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拟利用归因理论与组织形象修复理论,根据危机的不同归因与发展阶段,探讨在政府的公共危机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并有助于政府形象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陈慧谦  薛可 《新闻世界》2013,(12):129-130
归因,也就是对事物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与判断。归因会对危机事件传播产生影响,消费者如何及为何对危机事件进行归因是我们关注的关键。在蒙牛致癌事件中,蒙牛更多的是在进行常规性的操作,但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答,所以其自身所付出的真诚沟通的努力并不足。在危机传播的归因中最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等情境因素、企业自身及其所处行业的特质,以及消费者所具有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来源国效应,本研究选取索尼“问题相机”事件与柯达相机“质量门”事件,从形象修护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危机回应策略,结果显示,与柯达相比,索尼更倾向于采取情感诉求性回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晨 《东南传播》2012,(5):22-23
面对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我们有必要对危机公关策略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危机公关策略实践有所指导性意义。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在形象修复理论框架下对45篇有关危机公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情境危机传播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经研究发现,使用"否认"策略、"规避责任"策略都会对公关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使用"减少敌意"策略、"纠正行为"策略会有利于公关效果。是否采用"表达歉意"策略和是否采用复合策略都对公关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2011年,传播学者金姆和当代著名的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提出了新的公关传播理论:问题解决情境理论。该理论模型主要由问题认知、受限认知、涉入认知和参考标准4个自变量,一个调节变量情境动机和信息搜寻、信息注意、信息筛选、信息许可、信息告知、信息共享6个因变量组成,旨在探求人们对某一问题情境下的认知与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是公众情境理论的最新进展。新理论模型的价值及其实践亟需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危机情境与危机反应策略的理论框架,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例,通过文献分析与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危机情境与危机反应策略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媒体效能等方面,分析并考查政府危机反应策略运用的得失,以期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危机传播是政府在地震灾害发生前后,维持社会秩序、动员公众参与、进行社会管理、创建政府形象的过程。政府、NGO/企业、媒体、公众是危机传播的关键要素。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NGO/企业、媒体、公众的辅助作用,促成地震灾害危机传播管理机制得以顺利运行。在地震灾害中官方与公众间话语空间的互动,为政府处理危机传播、建立良好形象带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面对危机,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在企业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所以,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要掌握必要的公关传播策略,才会致使企业在危机中顺利脱险,进而保存实力,重新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一定的企业公关案例入手,在分析企业危机公关基本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危机公关在不同阶段的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归因理论解析病毒政治化行为,追溯政治病毒生成的社会心理源头,认为美国政客的西方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下非常规性、跨情境一贯性和非特异性的他者化行为,构筑了病毒政治化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及成功抗疫的情境刺激了美国政客,威胁论、阴谋论成为主流媒体和威权主义分子攻击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10.
在高度商业化的娱乐界,危机公关在明星丑闻处理中具有关键作用。从情境式危机传播视角看,2014年文章婚内出轨这一事件中,文章在挽回个人形象上虽采用了重塑型、淡化型等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同时,由于微博传播的特点,也发现SCCT理论提出的策略存在部分失灵或不再适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和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已进入危机频发、破坏性加强的时期。随着危机产生的各种因素不断增加,大量突发性危机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危机无处不在,令人猝不及防。在危机的处理应对中,媒体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而媒体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策略,直接决定危机事件的处理效果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形象危机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危机事件相伴随的形象危机;一种是传播失当(当传不传和不正确地传播)造成的形象危机。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国家形象的受损都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轻国家形象受损的程度,或者从根本上避免形象危机的出现,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和传播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需要改变旧有的传播观念;树立危机传播意识;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掌握有效传播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郑恩  徐雅兰 《新闻界》2012,(7):64-68
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典型表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揭示了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分析了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框架.通过考察新媒体赋权特征,分析了危机舆论的生成与转化机制.政府应通过“媒介治理”动员多元主体的危机共治,实现“泛传播”安全.“媒介善治”代表了危机传播治理的深层生态学方向,它对公共危机管理,特别是危机舆情、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泛传播安全都有较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危机回应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沟通方式,是组织为了避免或减少舆论危机对其声誉产生不良影响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危机回应时组织应该“如何说”在很大程度上被研究者所忽视。本研究利用双重编码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传播表达模式的具象度对组织声誉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危机情境中组织采用高具象度的传播表达模式会给组织声誉带来积极影响,该影响是通过受众对回应信息的可理解性起作用的,但这一过程会受到距离感的调节。高具象度的危机回应将为被受众感知距离接近的组织带来更高的组织声誉;相反,低具象度的危机回应将为被受众感知距离遥远的组织带来更高的组织声誉。  相似文献   

15.
魏殿林 《今传媒》2016,(6):80-82
会展活动不仅是物品、符号的现场展示和具体内容、利益的交流,其设定的社会功能旨在通过营销与沟通实现关系的建构,在增进理解、达成共识的沟通过程中,文化要素不可或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参与会展活动的多元文化主体如何实现认知调和、避免文化冲突决定了会展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现代会展与文化的关系,借用文化语言学的情境理论来阐释会展沟通过程中的文化传播特征,尝试建构基于文化情境要素的会展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6.
危机情境迁移导致危机维度发生变化,使组成危机信息沟通内容的事件、能力、行动和结果信息不确定。通过情境类型、规模、空间与时间迁移的分析,构建多维的信息沟通模式,并通过管理人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得出各种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排序,认为基于危机情境迁移的信息沟通是强调情境认知的多维动态沟通。  相似文献   

17.
柳村 《青年记者》2009,(16):53-5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危机事件高发期。大众媒体在危机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演变进程。媒体在危机事件中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效的危机报道,不但有利于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事件的圆满解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BBS在危机管理中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敏 《新闻传播》2010,(5):114-115
针对高校BBS在校园危机管理中的特殊地位,本文从其传播过程的各阶段出发.探讨了高校BBS在危机管理中的监测预警、应对响应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郑保卫  杨柳 《新闻前哨》2010,(10):42-45
本文介绍了风险社会的内涵及其特征,指出了其危害性。分析了风险社会与中国社会现状,中国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社会规避风险的办法。重点论述了风险社会中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方法,即以人为本,准确定性;及时传播,掌握主动;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巧设议程,引导舆论;注意平衡,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20.
安佳 《新闻传播》2023,(12):109-111
公共危机与新闻传播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依赖于新闻媒体,在发生公共危机之后如何降低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效应,达到安抚民众情绪的目的,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相对应调整,重点在于新闻媒体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宣导,展示危机事件的本质以及后续影响,减轻民众恐慌,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本文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新闻媒体的处理方式,从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出发,讨论新闻传播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