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 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研究了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  相似文献   

2.
1985年以来,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积累了近35年的高精度重力观测数据;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了亚洲地区唯一的国际重力固体潮基准,建立了台站低频背景噪声模型;构建了全球重力固体潮实验模型和中国大陆精密潮汐改正模型,改善了地表质量负荷重力效应的理论模拟;探测了液态地球的近周日共振、地球自由振荡和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等与地球动力学相关的信号,并应用于研究地球深内部物性参数;提出了耦合温度场的球形分层地球的形变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3.
潮汐与军事     
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它不仅可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而且对于很多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先設想地球是一个被水膜所圍繞的球形固体,水膜的厚度到处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月球对地球有一个吸引力(圖1)。但是对于地球的表面  相似文献   

5.
<正>重力测量属于大地测量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交叉内容,其在国土测绘、地震、地质、资源勘探等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力测量的发展是伴随测量仪器而发展的。回顾陆地重力测量仪器技术自17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有助于让我们看清世界重力测量仪器发展的现状和方向,进而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间的差距。重力测量的观测对象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也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潮汐是地球表面最明显的海水周期运动。受天体引潮力作用,联结地球和天体中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交点附近部分海平面升起形成高潮,与连线垂直的地球表面部分海水自行退去,出现低潮。由于地球自转、公转和月球轨道变化,高潮与低潮交替发生,反复循环——这种现象就是潮汐。  相似文献   

7.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震、重力、形变、电磁等多种固体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以及开展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多物理量的近地空间环境观测与研究。地球内部到外部空间的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对认识地球本体和近地空间环境的结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规律及预警和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尺度地球物理台阵观测资料,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带多尺度结构、变形和孕震构造特征。基于近地空间环境观测数据,揭示了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精细结构和变化机制。这些研究为区域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研究、近地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灾害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在地球科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发现的案例不断出现,有关地球数据信息中心、地球大数据平台及相关学术会议数量逐渐增加,地球大数据正在科学研究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科学家对地球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和工具的需求很大,然而目前地球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等仍处于发展之中,对地球大数据的研究和讨论有限。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球大数据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全球论文的产出数量、国家与机构领域研究影响力、研究主题分布、研究热点变迁和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分析揭示了地球大数据研究现状;最后,建议未来重点加强跨学科的地球大数据共享与融合,完善地球科学大数据深度挖掘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复杂地球系统的分析、建模与预测,支持和服务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日为阳,夜为阴……。六十亿年的风风雨雨,阴、阳变化,产生了万物生灵。类人猿生存进化为直立行走,用手劳动,有思维的高级动物—人类。人类的阴、阳变化,完全和大自然的阴、阳变化一致,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人类阴、阳变化的一个重要自然条件。重力作用的变化,引起了一些单纯用药物很难彻底治愈的疾病,研究重力作用,攻克癌症、艾滋病等顽症,使人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0.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球大数据,正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在推动地球科学的深度发展以及重大科学发现上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地球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剖析了专项目标、科学内涵,并对地球大数据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了分析。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集成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领域交叉融合前沿科学技术,为地球大数据服务地球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的加剧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人类对这一现象的观测和研究是必要的。地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全球变化是这个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总体的综合的响应。本文阐述了长期、连续、同步、协调地进行空中对地球观测的重复意义;指出了以探讨全球变化为主要内客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及其七个主要研究领域。研究全球变t匕,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和开展对地观测是贯彻“二十一世纪议程”的具体行动,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是我们近两年在自建信息平台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它搜集网络上已经公布的地球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信息,然后根据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的检索和导航需求对其加以广泛地整理,最终根据元数据信息的描述,有效地实现对全部4000多条地球科学数据信息的系统检索揭示和指引。本文针对地球科学数据导航系统的全部数据资源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重力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标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它是以牛顿万有引力定率为基础的。只要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利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一起找出该区域的重力异常。然后结合工作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伏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月球大变脸     
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月亮的月相变化。不过我们现在谈到的变脸可不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把戏,而是月球面向地球的一侧和背向地球的一侧曾经互换过!由于地球强大的引力给月球施加了强大的潮汐力,让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一致了,月球始终以一面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5.
地球重力,是地球对地球上所有物体的吸引力。按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个物体的重力只与物体质量和它与地球的位置有关,因此,如果在一固定地点物体的重力发生了变化,那真是一件令人疑惑的事。可是,世界就是如此的奇怪,科学家在研究日全食时发现,在日全食发生的过程中,地球的重力会发生突然降低,这就是重力异常现象。日全食期间,重力会出现突然下降,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所有的天体物理学家对此事都无法做出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天文学界纷纷猜测:莫非宇宙间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存在?面…  相似文献   

16.
地形的起伏,卫星的运动,重力的变化,地球空间坐标的数学关系,海洋物理场数据所隐含的奥妙……这些领域,都有边少锋教授执着的探索.30余年,他投身大地测量和导航定位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测天量地的探寻中,书写着多彩的导航人生! 投身测量写春秋 边少锋教授所从事的大地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点位确定数学关系及地球重力场的一门地球科学分支学科,可以为资源开发、空间科学、城市规划、导航制导等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17.
怎样利用潮汐陆地,只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点二,其余百分之七十点八的面积都是海洋。海洋并不象陆地那样显得平静,而是一刻不停地在运动着:有由于风力而形成的惊涛巨浪,有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的循环海流,……不过更主要和更剧烈的运动还应孩算作由于月亮和太阳引力而形成的潮汐现象。海洋的潮汐就象动物的呼吸一样,一刻也不会停息。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有关天体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是固体地球科学的支柱之一。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其中的分布、分配、富集、分散、共生组合与迁移演化规律是当前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级地震,分析湖北重力观测台网武汉台、黄梅台、宜昌台、十堰台、恩施台、襄樊台共6个台站的重力同震响应特征,结合地球重力固体潮等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开展湖北地区重力仪观测数据变化特征及差异性的研究,对发现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特征和震源物理关系,监测与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全过程有着重大意义。PET型gphone重力仪较DZW型重力仪能观测到更多的高频重力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