心——ATP自动防护系统,它生成的目标距离模式曲线实现了由对地面固定信号显示的控制到面向列车移动体直接控制的转变,为高速铁路时代的列车提供安全保障。本文以ATP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仿真CTCS-3级列控ATP控车曲线,对制动曲线进行建模,分析及计算,完成ATP仿真系统模型的建立、数据的采集以及模型参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数据准确优化分类和数学模型建立及仿真问题的研究中。传统的数据分类由于频率点的集中不适合进行数据分类频点的采样去除,低自适应能力的调频节点分类技术对干扰或者处于深度衰落部位的分类节点频段拒绝使用,从而大大限制了分类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此提出基于混沌概率分析的优化分类数学模型建立及仿真,通过混沌概率分析生成具有反应数据显著本质特征的特定随机数产生序列,满足之前概率密度的随机调频需求,由此实现对数据分类的优化和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原始采集到的某辐射噪声场实测数据集样本为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分类数学模型能有效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重组,分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应用与数据挖掘,故障诊断以及目标识别等分类识别领域。  相似文献   

17.
企业项目风险生成与化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项目风险的生成因素为出发点,并结合企业科技风险化解体系,描述了企业科技项目风险形成与化解的因果关系.以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EQ6700燃料电池中巴车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原理建立该项目风险损失量测算模型,并通过仿真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了科技保险在企业项目风险化解体系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线损自动生成系统是电力市场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现代化电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电力的安全生产和商业化运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电力市场化的应用水平,供电公司开发了线损自动生成系统,并依据电网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测试、更新.但是由于各个终端电量的历史数据、物理因素和其它各种相关因素,一直影响线损自动生成系统预测与分析方面的准确性.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算法应用到系统中,并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对历史数据进行坏数据辨识和调整.预测的精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然而,由于线损自动生成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信号而且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对线损系统线损预测与窃电分析造成困扰.因此,为了保证电量预测的精确度,必须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对脏数据进行修正.本文将数据挖掘的离群数据算法应用到线损自动生成系统,着重研究了用聚类的各种分析方式识别和修正异常数据.  相似文献   

19.
深刻剖析了Synchro系统的仿真建模思想,包括交通网络的构建,智能车辆的属性、发车方式及驾驶员属性,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思想,性能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的报告生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济南市经十路与舜耕路路口的实际交通流进行了实例仿真,进一步说明了其使用方法及实际工程效用。该文以期通过该分析与实例,增强使用者对系统的理解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利用该软件进行交通仿真。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6)
仿真蛇外形灵巧,行动隐蔽,可以秘密潜入机要场所完成军事侦察工作。姿态采集系统可以通过采集仿真蛇姿态实现运动控制。为解决现有姿态采集设备庞大复杂和成本高昂的问题,研究一种新型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姿态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仿真蛇体各部位姿态,阐述了系统内部数据通信与系统网络时间同步的方式,分析了传感器数据平滑的方法,最后对姿态采集系统的优势与用途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