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杨帆  詹莉宜 《新闻知识》2023,(7):3-12+93
城市旅游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的承载者。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控制实验法,探究地方外宣媒体iChongqing对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效果,发现iChongqing所建构的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特征可总结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山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的智慧城市、开放发展的国际化旅游都市、旅游氛围浓厚的度假胜地、旅游活动丰富的娱乐化都市,其中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山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的智慧城市传播效果最佳。建议媒体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善用融媒手段、尊重文化差异,为构建良好地方与国家形象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
红色场馆是弘扬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新媒体时代,红色场馆有必要充分运用新手段、新策略进行新媒体建设,以便更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本文基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内容建设、树立传播品牌,搭乘技术快车、构建立体传播模式,创新宣教形式、提升受众参与度,警惕泛娱乐化,避免...  相似文献   

3.
滕文莉 《今传媒》2016,(2):143-145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需要打出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独有的城市文化形象,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的实现,需有效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本文从近年来榆林媒体张季鸾相关报道入手,分析了榆林市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过程中媒体建构的具体策略,以期促使榆林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党政机关及高校思政课程已将党史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并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同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提升增加了地方居民的获得感与共鸣,因此加大地方红色文化传播已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探究中小型城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的必要性,以及在挖掘与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蚌埠市针对地方红色文化制定传播策略,尤其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地方干部学校及高校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内容的共鸣感和特色性。最后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给出启发,旨在为其他中小型城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加以传播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洋 《今传媒》2023,(3):106-108
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动素材。山西省的历史文化红色基因浓厚,承载并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与中国红色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着内在契合性。本文从山西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下简称“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旨在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静 《新闻传播》2022,(14):29-3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地方主流媒体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舆论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调动社会各方主体,为乡村振兴助力。本文以天山网为例,分析天山网关于乡村振兴的报道,探究其报道的特点与不足之处,探索地方主流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场馆教育是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的热点领域。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中2007—2022年场馆教育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文献数量分布来看,场馆教育研究数量在15年间持续上升,研究者主要分布在博物馆学与教育学领域,其中教育学研究视角偏少;从研究热点来看,研究重点关注场馆中的学习行为以及场馆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场馆教育研究目前缺少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9.
《湖北日报》是湖北省的省级主流媒体,对传承传播文化遗产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湖北日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报道特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引导性强、报道原创度较高、报道以正面为主,同时也存在报道深度有待增强、引用观点来源亟待拓展、报道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朱鹤 《东南传播》2015,(2):80-82
2014年10月底,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此为国内首份屌丝生存现状报告,让屌丝再一次成为关注的中心和重点。本文从人民网对屌丝的新闻报道的角度,对网络主流媒体对"屌丝"这一形象的报道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主流网络媒体出于媒介的泛娱乐化和意识形态收编的目的,对"屌丝"形象的报道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各城市在国际媒体中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对中国的认知。英美媒体凭借其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传播手段和经验、较高的媒介使用率以及英语语言优势,在他国媒介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英美主流报刊关于桂林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反映桂林这一国际旅游城市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的媒介形象,并针对旅游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国际传播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2.
档案部门开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有利于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文章调研我国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后,发现当前我国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存在叙事素材孤立、叙事视角单一、叙事结构固化的问题,并从资源、技术和公众参与这几个要素分析了我国红色档案叙事现状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叙事外视角勾勒与内视角聚焦相结合、资源内容关联与聚合、突出沉浸式体验、以互动需求为叙事发展动力的实践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6):6-13
反思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因而从生态文明角度思考城市文化传播和城市文化形象建构的问题是一种必然。作为国内第一个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贵阳,虽然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但社会公众对它的认知并不具备典型性的样本意义。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两个类目,以及语料库分析中主题词、搭配词、目标词汇等角度对媒体报道展开分析,旨在考察大众媒介建构了一个怎么样的贵阳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4.
黄虹宁 《视听》2024,(3):131-134
主流媒体作为融合报道的主体,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开展的《大道同行丝路共鸣》特别报道,综合采用报纸、图文、短视频、H5、VR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线上与线下联动的融合报道方式,创新融合传播,增强互动体验,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和覆盖面。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在开展国际重大主题报道时,主流媒体要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智媒体等不同媒体形式的特点,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和传播覆盖面,提升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读者的互动感、体验感和情感共鸣,推动国际重大主题报道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5.
16.
红色文化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主题,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04-2021年以来1212篇红色文化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已有研究发文机构及作者数量较多,但缺乏交流合作;研究关注的问题具有地域性,多来源于江西南昌、贵州遵义等红色革命区;研究内容呈现多样性,广泛且联系较为分散,但研究焦点的大体方向明确;研究热点可大体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红色旅游以及文化自信四个方面;近两年突现的关键词为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和文旅融合,表现出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研究、提升红色文化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及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家舆论引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积极构建传播路径,2016年8月在马来西亚设立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并派出驻马记者,发挥闽南话优势,在东南亚一线采访。三年来,依托厦门卫视东南亚演播室,厦门广电集团紧扣"一带一路"等主题,在"走出去"中淬炼"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凸显了区域特色,提升了海外影响力和传播力,也为地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地方红色文化档案是推动地方事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文章首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必要的阐发;其次,比较了文献与口述两类红色文化档案的特点;而后着重对红色文化口述史的挖掘渠道和技巧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红色文化口述史档案的利用与推广提出了策略性的建议,期望能为地方红色文化档案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作为华中重镇的武汉是一座有着35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凭借张之洞开创的近代工业跻身一流城市之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铸就“大武汉”的辉煌。建国后武汉一度独领风骚,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武汉在全国经济政治格局变化中城市地位开始下降。当前,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部署的推进,武汉正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2011年武汉提出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全国性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主流媒介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图景中,武汉媒介形象如何?本文以《人民日报》近年来对武汉的报道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主流大众传媒中呈现的武汉媒介形象。揭示其形象的基本框架和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刘晶 《青年记者》2020,(12):44-4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大语境下,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正在快速上升为当前城市研究的热点。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提高中国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再现东方文化魅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升中国整体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