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住东山,与高山寺相邻。这寺始建于唐代,据史书记载,大雄宝殿前置有钟、鼓楼,每当夜幕降临,钟、鼓齐鸣,声震全城。此谓“山寺晚钟”,为永州八景之一。可惜这钟声如今早已听不见了,留给古城永州的,是回味、怀念,对那“当!当!当!”悠扬钟声的无尽怀念。  相似文献   

2.
5月9日《报刊文摘》转载一条新闻,标题抢眼:《李光耀夫人被隔离》,待到看内容,不过是“据《环球时报》4月30日报道,4月3日,李光耀夫人因肩膀僵硬,到国立中央医院检查。她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超声波扫描。没想到,6天后,李家接到中央医院的电话,告知为李夫人做超声波检查的医生被发现感染非典,要求李夫人必须在家隔离观察10天”。为什么说这条新闻的标题“抢眼”呢?李光耀何许人也,新加坡前总理现“资政”,其社会地位、国内外威望,不是总统胜似总统,不是总理胜似总理,那么他的夫人当然不是第一夫人胜似第一夫人,这样人物的新闻,竟出现“被隔离”…  相似文献   

3.
4.
由网络博客想到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健 《军事记者》2004,(10):56-57
一个只关注传统媒体的人,可能对网上“揭竿而起”的情况毫无知察。我用“揭竿而起”这个字眼,是因为这个近年来“疯长”的现代劳什子,衍生出许多让我们瞠目结舌的前卫乃至“反叛”的东西来,搞得我们手足失措。或许正是缘于此,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今年新年钟声敲响的前夕,《今日美国报》又发表了该报驻华盛顿记者凯西·基利的一篇报道,题目是《随心所欲的博客正在改变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博客影响的迅速扩大,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传统媒体遭受冲击的严肃思索,同时也触动了人们对新闻…  相似文献   

5.
7月6日,著名的华西村村长吴仁宝退休了。消息传来,使我想到了新闻时评。去年11月,当吴仁宝在南京豪迈地宣称还要干到80岁的时候,由于他的知名度,由于他是一个著名的政治明星,自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注意。以南京为例,党报都对此作了显著报道,新华日报系统的《服务导报》还是头版头条。放眼媒体,几乎看不到一点儿“杂音”。我觉得有些不解,华西村固然著名,但华西村不是中国的华西村吗?吴仁宝不是中共党员吗?总书记都退居二线了,吴仁宝为什么自己宣称要干到80岁就能够干到80岁?难道吴书记在华西村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培养出一个信得过的班子吗?那吴…  相似文献   

6.
从一张四开的地方小报到今天的“三报一网”集团化经营大格局,从三类报纸蜕变为省“双十佳”报纸,《驻马店日报》贯彻“新闻立报”的思想,定位准、品位高、实力强、模式新,以政治新闻的深、地方新闻的精、民生新闻的特在地市级党报中间勇立潮头,由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科研人员经过长时间研究试验,精心培育出的一种彩色棉花被大面积推广,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单色棉花的种植格局,而且给纺织生产和服饰消费带来一场革命,彩色棉制品畅销国内、走向世界,颇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8.
赵勋 《军事记者》2012,(5):63-63
一个饱受苦难的孤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在为我们留下"一火车"佳话的同时,还留下了《南来的燕子啊》《啄木鸟》《茵茵》等40余篇诗歌散文小说。新近出版的《雷锋全集》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主要文字作品,包括他写的一些诗歌、小说、书信等首次公之于众.其文笔清新、情感真挚,令人敬佩有加。由雷锋的作品,笔者联想到从事的新闻写作,感触犹深。  相似文献   

9.
10.
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搜索》,从网络时代这个独特的视角,用电影的形式对社会作了深刻剖析,给人带来诸多思考。影片主角叶蓝秋是个道德上有瑕疵的都市白领,剧中其他角色的思想与叶蓝秋相比,更见不得阳光。如媒体人陈若兮把原本属于未来小姑子的署名权挂在了自己名下;实习记者杨佳琪戴一副大眼镜,貌似单纯,却不停地伤害着他人;杨守诚因内心的私欲,没能给爱他的  相似文献   

11.
12.
1998年10月,安徽日报《社会周刊》创刊,当时我任头版责任编辑。头版在重要位置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大众茶座》,每期发一篇言论章。刚开始,言论稿件很缺,我们只好向外部约稿。约稿的作当中,就包括当时的安徽省委副书记汪洋。我们当时想,如果以他的笔写一篇言论章,在《社会周刊》发表,效果一定很好。我们通过汪洋秘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7日《陕西工人报》一版刊登了一条新闻,报道旬阳烟厂生产的祝尔慷卷烟在今春广交会上一次签订外销合同500万美元的消息。这条新闻约300字,位置也不显眼,但笔者认为却不可小视,且给人以应有的启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口了一些外国商品,客观地说,是良莠并存的,并非都是“外国的月亮圆”。但却在一些人思想上产生了外国的东西总比中国的好这种片面观点。以烟为例,也不例外。但据笔者与一些吸烟者交谈认为:各有所长,并非洋烟都比中国烟  相似文献   

14.
杨棪 《青年记者》2006,(8):41-42
一 新式新闻(the new news)这个术语是1992年在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独立候选人罗斯·佩罗特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宣传上,他不仅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竞选纲领,而且出现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互动节目,甚至一些生动有趣的广告中,并在像<今日>(today)这样的电视网节目中接受两个小时的内容广泛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三昧》2008,(5):15-15
张登贵在2008年第2期《新闻实践》发表《评论写作:想好了再说》,文章认为: 新闻评论,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化,是负有很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功能的一种新闻文体。因此,它更应该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被认为是新闻采写中最具难度的体裁之一。和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闻评论更追求表达和传播的效率。然而,往往很多评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忽略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17.
最近BBS上流传一则新闻幽默,说的是一位大娘在街头摔倒后,中国的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的四家报纸分别对其进行报道,差异甚大,其中笑料多多,为了取得幽默的效果,每一篇都有夸张之处。如文中不失时机地调侃了一下内地新闻报道:“真是要感谢110,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现在的好社会,感谢改革开放,要是在旧社会,这样摔一下,至少要摔掉三颗门牙。病房里的老人纷纷感慨,真是遇到好社会了,要是换旧社会,别说三颗门牙,恐怕连一颗也剩不下了。”并夸张了一下美国好莱坞的商业意识:“珍妮的诉讼引起了好莱坞的浓厚兴趣,21世纪福克斯公司计划投资5亿美金…  相似文献   

18.
如何使图片这翼大翅更为丰满,让图片主导新闻?在一部部主导的相机背后,不仅是一场观念的改革,更是这个时代赋予新闻摄影的使命,也是我们工作中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的课题。 (一)  相似文献   

19.
"欢迎记者指导",这是许多地方接待记者一句客套话.在我参加新闻工作不长的时间里,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听过这样的话了,我从没有在意过.但到大寨又听到这句话,却引起了我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6日,由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新闻网站共同组办的“中国网络媒体2004年度新闻风云榜”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评选出了2004年度国内十大新闻、国际十大新闻。这是国内第一次由受众直接参与的新闻评选活动,据统计,有50万网民参加了评选。这在新闻界和受众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