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谐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息息相通,其使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现代化涵盖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内容;在和谐教育理想引领下建构的生活教育完整体系与教科书建设思想,依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是新课程改革应学习和实践的宝贵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2.
心理和谐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内容,要求和谐教育遵循心理学规律。从而,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一样悠久和灿烂,对中国的教育具有重大影响。把握和谐教育思想的实质,了解其现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对当前开展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和谐教育思想为契机构建大学生和谐教育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的和谐教育思想和西方的和谐教育思想都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原则,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激发人的主动性,教育要注重人格和谐的培养,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都有所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以和谐教育思想为契机,构建大学生的和谐教育机制,应该做到:树立和谐的教育目标;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5.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文献是人类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在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上论述了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和谐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谐有着不同的本质内涵,教育是帮助人们找到全球和谐的普遍价值、走向“真善美”和谐境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和谐教育思想在西方源自古希腊,在中国源自儒家"中庸"思想,至明代王守仁,最终提出了明确的和谐教育思想。就其发展趋势看,研究对象和内容应从过去的微观和中观层面上的和谐教育发展至宏观意义上的和谐教育,研究方法也应从定性方法转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教育过分强调了其主体功能、政治功能,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文章力图以和谐理念为引导,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和谐教育与教育和谐提供新思路.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构建,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以和谐教育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和各层次的和谐。同时,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和谐表现,其根本途径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内容体系、扎实构建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和努力探寻丰富多样的和谐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郭淑霞 《现代语文》2007,1(4):13-14
纵观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发现,诸子百家在教育问题上所提出的见解,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追求和谐。2500多年前的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教育主张,并反映在他的“六艺”教育实践中,他提倡通过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来完成和谐人格的培养。荀子主张用知识、才智、品质来全面、完美地培养“成人”。明代王守仁认为和谐教育思想乃是“先王立教之微意”,  相似文献   

10.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本文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和谐教育思想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讨论了和谐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提出了在新课程中引入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我国在政治、经济的改革发展中,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和谐教育除了平衡教育结构外,还要着力进行和谐校园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落实"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规律,本文从十一个侧面解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体系。其解读逻辑涉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观念、独到举措、系统工程、教师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全国普遍创建和谐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之一,在于着力推进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社区教育。为此,社区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激励民众自主学习,并为民众学习提供真诚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实施和谐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和谐教育的使命。和谐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使教育各要素和谐、有效地运行,形成最优的教育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德、智、体、关诸方面和谐发展的需求。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上海市第二中学在构建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育人机制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德育研究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德育要素的整体联系入手,深化多层面教育规律的研究与运用,构建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德育的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谐德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为理论基础,传承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公正即和谐"的文化思想,吸纳教育学、社会学中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因为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在个体和谐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社区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以均衡发展为抓手,推动当前我国教育和谐发展,是践履和谐社会赋予教育使命的必然。从教育运作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性质是否契合,教育系统的宏观、微观层次是否配套,教育系统的内外部关系是否适宜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设计,从而解决种种不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构建和谐校园,才能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袁振国 《教育研究》2005,26(7):3-11
教育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教育差距大于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缩小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突出主题。缩小教育差距,制度建设是关键,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是重点。当前,要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人为扩大教育差距的有关政策;要根据城市反哺农村、东部反哺西部的思想,制定新的政策;要对某些政策作必要的调整,以利于教育公平合理地竞争。  相似文献   

20.
张爽  关沧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107-108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科学理论的解读和提炼,结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实际,研究和分析在和谐社会环境下创建具有人本精神的教务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