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张琼玉 《大观周刊》2012,(11):228-229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一个实际问题,从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课程的主要思想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的重要变量和参数,通过某些"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得到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是学习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课程,本文从课程教学、模型求解和信息检索三方面对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应用的融合进行了探讨,说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数学建模课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杨小钟 《大观周刊》2012,(35):261-261
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了数学建模教育对于高校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学建模课程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永强 《大观周刊》2011,(48):159-159
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并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数学建模的受益面,系统介绍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将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利用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5.
王春枝 《大观周刊》2012,(48):388-388
体验数学与感悟数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体验数学是感悟数学的基础.而感悟数学则是体验数学的升华。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解决实际问题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因此高中数学课堂内,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圆月 《大观周刊》2012,(29):199-199
新课标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日常使用知识和技能,掌握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针对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经验,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是一种使用数学方法来模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大数据是一种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方法。基于大数据的数学建模方法则在商业、金融、医疗、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基于此,围绕基于大数据的数学建模方法,从该方法的应用意义与基本原则入手,从而对具体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数学建模的革新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使其能够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庞立斌 《大观周刊》2011,(22):79-79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教学中的点滴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蔡回勋 《大观周刊》2011,(14):250-250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都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很少去关注所教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导致产生学生学会了知识却无法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脱节,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实验》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猜想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侯俊玺 《大观周刊》2012,(4):200-200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用题是部分学生学〉-7的难点,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一看到应用题就眉头紧皱,列不出算式。实际上应用题就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科学,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为创新教育创造了环境;在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洞察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福国 《大观周刊》2013,(10):214-215
随着数学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数学建模作为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日益被数学教育界所关注,甚至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在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的数学类专业课中进行开设。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手段,并对融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了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邓万福 《大观周刊》2011,(47):107-107
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基于实证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 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个案数据,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和归纳性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结论] 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以电子信息需求为主,信息查寻以专业数据库为主、搜索引擎为辅;主要通过全文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来进行文献检索;通过结果分享模式实现团队合作信息查寻;偶遇信息利用对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质量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有其一般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16.
徐家海 《大观周刊》2011,(18):140-140
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重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国数学的传统之一.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数学问题解决.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对策进行的一个思维过程.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最终达到目标。也就是说,数学领域中的解决问题,不只是关心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心求得结果的过程——探索、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说来,是一个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梁立格 《大观周刊》2011,(19):13-13,11
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克服难以理解的公式,怎样去理解去攻克,灵活应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18.
黎永洋 《大观周刊》2012,(11):212-21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旨指数学生活化,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永花 《大观周刊》2011,(2):201-201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除了要学好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大观周刊》2012,(28):245-245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数学模型是沟通实际问题与数学工具之间的桥梁。利用数学建模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